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青
【摘 要】初期的啟蒙隊教育扎實與否直接影響著隊員今后八年的組織生活,因此作為輔導員老師要正確認識隊前教育,通過與家庭、社會的有效銜接,共同做好隊齡前兒童的隊前教育活動,夯實他們在成長路上的堅實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隊前教育 隊齡前兒童 有效措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之際指出,培養(yǎng)好少年兒童是一項戰(zhàn)略任務(wù),事關(guān)長遠。希望少先隊組織牢記使命,教育引導億萬少年兒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習主席的一番話讓我們這些奮戰(zhàn)在輔導員崗位上的教師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少先隊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少先隊組織的重要性,每一位隊員的成長離不開少先隊組織的精心呵護與培養(yǎng)。而在這過程中,初期的啟蒙隊教育扎實與否直接影響著隊員今后八年的組織生活。如何正確認識隊前教育,夯實成長路上的堅實基礎(chǔ)正是本文所要闡述與探討的內(nèi)容。
一、隊前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
隊前教育是少先隊組織對隊齡前兒童進行的“準備參加少先隊”的教育。少先隊組織要幫助兒童初步了解少先隊的知識,明確入隊的意義,提高他們爭取入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以入隊為動力,幫助他們在入隊前在各方面打下較好的基礎(chǔ)。隊前教育是少先隊進行組織教育的最佳時機之一。
二、隊前教育的基本現(xiàn)狀
大部分學校的隊前教育活動一般是以建隊日和主題隊會為契機,通過大隊委員或者中隊輔導員向隊齡前兒童以“灌輸”為主要途徑開展,形式比較單一。此外,一個學年開展隊前教育活動的次數(shù)偏少,導致隊齡前兒童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當時記住了,一個學年過后又忘記了,缺乏持續(xù)性與實效性。
三、隊前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3.1 家庭因素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正處在轉(zhuǎn)型成長的三岔路口,此時父母會把更多的注意力及關(guān)注點放在孩子能否順利適應(yīng)小學生活。作為新生代的獨生子女,更是享受著來自父輩或祖輩的寵愛甚至是溺愛,做事情比較“隨心所欲”,此時就非常容易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3.2 學校因素
在如今這個仍以應(yīng)試教育為主流的中國校園中,文化課的重要性仍然要高于其它方面。暫不說農(nóng)村小學,即便是在城鎮(zhèn)小學中,少先隊工作的開展也是存在很多的難題。有很多的少先隊活動只是走走過場,形式而已,只是為了應(yīng)付上級對學校的考核。少先隊活動開展如此,自不用說隊前教育活動了。
3.3 社會因素
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式的社會,而學校又不是完全封閉的。隊齡前兒童在社會中很容易看到到一些不良現(xiàn)象,對于學習模仿能力強而不具備完全判斷能力的這些孩子來說就非常容易受到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四、強化隊前教育的主要措施
隊前教育的扎實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孩子今后八年的少先隊生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通過自我反思、與他人溝通交流及參考文獻資料,總結(jié)出以下幾條強化隊前教育的主要措施:
4.1 明確隊前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
少先隊隊前教育內(nèi)容一般為“七知、四會、二做”。
“七知”:一知道隊名是中國少年先鋒隊;二知道少年先鋒隊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的,由共青團領(lǐng)導的,隊員要從小聽黨的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孩子;三知道隊的性質(zhì);四知道紅領(lǐng)巾的意義;五知道隊禮的意義,要時刻想著他人,為人民多做好事;六知道隊的八字作風“誠實、勇敢、活潑、團結(jié)”;七知道少先隊組織中有紀律,每個隊員要遵守紀律,服從隊的決定,積極參加隊的活動,做好隊組織交給的任務(wù)。
“四會”:一會戴紅領(lǐng)巾;二會行隊禮;三會唱隊歌;四會呼隊的呼號。
“二做”:一是入隊前為人民做一件好事,二是書面(口頭)向組織提出入隊申請。
4.2 豐富隊前教育的形式
對于剛剛走入校門的新生來說,少先隊是他們最向往的組織。為了激發(fā)他們熱愛少先隊、渴望加入少先隊組織的熱情,豐富多彩的隊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
筆者通過總結(jié)自身在開展隊前教育活動的經(jīng)驗,并學習借鑒其他學校開展各種形式的隊前教育活動,認為以下“三階梯”、“三步驟”、“四行動”的隊前教育活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行動”轉(zhuǎn)變,由知識積累向情感升華轉(zhuǎn)變,不失為一種好的教育方式。
4.2.1 “三階梯”,講授隊基礎(chǔ)知識
第一級“看”,帶領(lǐng)新生參觀學校的少先隊隊室,紅領(lǐng)巾走廊,觀看隊旗、隊史掛圖等,學習黨、團、隊的英雄人物事跡;
第二級“聽”,組織新生聽“紅領(lǐng)巾廣播站”的廣播、老干部、老紅軍的報告,利用“隊員帶隊員”的形式,使他們了解不同時期少先隊組織的特點和發(fā)展歷程;
第三級“考”,舉行“隊知識知多少”活動,采用拼圖、連線、填空等形式,利用問卷、競賽等方法,讓新生們了解更多的隊知識。
4.2.2 “三步驟”,激發(fā)入隊情感
一“唱”,逐字逐句學唱《國歌》、《隊歌》;
二“練”,跟著輔導員、少先隊干部練習敬隊禮、系紅領(lǐng)巾、呼號;
三“比”,開展友誼賽,比誰敬的隊禮更規(guī)范,誰系的紅領(lǐng)巾更標準,誰唱的隊歌更好聽。
4.2.3 “四行動”,升華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前期的教育,同學們對隊組織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這時,需要引導隊員將這無尚光榮的夢想付諸行動。同學們在“做”——入隊前為集體做一件好事、“表”——表一個決心、“學”——學會一樣勞動本領(lǐng)、“講”——舉辦一次講故事比賽這四個行動中,經(jīng)歷了一次聲情并茂、潛移默化的隊前教育,而他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感得到了升華。
4.3 強化入隊儀式感
一生屬于自己的入隊儀式只有一次,入隊儀式是孩子們熱切盼望的一刻,也是培養(yǎng)孩子們少先隊榮譽感和責任感的重要契機。所以要天時地利人和,選擇孩子們的節(jié)日——“六一”兒童節(jié)、建隊日,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地點,邀請少先隊員家長參加。在入隊儀式上,由老隊員為孩子佩戴紅領(lǐng)巾并送上準備的祝賀禮物,有傳承少先隊光榮傳統(tǒng)的意義。
4.4 接軌社會實踐
對于隊齡前兒童來說,適當?shù)膮⒓右恍┥鐣嵺`活動,有助于他們增長見識,初步形成個人價值觀、世界觀。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由父母帶領(lǐng),以參觀學習、體驗生活、公益行動、志愿者服務(wù)等形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時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這將為孩子入隊后的生活打下一定基礎(chǔ)。
隊前教育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相關(guān)的少先隊知識,還要培養(yǎng)他們成為合格少先隊員所具備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zhì)。它不僅僅是學校中隊輔導員的工作,只有結(jié)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足、做好隊前教育。
參考文獻
[1]團中央《輔導員》雜志社《少先隊輔導員工作方法與技能》[G],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團中央《輔導員》雜志社《少先隊活動大全》[G],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少年兒童音像電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