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藝術教育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其一:藝術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人生境界;其二:藝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其三:藝術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提升身心健康、增強競爭能力;其四:藝術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品德、促進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教育 ?藝術教育 ?藝術價值 ?藝術審美
探討高校藝術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首先需要了解藝術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從理論上理解“價值”概念的嘗試,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亞里士多德把“美德”的概念說成是“達到完善”,并包含在“對某物的一定關系中”。而屬于價值的“美德”,它即指健康、力量,也同時指向美。在哲學史上,標明人對世界價值關系的概念在諸如經(jīng)濟、政治、倫理、審美等方面得到不同的解釋。這種不同的解釋,從根本上講取決于人們不同的哲學觀、不同部門,那就是“價值哲學”。
上升為哲學范疇的“價值”概念曾被近現(xiàn)代哲學的各種流派——主要是新康德主義和現(xiàn)象學作了唯心主義的解釋。同時價值哲學同對世界的科學認識相對立。用新康德主義哲學家亨利?!だ顒P爾特的話來說,“理論價值的科學,無論同肉體的存在還是同心里的存在,無論同現(xiàn)實還是同理想,無論同感性的現(xiàn)實還是超感性的現(xiàn)實都沒關系。作為關于價值的‘純科學,它同任何關于存在的科學相對立,它唯一的問題是理論價值的意義問題”?,F(xiàn)代美學非常樂意利用“價值”這一范疇,即把美的概念又把藝術本身(藝術價值)列入其中。同時,轉向價值范疇來對審美心理進行解釋。后來克羅齊·科林伍德概括藝術就是表現(xiàn)。在我看來,這就是把美看作價值,把藝術看作美的價值表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從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現(xiàn)象入手,重點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商品價值的二重性。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都曾直接論述關于“美的規(guī)律”、金銀的審美屬性、鉆石的審美功用和藝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等等。即使是在探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時,也同時考慮到其他形式的價值的存在,并對這些價值包括對文學藝術價值都具有非常深刻的論述。那么我們現(xiàn)在究竟該怎么樣面對價值這一觀念呢?簡單地說,所謂價值就是指客體所具有的滿足主體需要的功能和作用。赫施在談到含義和意義的區(qū)別時,他的闡釋很有啟示性。在赫施那里,含義指“作者用一系列符號所要表達的事物”,意義(Bedeutung)則是指“含義與某個人、某個系統(tǒng)、某個情境或與某個完全任意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有關藝術價值的形而上學本質,孔子在《易經(jīng)·系辭》中說:“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此言對藝術的形而上的品質、藝術的價值特性、藝術的精神追求有著非常準確的闡釋。何謂形而下?何謂形而上?簡單地說,形而下就是事物的物質因素而言的,相對事物的精神因素來說,形而下的物質品質往往指向有限性、遮蔽性和確定性;而形而上是就事物的精神因素而言的,相對某一具體事物來說,形而上的精神品質往往指向永恒性、不透明性和不確定性。兩者之爭貫穿了整個文化藝術史。就此而言,我們認為藝術價值和某一作品的藝術價值是不同的,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所體現(xiàn)的藝術價值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藝術價值是在人類的生命存在的層次上發(fā)生的,它體現(xiàn)的是藝術對人的生命活動的本原性的功能和意義?;蛘邠Q一句話說,它是有關人的生命總體的人文學意義上的一個概念,藝術是人的生命本體存在的價值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結構的研究是從人的實踐活動和現(xiàn)實存在入手的。認為人的價值首先體現(xiàn)在人類生存上,人為了生存才從事各類物質生產(chǎn)活動,人只有進行最基本的物質生產(chǎn)活動中,才能慢慢產(chǎn)生生存價值。人類一切社會和國家形式,一切高級的精神活動都是以物質生產(chǎn)活動為前提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同時也認為,人不是一般的生命個體,而是“有意識的生命個體”,在為滿足生存需要所進行的物質生產(chǎn)活動中,人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自己的“自由自覺”的特性。由于這一特性,人便從本質上超越了動物界成為大自然的主人,他能夠不斷地超越具體的客觀對象并超越其自身。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人具有向自然界全面展開自己的本質力量的可能性,也就是人應該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而每一個人自由全面的發(fā)展是一切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前提。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人與世界始終面臨著三大關系需要處理:首先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這是認識論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直接指向人對終極真理的精神家園的關懷。其次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這是倫理學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直接指向人對社會的倫理意蘊和價值規(guī)范。再次是人與其內心的關系,這是人內心的秘密,他直接指向人對情感世界的信仰與追求,因而藝術作為生命本體存在的價值形態(tài),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求真價值。所謂求真價值,是就藝術的認知問題而言的,是指藝術對終極真理的向往和追求。人們通常說藝術是無價的,正是從藝術的精神品質上來說的。二是向善價值。所謂向善價值,是就藝術的倫理意蘊來說的,是指藝術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必然隱含著它的社會歷史因素。從根本上說,藝術的向善價值反映著一定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道德的基本規(guī)范,體現(xiàn)著特定社會人們普遍的道德觀念,并通過“揚善抑惡”的方式表達出來。向善價值是不同的矛盾和差異。因而藝術的向善價值總是根植于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對它的評價也只能以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為依據(jù)。三是審美價值。所謂審美價值,是就藝術滿足人的心理需求而言的,是指藝術滿足個人精神需求的屬性。情感疏泄就是使生命個體的情感積累所攜帶的情感能量得到充分的疏泄從而體現(xiàn)為審美升華。而藝術審美價值更深層次的內涵是使藝術活動主體獲得精神的自由。這是一種塑造人的“自由自覺”的審美價值,他使真正的藝術獲得永久的魅力。藝術正是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實現(xiàn)了真善美的統(tǒng)一。由此藝術的三大價值也就同時分別指向藝術所具有的基本社會功能:一是審美認知功能。通過審美認知功能可以使人更加深刻的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認識人生、認識歷史,從而達到對人類歷史、宇宙世界以及人類自身真理性認識。其二是審美教育功能,它主要指通過藝術學習可以使人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熏染,在實踐上潛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受到啟迪,審美教育能力發(fā)聲深刻變化。審美教育的主要特點在于,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于樂。三是審美娛樂功能。通過娛樂活動使人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和實現(xiàn),情感得到疏泄和升華,從而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激發(fā)出幾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力量。
從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及其價值指向來看,我們認為,高校藝術教育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這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藝術教育具有審美功能,有利于塑造人生境界、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審美中去感悟,在認識中得以提升,使其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升華精神。第二,藝術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感悟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思維,發(fā)展人的形象思維。第三,藝術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提升身心健康、增強競爭能力,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市場競爭中提升自我競爭能力。第四,加強藝術教育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多學科融合學習的整體提高,藝術教育的學習方式可以改變其他學科學習上的不足,提升整體學習能力。最后,通過藝術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存進全面發(fā)展。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汪娟.談公安院校藝術教育對警校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價值實現(xiàn)[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9,(06).
作者簡介:
[1]孔繁昕,蘭州交通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