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晶,歐嘉雯,張旭東
(1.肇慶學院文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2.肇慶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在影響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諸多因素中,積極心理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1]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成分,指個體持久的、積極樂觀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包括幸福感、滿意感等,是人類的高級潛能。[2]謝爾惠(Sheldon)等認為,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優(yōu)勢和幸福的一門科學[3],即用積極的內(nèi)容和方式塑造充滿希望的健康心靈。[4]塞利格曼(Martin E.Seligman)認為,積極心理品質是可以塑造和培養(yǎng)的[5],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分析教師積極心理品質對提升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重要作用,對如何在實踐中培養(yǎng)教師積極心理品質提出對策。[6]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有關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較多,而涉及中小學教師、職教教師、高校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較少[7],對于農(nóng)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調(diào)查研究更是寥寥無幾。因此,本研究試圖彌補上述之不足。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700名農(nóng)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調(diào)查,回收有效問卷651份,有效回收率為93%。其中,男教師200人,女教師451人;35歲以下教師360人,36—45歲教師244人,46歲以上教師47人;教齡1—5年教師157人,6—10年教師144人,11—20年教師239人,20年以上教師111人;幼兒園教師93人,小學教師261人,中學教師297人;未婚教師143人,已婚無小孩教師44人,已婚有小孩教師464人;大專學歷教師189人,本科學歷教師436人,其他教師26人;年級組長及以上職務教師138人,普通教師431人,其他教師82人。
依據(jù)塞利格曼(Martin E.Seligman)的相關理論,張旭東等人編制了“積極心理品質問卷”[8]。該問卷共有52個條目,包括智慧、勇氣、人性、公正、節(jié)制和超越等六大維度。Cronbach'α系數(shù)在0.656—0.922之間,每個項目從“很不符合”到“很符合”,按1—5級評定。
本研究采用匿名方式進行集體測試,要求調(diào)查對象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影響的自我評定。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
對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現(xiàn)狀從整體上進行描述統(tǒng)計,結果表明,農(nóng)村教師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總體均分為3.74、標準差為0.439;各維度(降序排列)具體情況如下:勇氣維度(M=3.88)均分最高,智慧維度(M=3.58)均分最低;按照得分高低,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六大維度依次為勇氣(3.88±0.596)、公正(3.83±0.555)、節(jié)制(3.82±0.562)、人性(3.69±0.54)、超越(3.64±0.639)、智慧(3.58±0.515)。
1.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性別差異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性別差異,結果顯示,農(nóng)村男女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勇氣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女教師得分(3.92±0.600)明顯高于男教師得分(3.80±0.580),t=-2.332。
2.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年齡差異
將農(nóng)村教師年齡劃分為35歲以下、36—45歲、46歲以上三個階段。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年齡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總分差異。結果如表1所示(不具有顯著差異的因子未列入表中,下同),不同年齡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總體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進一步多重檢驗顯示,在積極心理品質總體上,36—45歲教師得分顯著高于35歲以下和46歲以上教師。
3.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教齡差異
將農(nóng)村教師教齡劃分為1—5年、6—10年、11—20年、20年以上四個階段,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教齡農(nóng)村教師總分及各維度上的差異,結果如表2所示,不同教齡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檢驗顯示,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11—20年及20年以上教齡教師得分顯著高于1—5年和6—10年教齡教師。
4.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任教學段差異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幼兒園、小學、中學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的差異,結果如表3所示,不同任教學段農(nóng)村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檢驗結果顯示,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幼兒園教師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小學、中學教師。
5.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婚姻狀態(tài)差異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已婚有小孩教師、已婚無小孩教師、未婚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的差異,結果見表4所示,不同婚姻狀態(tài)的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檢驗顯示,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已婚有小孩教師的得分顯著高于已婚無小孩教師。
6.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職務差異
表1 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年齡差異
表2 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教齡差異
表3 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任教學段差異
表4 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婚姻狀態(tài)差異
將農(nóng)村教師職務分為年級組長及以上、班主任和普通教師。對擔任不同職務的教師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結果見表5所示,擔任不同職務的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擔任年級組長及以上職務的教師得分顯著高于班主任和普通教師,普通教師的得分顯著高于班主任的得分。
農(nóng)村教師的積極心理品質均分達到3.74,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維度按照得分高低依次為勇氣、公正、節(jié)制、人性、超越、智慧。這與張沖[9]的研究結果一致。勇氣得分最高,包括三個因子,真誠、勇敢和堅持。農(nóng)村教師是教師中的特殊群體,生活環(huán)境不佳、教學資源不足、教學設施設備落后等一系列不利因素,農(nóng)村教師選擇并堅持在農(nóng)村地區(qū)任教,需要擁有較大的勇氣才能堅持下來。另外,農(nóng)村教師在農(nóng)村地區(qū)任教時間一般較長,在這一過程中缺少進修、培訓的機會,還要面對不愛學習的農(nóng)村孩子,因而智慧因素得分最低。
1.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性別差異
研究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男女教師在積極心理品質總體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勇氣維度女教師的得分明顯高于男教師,這與梁建芹[10]的研究結果相同。在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觀念影響下,男性所承擔的壓力和責任比女性要大。而農(nóng)村的工作環(huán)境、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并不能滿足男教師自身的需求,因此男性教師對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的認可度和歸屬感相對較低。只有對職業(yè)充滿熱情和歸屬,才能更好地面對工作任務和挑戰(zhàn),易于養(yǎng)成積極的心理品質。相對于男教師,農(nóng)村女教師對于本職工作的認可度較高,易于適應簡單而繁重的工作任務,養(yǎng)成勇敢這一積極的心理品質。
2.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年齡差異
研究發(fā)現(xiàn),36—45歲農(nóng)村教師的積極心理品質總體水平較其他年齡段的農(nóng)村教師高。一方面可能因為36—45歲這個年齡段的農(nóng)村教師,與35歲以下青年教師相比成熟許多,與45歲以上中老年教師相比更有沖勁。處于此年齡段的農(nóng)村教師,通常已建立起穩(wěn)定的家庭,晉升職稱的工作壓力也減少了[11],經(jīng)濟負擔有所減輕,因此,他們能更投入地工作。另一方面,36—45歲農(nóng)村教師大多數(shù)已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已擁有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有利于他們順利、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提高了他們的晉升空間,所以他們的積極心理品質水平比較高。
3.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教齡差異
結果顯示,11—20年教齡的教師得分顯著高于1—5年、6—10年教齡的教師。美國學者卡曼將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大致分為四個階段[12],低成熟度教師(相當于從教第一個五年的教師)、較不成熟教師(相當于從教第二個五年的教師)、比較成熟教師(相當于從教第三個五年的教師)、高成熟度教師(相當于從教十五年以上)。而1—5年教齡段的教師處于低成熟階段,是形成正確的教育思想、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關鍵期。教學經(jīng)驗不足、定位不清、問題解決能力欠缺都是低成熟度教師的普遍問題。青年教師還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階段,相比較成熟的教師工作表現(xiàn)不穩(wěn)定。11—20年教齡的教師屬于比較成熟階段邁向高成熟的階段。在多年的工作中,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教育風格,工作成熟度與心理成熟度相對較高,成就動機強,成功的體驗多。所以11—20年教齡的教師比10年以下教齡的教師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積極心理品質。
4.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在任教學段上的差異
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農(nóng)村幼兒園教師的得分均顯著高于中小學教師。這與鄒非[13]的研究結果一致。一方面由于幼兒園教師的主要工作為照顧幼兒和安排幼兒活動,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較小。而中小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存在升學壓力,而升學率的高低不僅關系教師個人的利益,更關系學校的生存,因此,社會、學校、家長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也相對較高。另一方面,中小學校對教師也具有一定的考核制度,但這些考核制度并不完善。有研究表明,在貧困山區(qū)學校,對于教師個性化特質的評價是無法用數(shù)字加以量化的[14],不合理的評價手段使教師承受著較大的焦慮和壓力。中小學教師較幼兒園教師需要面對更多的考核制度,這也將降低他們的積極心理品質水平。
表5 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職務差異
5.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婚姻狀態(tài)差異
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和公正上,已婚有小孩教師的得分顯著高于已婚無小孩的教師;可以看出已婚有小孩教師的積極心理品質水平較其他婚姻狀況的教師要高。這表明婚姻對于教師具有積極作用。袁萌[15]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已婚人群總體健康狀況最好,提示婚姻對健康有益。因為,已建立婚姻關系的教師能得到有效的社會支持,如配偶能給予他們在情感、經(jīng)濟上的支持,從而減低生活的壓力。此外,家庭和睦能使人充滿信心對待生活和工作,提高積極心理品質。
6.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職務差異
結果顯示,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擔任年級組長及以上職務的教師得分顯著高于普通教師和班主任。在積極心理品質總分上,普通教師的得分明顯高于班主任的得分。這與時運[16]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職稱的高低能夠部分體現(xiàn)教師的工作能力、教學質量和效果,這直接關系教師許多切身利益,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人的一生都有不斷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愿望,職務越高的教師在職業(yè)發(fā)展上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越得到滿足,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因而相對于班主任和普通教師而言,年級組長及以上職務的教師在工作中產(chǎn)生的焦慮體驗較少、壓力感也較小,成就感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積極心理品質。相對于普通教師而言,班主任承擔著更多的工作壓力。班主任既要管理班級的各項事務,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還要進行電訪、家訪、召開家長會等一系列工作。這些繁重的工作大大增加了班主任的壓力感,因此普通教師相較班主任表現(xiàn)出更多的積極心理品質。
1.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勇氣維度水平最高,智慧維度水平最低;
2.農(nóng)村教師積極心理品質在年齡、教齡、任教學段、婚姻狀況、職務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
參考文獻:
[1]趙科,呂靜,楊麗宏.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積極心理健康狀況與維護[J].教學與管理,2013(5):49-51.
[2]劉翔平.當代積極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24.
[3]Sheldon K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4]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19-23.
[5]Seligman M E,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6]余欣欣,李山.積極心理品質: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基石[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88-95.
[7][9]張沖.中職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2(10):84-89.
[8]王詩韻,范洪輝,陳丹,等.師范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現(xiàn)狀與特點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5(3):62-68.
[10]梁建芹.小學班主任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對策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煙臺:魯東大學,2012.
[11]劉曉明,孫蔚雯.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源的訪談研究:個人與職業(yè)發(fā)展壓力[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1):12-14.
[12]鐘景凱.卡曼的領導生命周期理論在校本培訓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7(6):10-11.
[13]鄒非.中學教師的積極心理品質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
[14]李孝川.農(nóng)村貧困山區(qū)教師壓力的原因分析和緩解策略[J].中國教師,2009(8):19-21.
[15]袁萌,王寧,袁冬瑩,等.不同婚姻狀況對健康狀態(tài)的影響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7):1535-1537.
[16]時運,李玉華.近十年來國內(nèi)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述評[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