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煊
摘要:本文簡要概述了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的內涵、作用,然后針對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策略,旨在為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建設性的參考資料,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與水平,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教學反思;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4-0279-02
對于我國社會而言,語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它是人們之間進行正常溝通與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國經過幾千年歷史沉淀而來的文化結晶,是人類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我國所制定的新課程標準中對初中語文教育提出了素質培養(yǎng)要求,例如,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等,并對教育階段語文學習所應具備的內涵以及重要性進行了強調,促使語文自身所具備的魅力得以體現(xiàn)。就某一層面而言,新課標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強調了初中語文教師的引導作用,但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問題,因此,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反思非常重要且必要。
一、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內涵
1.對教學理念進行反思。教育教學的根本原則有三點:(1)一切為了學生;(2)為了學生的一切;(3)為了一切學生。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常常反思自身是否做到了以上三點。例如,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應該對課堂教學過后學生的知識、技能獲取情況進行反思;對自身教學過程中,是否貫徹了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內容進行反思;對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否學會了做人的道理進行反思;對學生長期發(fā)展結果進行反思。教師只有不斷反思這些內容,才能不斷改善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及行動,提高教學質量。
2.對教學方式進行反思。隨著社會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教師越來越難以保證所培養(yǎng)的學生可以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導致很多教師開始抱怨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存在嚴重的厭學情緒,教育難度越來越大。很少有教師會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新課改的提出對語文教學方式進行了全面革新,要求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例如,是否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了充分尊重,是否扮演好了課堂引導者的角色等。
3.對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前普遍需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備課件、備學法、備教法、研究教材、研讀語文課標以及精心設計教學練習等,這些內容僅屬于初中語文教學的思想理論階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將這些內容與課堂實踐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驗證其教學設計的合理性與正確性。因此,教師在課后,需要結合課前設計進行教學反思,針對設計的有效之處進行重點研究,并記錄、留存、備用。
4.對師生關系進行反思。古語有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語文教師要對師生關系給予高度關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無疑是檢驗師生關系的最為有效的辦法。因此,教師要緊密結合學生課后與自己碰面的表現(xiàn)、課前狀態(tài)、課堂反應、課后情緒等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以此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認同感,進而強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5.對自身評價方式進行反思。新課程中要求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以學生學習過程為評價重點,而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仍是單純地參考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因此,教師要對自身的評價方式進行反思,例如,評價標準是否過于單一化,考試分數(shù)能否全面反映學生的優(yōu)點,這種評價方式能否保證學生所具備的才能全面發(fā)揮,是否能夠起到適當激勵學生的作用,等等。
二、初中語文教學反思作用
1.幫助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反思,語文教師可以分析、總結現(xiàn)有的教育現(xiàn)象,進而對其中的原理進行梳理與挖掘,升華自身的教學水平。分析、總結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困惑,為了解除這些困惑,教師普遍會采取查閱資料、閱讀書籍、名師求教等方式,此過程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還有利于教師結合他人理論與自身思考,進而構建獨特的理論體系,形成個性化的專業(yè)理念。
2.提高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教師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或是對比教學目標等方式,不斷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可以促使自身的教學實踐更具合理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以更加審慎的行動方式,對教學問題予以有效解決,有利于教師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進一步改進,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質量,從而保證教學任務圓滿完成。
3.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識,可以對自身、學生以及教育事業(yè)更加負責。良好的教學反思意識可以幫助教師形成一系列優(yōu)秀的職業(yè)品質,例如,嚴格律己、虛心好學、愛崗敬業(yè)等,進而進一步規(guī)范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自身師德,以此良性循環(huán),最終強化教學質量。
4.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育思想。新課改在教師的教學觀念方面的要求更高,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是課堂引導者,而學生才是課堂主體。這種要求意味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情感教育以及技能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也不能僅以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作為參考,而是要學生的各方面表現(xiàn)、進步程度等進行綜合考量。這些都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理論與實際,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育思想。
三、初中語文教學問題
1.未明確教師崗位責任?,F(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師往往兼任班主任,甚至是在一些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的學校,語文教師還要擔負學校管理崗位職能,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局面,主客觀原因有很多,例如,精力分配、個人認知以及學校導向等,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的干擾,導致很多語文教學難以對自身的崗位職責形成明確且清晰的認知。
2.教學過程精細化不足。語文課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優(yōu)秀的初中語文教師應通過課程內容準確把握其所蘊含的多維知識體系,例如,思想美、德育美、邏輯美、藝術美以及文字美等,然后通過各種互動工具、教授方式等,與學生之間進行良性溝通與交流,進而實現(xiàn)傳道授業(yè)。但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囿于成績導向原則,導致教學逐漸呈現(xiàn)為功利化以及機械化,精細化以及人文化程度不足。
3.教師的自我評審不足。很多語文教師過度注重學校教學效果考評,因此,教學反思對象多為教學得失。很少有教師會將教學反思作為自身教學實踐的行動力,主動地結合階段性教學成果,對自身的教學活動以及方式進行審查與評估,導致教師對自身的階段性教育成果認知不足,難以實現(xiàn)自我提升。
四、教學反思改革策略
1.構建多維性綜合教學目標。由于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因為,其教學目標必定存在多維性。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教學任務、教學大綱要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素質缺陷、能力,制定該學期的教學目標。此過程可以歸結為PDCA循環(huán)模式中的P階段,可以大致概述為:參考上一學期的教學成果,對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進行明確,進而確定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2.精細化執(zhí)行多維性綜合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精細化執(zhí)行多維性綜合教學目標:首先,德育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所具備的德育功能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以及應用。因此,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課本內容給予高度重視,通過適宜引申以及發(fā)散教育,幫助學生聯(lián)想歷史典故,進而通過故事性教學方式升華為思想性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德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其次,心理教育。初中語文教學的另一重點目標便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項目標具有一定的不易測量性以及抽象性,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緊密連接課外讀物與課本內容,通過教學媒介,對教學方式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教、學二者之間的交互性,并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良好且個性的心理品質以及健全人格。其三,團隊教育。團隊意識在人類社會中,屬于被重點關注的協(xié)作精神。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通過課本內容向學生傳達團隊意識相關理念,還要通過合理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以及協(xié)作精神,例如,小組合作實驗、分組辯論等。
3.對教學反思進行持續(xù)性改進。初中語文教師在做到上述兩點之外,還要執(zhí)行PDCA循環(huán)模式中的C階段以及A階段,以此對教學反思進行持續(xù)性改進,提高自身的專業(yè)化水平。其中,C階段即工作評價、控制階段,教師需要不斷梳理自身的目標執(zhí)行過程以及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通過對比設定的教學目標,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評價,以此為教學反思結論。A階段即持續(xù)提升教學反思階段,教師需要結合上一學期的教學反思結論,制定相應的改革策略,進而為制定本學期教學目標提供參考依據。
五、結語
近些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深入貫徹,教育教學出現(xiàn)了非常顯著的轉變。就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而言,教學反思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屬于不可或缺的內容以及環(huán)節(jié)。只有在教學反思的不斷推動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才能促使自身不斷實現(xiàn)質變,進而獲取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迎春.淺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1).
[2]池靈巧.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反思[J].文學教育(中),2010,(07).
[3]張瑜.淺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品牌(理論版),2010,(10).
[4]張衛(wèi)國.初中語文教學反思與思考改革[J].學周刊,2013,(11).
[5]王明玉.淺談新時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
[6]劉會芹.淺談新時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才智,2014,(18).
[7]張文芳.淺談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8,(05).
[8]植成育.初中語文教學反思[J].學周刊,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