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薇
【摘要】數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素養(yǎng),數學史對數學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將其巧妙融入數學教學實踐中,實現知識教學、能力提升和素養(yǎng)豐富的有機融合,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史;課堂教學
學習數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定理,學會解決數學習題,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治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強化他們的應用意識,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生活和生產問題.數學史對數學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育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優(yōu)化,把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圍繞課堂教學主題,巧妙穿插數學史
高中數學在必修基礎上又加入了選修的內容,面對高考的壓力和有限的課堂時間根本不可能單獨再向學生開設數學史選修.而新課程標準又對數學史給予了一定的重視,這就要求教師需要處理好時間、內容及興趣熱情的關系.為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圍繞相關知識點,適時巧妙引入數學史,解決了時間問題,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數學學習相對枯燥抽象的弊端,讓學生感知數學的發(fā)展演變,感知數學家探索追求的治學精神.介紹數學知識點、概念時,融入數學史,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分析數學定理時巧妙融入數學史,簡單易操作.
例如,學習“等比數列”的相關教學內容時,讓學生掌握了相關概念以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掌握數列的基本運算法則,并向學生設置一定的習題,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然后教師向學生介紹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讓學生感知當年的歐幾里得是如何研究等比數列,如何利用合分比的原理并證明等比數列相關的求和,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非常有趣.而且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學會運用等比數列,對等比數列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更為深入的理解.教師再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結合數學史的基本思想進行分析,學生更容易接受,且能夠找到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的應用意識和探究能力,強化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
二、合理拓展閱讀材料,充實數學史教學內容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較為豐富,不僅有基本知識概念和定理習題的分析,還有一些閱讀素材供學生閱讀,這些材料緊緊圍繞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探究數學的熱情.很多時候,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僅僅把一些重點內容給學生進行分析講解,而忽視這些閱讀素材.尤其是不能夠針對這些閱讀素材進行必要的拓展和擴充,恰當地融入數學史,讓學生能夠更好感知數學背后的故事,感知數學名家在研究數學問題、推動數學進步中所付出的辛苦,領悟數學人的探索精神和治學故事.教師充分重視這些教學內容,適當加以引導和點撥,結合閱讀材料穿插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名人軼事,做到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的雙重學習,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例如,
有這樣一道高中數學習題:四棱錐的底面ABCD是個矩形,其中PA⊥面ABCD,E、F分別是AB,PC的中點,請證明PD與CD垂直.在這個幾何證明試題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可以利用所學知識,讓學生自主學習,找到相關的方法和思路,再組織學生合作探究,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重點講解方法和思路.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做題方法,但是卻讓學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數學史的機會.如果教師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之后,讓學生閱讀教材中與之相關的數學史材料,并進行適當地拓展,這個類型的試題在研究和應用過程中曾經的故事,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閱讀材料,又能夠感知每個數學知識的背后數學家的付出和探索,還能讓學生感知這道數學題在具體生活中的應用.這樣的課堂教學內容就會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到生動有趣,也可以以此更好地完善數學史的教學方式.
三、組建數學興趣小組,開展不同形式的主題學習活動
高中階段學生的時間非常緊,課堂上沒有更多的時間供學生學習和研究數學史.高中數學史教學可以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閱讀各種書籍,查閱數學史資料,上網搜集各種數學史素材,寫出一定的小論文等,培養(yǎng)他們的研究興趣,真正將數學史融入學生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學習概率統(tǒng)計的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以“概率統(tǒng)計的數學史”為主題,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找到相關的材料,閱讀與之有關的數學史資料.學生在查閱和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向孟德爾發(fā)現大自然生殖奧秘拓展,感知概率在遺傳過程中的應用.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周易》中對數系的記載,研究數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通過這樣的主題學習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探索精神.
總之,高中數學重視數學史教育,將其巧妙融入數學教學實踐中,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更為重要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治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高中教師一定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將數學史巧妙融入,實現知識教學、能力提升和素養(yǎng)豐富的有機融合,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晶瑩.數學史融入數學課堂淺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3).
[2]潘灶坤.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案例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