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芳
摘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至關(guān)重要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而語文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語文教育內(nèi)容是古今中外文化中的精華,它包含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本文就簡要探究了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以德樹人,希望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幫助。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以德樹人;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6-0037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至關(guān)重要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而語文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語文教育內(nèi)容是古今中外文化中的精華,它包含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看似無形,實則對學生有著巨大的文化感染功能,對學生優(yōu)良道德的形成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古人讀書講求修身養(yǎng)性、塑造完美人格、營造精神家園,古人追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德操守,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處事態(tài)度,這里面都包含了他們的優(yōu)良品德,所以德育從古到今都是被提倡的美好品質(zhì)。而語文教材就是德育教育很好的資源,里面不論是散文、小說,還是詩歌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如何以德育人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摸索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一、要“以德育人”,先立德于身
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多,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只有立德于自身,才有資格去教育、熏陶學生。愛因斯坦說過:“學生尊敬老師的唯一途徑,是教師的德和才”,如果教師不是德才兼?zhèn)洌呛茈y對學生起到影響作用的。教師要想立德于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其次要熱愛學生,最后教師自身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然后用自身的實踐和智慧,真心地去感化學生、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教育學生,這樣學生也才會尊重教師、愛戴教師,教師才有利于教學,學生也才有利于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教師首先要起到示范、榜樣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獲得學生信任、尊重的必要前提,“師愛生,生則尊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努力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葉圣陶先生提到:“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陶行知先生也說過:“要人敬已,必先自敬。所以,‘以德樹人必先‘立德于身”。
二、寓“德育”于實踐中
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要長期積累的,必須時刻留意身邊的小事,然后需要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實踐,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如在教室教師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扔進垃圾桶;隨手關(guān)門,還有幫助班里需要幫助的學生等,這些小動作看似不起眼,但是對于正處于人格塑造期的中小學生來看,這些小事就是美好品質(zhì)的象征,他們就會學習教師的這種品質(zhì),積極去勞動,不亂扔紙屑,積極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他們慢慢就會擴展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回家途中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座;隨手揀起地上的果皮紙屑,放進垃圾箱內(nèi);為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倒上一杯茶,盡自己的一點孝心;幫助同學解答難題;用自己的成績來報答敬愛的教師……這些看似是小事,但對于學生美好人格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瑢W生只有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會形成為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學生。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培養(yǎng)的活動,如: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給老人講故事,陪他們聊天,這樣讓學生學會了助人也是一種美德;還有參加“學雷鋒活動”;為父母做一件事,如端茶倒水,洗一次腳,認真地陪父母聊一次天等,這些讓學生學會了感恩父母。如課文《背影》《我的母親》等中,作者通過普通的敘事,飽含了父母對兒女的一片關(guān)愛之心,我們應(yīng)該感恩父母,感謝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大地般深厚的父愛和母愛。
三、用獨特的文學作品,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語文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學資源,這些都會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發(fā)展健康的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教師通過文學作品的講解,給學生以優(yōu)良品德的熏陶,同時愉悅學生的身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講《三國》時,用劉備“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教育學生,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講解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也可感受偉大領(lǐng)袖、革命家的崇高、博大胸懷;在教《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時,利用圖片和視頻,將視聽結(jié)合起來,然后引導學生想象主人公為了大義舍棄小我,自己強忍烈火焚燒的劇痛而紋絲不動的那種高尚的犧牲精神。教師在教授文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中深層的含義,用不同的、因課制宜的教學方式,輕松地讓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做人。
總而言之,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多為學生考慮,愛教育、愛學生,教師要立德于身做好榜樣作用,然后結(jié)合典型教學資源教學,學生也會在文學作品中真正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就受到德育的教育,這樣,對學生“以德育人”的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斑m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語文教學中如何以德育人,還需要教師們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探索、檢驗。
(作者單位:山西省嵐縣教師進修學校 0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