張慧芳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和手段,也要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要選擇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從而不斷推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引用;教學反思
在課程不斷進行改革與優(yōu)化的同時,教學方法和模式也隨之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改革成就。盡管如此,對于一些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偏遠的地區(qū)仍有一些因為教學的設備設施、資源欠缺簡陋,老師教學水平低下等原因,甚至有一些地方還深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使得教育改革的腳步停滯不前。通過長時間對農(nóng)村初中教學方式的了解與分析,造成農(nóng)村教育體制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育條件達不到所要求的標準,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首先,是教學的方式太過于單一、死板,通常都是以講課、劃重點、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得不到調(diào)動。其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nèi)容無法得到拓展與延伸,只能以課本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也使得老師教學更加拘謹、單一。最后,思想政治課的主體是老師,學生只能被動的聽、劃,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學習實踐當中。這些問題在我們這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上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也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引用
在思想政治的教學方法上要對教材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完全的理解,對課本中一些知識的不足要敢于大膽的補充,擴展一些課外知識或事例,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理解,要善于創(chuàng)設于課本內(nèi)容相近的情境,在活動中讓學生情感得到升華,讓學生體會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在實踐中學習、感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的思想政治課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對國家政治的理解。這也就要求來時在進行教學時,自身要有對政治的理解與熱情,要有良好的品德素養(yǎng)和語言的表達及述說能力,要善于引用相關的學習資料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與對政治的感知能力。老師要善于利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引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一致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不同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此情境中得到感染與鍛煉,在學生的心理深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小品、角色朗讀等方式,比如,在講述消費者權益這一內(nèi)容時,通過讓學生編排“消費者維權案例”小品,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人物,然后再以小品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表演過后要求學生間進行討論,對消費者如何做到正確的維權展開探討,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進行學習,還活躍了課堂氣氛,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及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對知識可以更好的把握與理解。當然,還應該注重情境方式的多樣化,要切合實際,將拓展的內(nèi)容與課本知識有效的相結合,形式新穎化,避免導入形式太過于單一。
二、要在學習過后也應注重反思
學生在學習了新內(nèi)容過后,雖然有了一定的理解力與知識基礎,但是還應注重知、情、意、行的全面同一,要做到“知、情”就必須對知識要不斷的探索與感悟。學會在情境中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分析,善于自己總結自身的得失、好壞,這也就是反思的目的所在。反思就是一個自我反省,進步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直面自己,敢于承認錯誤,否定自身的錯誤觀點,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的完善塑造自己,讓自身變得更好更強。此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積極的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想象、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只有這樣才可以鍛煉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師生間的關系,從而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進而使思想政治的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高。
三、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人生目標,在實踐中鍛煉
“吾日三醒吾身”,學生在學習和反省過后,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生活的認知也就更加的清晰,對自己的目標追求也就更加確定,此時就要求學生不斷的進行鍛煉,在實踐中學習,感悟。所謂的實踐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感悟個中道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為之去努力,去奮斗。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人生、體會生活,更加的體會思想政治為其帶來的快樂與道理,從而有助于學生良好價值觀的樹立和身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思想政治中學會如何利用權利保護自己,提升自己的價值。因此,只有將活動于知識相結合,與思想政治相融合,才能更好的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知,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老師要在思想政治的教學中傳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改善以往的教學方式,老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讓思想政治理念深入人心,用擴展與反思、實踐相結合的理念推動其課程教育的發(fā)展,讓農(nóng)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到改觀,進一步探索適應其發(fā)展的新教學模式,并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志雄.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J].成才之路,2011年15期
[2]張發(fā)海.淺析如何增強中學政治課的教學效果[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3]李美清.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