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胡子燕
摘要:學生社團仍是當代高校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筆者以工作實踐中的思考為基石,總結出當代高校學生社團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加強高校學生社團的建設管理工作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學生社團的發(fā)展
學生社團(students society)是學生在自愿、自發(fā)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中國共青團的組織和領導下,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學生群眾組織。
在我國,高校學生社團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大學生社團,可以追溯到1904年,即成立于京師大學堂的抗俄鐵血會。當時的青年學生以集會、演講、辦報、發(fā)傳單等形式抗議日本、俄國在我國東北發(fā)動的戰(zhàn)爭?!拔逅摹边\動時期,一大批具有現代意義的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成立,現身歷史舞臺,如1918年4月在湖南成立的“新民學會”,1919年6月在天津成立的“覺悟社”,1919年1月由北大學生組織成立的“新潮社”等。在此期間,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如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都曽積極投身學生社團活動。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流,站直了腰桿的中華民族也在實現民族復興、踐行中國夢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學生社團得以卸下喚醒民智、救國存亡的歷史重任。新的時代賦予了學生社團新的角色,學生社團仍是當代高校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F在學生社團主要承擔著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交流,拓展學生實踐能力等任務,與課堂專業(yè)教學形成互補,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職院校具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特點,如學制短、實習實踐活動較多等,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呈現出特有的問題,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點:
1.重視程度不高,管理力度不足
學生社團的管理和指導工作通常由院系的思政輔導員負責。隨著當代高校管理工作的不斷發(fā)展與拓展,院系輔導員大都面臨工作內容繁雜、工作任務繁重的境況,此種境況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中尤為突出。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為三批次錄取,學生整體自我管理能力偏弱,學生干部組織工作的能力較本科院校尚有差距,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大都承擔著繁重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而這類工作往往都面臨這上級部門的嚴格考核。因此,對于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fā)展缺乏硬性考核指標且?guī)в幸欢ǖ墓ぷ鲝椥?,輔導員自然不愿意投注更多的精力。導致院系層面上的社團指導和管理工作常常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學生社團也面臨缺乏整體上的指導、場地和經費的支持以及社團活動的規(guī)劃、組織及開展,目前,學生社團的建設管理工作面臨重重困難。
2.學生社團規(guī)模小、成員少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lián)網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這一點在青年學生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興趣愛好的多元化?;ヂ?lián)網將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元的文化選擇擺在了學生的面前,使青年學生強烈的個性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當今學生的興趣愛好已經無法用“文學”、“藝術”、“運動”等概念進行簡單劃分。因此當代學生社團往往呈現出數量多、規(guī)模小、成員少的情景。雖然“數量多”對校園文化的多元發(fā)展有著正面作用,但“規(guī)模小、成員少”無疑不利于學生社團的建設發(fā)展。
3.學生社團活動質量不高
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普遍存在一個現象,我把其稱作“三年社團”,即一個學生社團隨著某個具備特殊興趣才能的學生入學而成立,隨著這名學生的畢業(yè)而解散。因為缺乏有效指導,學生社團往往把精力放在社團活動的組織開展上,而后繼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往往得不到足夠重視,隨著社團骨干成員進入高年級實習階段,社團發(fā)展常常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致使活動質量逐年下降,社團吸引力逐漸喪失,社團成員流失嚴重,最終導致社團組織凝聚力被破壞,社團發(fā)展難以為繼。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雖然表面看起來欣欣向榮,而實際上大部分學生社團發(fā)展時間短、缺乏傳承和積累、組織渙散,致使活動質量往往不高。
三、關于加強學生社團建設的幾點建議
筆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某高職院校長期從事思政輔導員工作,期間始終關注社團的發(fā)展建設工作。以工作實踐中的思考和總結為基石,認為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校、學院加強重視
要加強學生社團的發(fā)展建設,學校、院系領導必須投以足夠的重視。首先,校級團組織應對社團發(fā)展建設工作制定明確的目標,并加強監(jiān)督、檢查、考核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使學生社團管理建設不再是一件“做好了有人問,做不好沒人管”的工作,提高輔導員對社團管理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學生社團的發(fā)展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學校、院系應制定明確的激勵機制,對開展社團指導管理工作的輔導員、教師給予相應的經濟回報,激發(fā)輔導員、教師投身學生社團建設工作的積極性。
2.推動成熟社團的縱向發(fā)展
對于建立了一定時間、發(fā)展出一定規(guī)模的成熟社團,重點加強社團的管理和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在社團活動所需的時間、場地、經費等基本需求能夠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加強社團管理制度建設,使社團章程不再僅僅是成立社團所需的材料,改變學生社團自由松散的組織形式,不斷規(guī)范學生社團的管理,把學生社團建設成一個紀律鮮明,組織嚴謹的團隊,使得學生社團在學生群體中的自身形象以及公信力得到提升,進而增強學生社團的影響力、吸引力。同時加強后備力量建設工作,而不能等著“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要有針對性、有重點的開展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讓社團的發(fā)展后繼有人、社團文化不斷積淀,使學生社團能夠得到傳承和發(fā)展。
3.促進新興社團的橫向發(fā)展
對于建立時間短、規(guī)模尚小的新興社團,要幫助其拓寬發(fā)展思路、拓展活動內容,發(fā)展壯大社團規(guī)模。一方面,可以在社團原有活動內容上進行合理延伸。例如:高校中較為常見的學生社團“吉他社”、“輪滑社”可以向器樂、極限運動①等方向進行延伸,改變其原有的較為單一的活動內容,拓展發(fā)展空間,壯大社團規(guī)模;另一方面,推動在文化上同源的社團進行聯(lián)合。例如:“街舞社”、“BEATBOX②社”等高校中較為常見的學生社團,文化上都來源于美國的嘻哈文化,可以此為支點進行整合,形成互補,促進原有社團的整體發(fā)展。
注釋:
①極限運動,是結合了一些難度較高,且挑戰(zhàn)性較大之組合運動項目的統(tǒng)稱,例如:極限輪滑、滑板、極限單車、攀巖、雪板、跑酷等都是極限運動項目。
②Beatbox,是口技的一種形式,主要是涉及用嘴唇、牙齒、舌頭、口腔和喉嚨的聲音來模仿鼓聲、節(jié)奏以及音樂的一種新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