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摘要:漢語拼音是對漢字讀音進行輔助的工具,也是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的具體措施。在小學語文階段,漢語拼音主要發(fā)揮的作用是辨別生字詞讀音、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交流功能的實效性?!墩Z文課程標準》(新課標)中對其做出了較大的改革,要求逐漸增加漢語拼音的教學地位,促進這一辨音體系的完善。筆者認為,鑒于漢語拼音的重要作用和全新要求,有必要針對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深入研究,提高再認識的程度,規(guī)避傳統教學觀念對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漢字注音;統一推廣
漢語拼音的完善體系推廣出現于上世紀50年代,而具體的研究工作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展開。明朝時期我國對外交流頻繁(鄭和下西洋活動為代表),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后學習漢字,并開始嘗試利用拉丁字母來進行注音,形成了早期的漢語音標系統。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知識分子認識到中國漢字的繁難和讀音的多樣化是造成教育難以推廣的原因,隨后展開“切音字運動”,提出了溝通語言讀音一致性的需求,以促進民族融合和知識傳播。建國以后,漢字拼音運動在小學中開始普及,并促進了“普通話”的快速發(fā)展,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巨大的影響。
一、漢語拼音基本概述
漢語拼音的體系建立時間較短,作為一種拉丁語系的注音方案,長期以來知識作為“工具”使用。但隨著我國語文教育工作的要求不斷提升,漢語拼音也被列為主要教學內容,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事實上,從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以來,我國漢語拼音教學一直沒有間斷,也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主要的內容,在小學一到三年級占較大的課時比例。
漢語拼音教學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應該是兩個方面:其一,通過給漢字注音幫助學習漢字,即幫助解決字音問題。其二,通過拼寫語音幫助學習普通話。由此看出,漢語拼音只是幫助學習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絕不是語文學習的終極目的,不應該也不能賦予其太多的附加意義和價值。
二、漢語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逐漸上升,并建立新的學習方式。但長期以來,漢語拼音的“工具性”已經根深蒂固,如果不注意所占比例的調整,無疑會造成過分強調或夸大其功能,造成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造成拼音與漢字的分離。從現階段功能分析,教學漢語拼音就是幫助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如果增加在閱讀和寫作中的作用,那么小學低學段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都與漢語拼音密切相關。在這一前提下,語文教材的編寫和教學過程中,必然導致以學拼音代替學漢字的情況出現。在幫助識字的基礎上,如果過于強調漢語拼音幫助閱讀的作用,只有做到直呼音節(jié),而無法聯想到漢字的形象,造成漢字與拼音之間的關系脫節(jié)。
為了訓練直呼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用拼音給出一段話,要求學生讀出來。因為拼音是為漢語漢字服務的,這種方法無疑是本末倒置,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讀的是漢字,不應該花大量的時間去讀拼音。此外研究表明,只要作到了能夠直呼音節(jié),即使沒有要求,面對上下兩行,學生在閱讀時關注更多的也是上面的漢語拼音。
2、減少漢字掌握數量減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階段教學中,如果學生在寫作練習中不知道漢字寫法,可以通過拼音來表達,這是很多常見的做法,尤其在小學一二年級的作為訓練中。本質上說,利用拼音代替是為了完善表達能力,即書面寫作能力的一種補充,但不是目的;如果寫作時遇到沒學過或忘記的字用拼音代替,這種做法是可行的。但實際上,小學階段的漢字本身就很有限,過分強調拼音代替功能,會減弱對漢字掌握的能力。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應該學的是漢字,而不應該把幫助識字的工具作為主要學習對象。這樣做雖然在短時問內似乎成效顯著,但是代價也巨大,并且會對后面的學習產生副作用。
三、漢語拼音教學中創(chuàng)新舉措的開展
1、提高應用能力、減少記憶負擔。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性來說,學生認讀、記住的聲母、韻母,不像漢字音形義之間還有一定的聯系,聲母、韻母沒有意義,音和形之間也沒有直接聯系,因此只能是機械記憶。盡管所有的教材都會在形象性和趣味性上做文章,但畢竟還是有限。根據大綱要求學生能夠默寫聲母和韻母,前提條件是在識、記的基礎上背的滾瓜爛熟。對于剛剛入學的孩子,這些要求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語文學習從機械記憶開始,給學生就是這樣的第一感覺和印象。從工具的角度來看,不必要求這樣高也可以實現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的目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幫助閱讀和寫作的任務,作到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熟記字母表就足夠了,并不用達到默寫和背誦的程度。
2、熟練拼讀技巧、降低書寫要求。根據新課標“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的要求,達到直呼音節(jié)的前提是熟練拼讀,而只有準確拼讀,經過反復多次訓練,才可能熟練。如果說漢語拼音僅僅是輔助認讀漢字和正音,就沒有必要達到熟練的程度甚至做到直呼,只要是能夠準確地拼讀即可實現這樣的目標。如果說要達到利用漢語拼音幫助閱讀的目的,首先必須達到熟練拼讀的程度,才可以在閱讀中有效地發(fā)揮作用。
此外,大多數學生在寫字方面還沒有一定的基礎,直接讓學生書寫“a、o、e”,肯定比寫橫豎撇捺難。同時,還要把這些本來就很難寫的字母恰當地安放在四線格里,難度也會進一步提升,由此會造成學生厭學的情緒。因此,漢語拼音的書寫要求絕對不應該如同寫漢字那樣,只要能夠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就可以了。如果要求太高,就需要承擔眾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