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元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小學語文教學進入了新的時代,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主要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倡導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新方法,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革新教學方法,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淺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小學各科教學都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發(fā)生變化。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新課程教學改革提出的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受益匪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的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教學內容選取多樣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一、轉變理念是語文新教法的基礎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下,語文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教師一人在講,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即使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也必須要按照教師的意思去回答,在這樣長期的教學方式下,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逐漸改變了這種現(xiàn)狀,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思想觀念,變學生學習的主導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引領學生自己去主動學習,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合作學習固然重要,但獨立思考亦不可少
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老師會給學生提出來出一些問題,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學生且現(xiàn)得也很積極,幾人一小組,熱烈地討論著,甚至激烈地辯論,老師也會參于其中討論。有的時候學生們還會離開座位去別的小組參于討論。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將合作教學演繹得栩栩如生。這樣的合作教學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我同時也注意到。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頻繁合作,甚至在有的公開課教學中,老師干脆就像做實驗一般,直接將學生編成小組,為后面的合作做準備。一節(jié)課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是在合作中讓學生完成的。好像一堂課沒有“充分”的合作就稱不上是一節(jié)課了。這其實是一個不了的現(xiàn)象。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讓孩子們進行獨立思考。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兒童心理的成熟與發(fā)育離不開他所依賴的環(huán)境,每時每刻他們都要思索,只有不斷地思索,才能有所獲得。不錯,兒童的許多能力都要在他們的獨立思考中進行養(yǎng)成。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固然很得要。但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就無關緊要了嗎?在一些問題解決的安排上,教師不能一味追求合作,也應該適當讓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教學不能由“學生圍著老師轉”變成了“學生圍著小組轉”。這樣會抹殺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且在過多過濫的合作學習下,會造就一部學生的惰性。小組討論不討論。完全濫竽充數(shù),依賴組內其他同學。那樣,情況就更加不妙了。
三、不能讓電腦去主宰課堂
隨著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如何將信息妓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就成了課改教學中的一個熱門話題。于是,我們越來越注意到,不論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幾乎所有的課教學中,大家都以充分利用電腦資源為榮,在有的教學比賽I,是否利用多媒體還成了一項評分的依據(jù)。電腦、多媒體似乎也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可否認,多媒體技術有著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觀性,往能從視覺、聽覺上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我們常??梢钥吹?,學乍坐在電腦屏幕前,被眼前不斷閃現(xiàn)的畫面深深所吸引,教師只需輕點鼠標,生字展示、動漫表演便一一出現(xiàn),極大地方便了教師,娛樂了學生。
然而我個人認為,“凡課就有多媒體”、“電腦主宰課堂”的現(xiàn)象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當課件展示代替了老師的板演,當電腦發(fā)音代替了老師的情境范讀時。我們不禁要問:語文教師,你在學生面前將如何體現(xiàn)你的示范引領作用?當學生被電腦里的精彩動漫所吸引,陶醉在電子信號模擬的虛擬畫面中時,我們不禁要問:孩子們,你們在觀看的時候,是否有過認真的思索,而對課文理解得更深?還是只是在感受著視覺的沖擊,享受著膚淺的愉悅?你們是否知道,現(xiàn)實中的世界會更精彩?這些虛構的情會不會固化你的思維,約束你豐富的想象力呢?當由于突然停電、電腦發(fā)生故障,而讓老師在課堂上手足無措、滿頭大汗時,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語文老師的“本”到底是什么?電腦只是也只能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它不能主宰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主宰課堂的永遠只能是學生和老師。
四、實施有效的作業(yè)形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語文作業(yè)的形式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出作業(yè)的題目,學生在課下完成,有的學生由于課堂上沒有聽懂,課下作業(yè)完成的不夠理想,甚至是機械應付,這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新課程標準下改變了這種作業(yè)形式,將更充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語文作業(yè)能在課堂上解決的。及時進行解決,做到課課清,這就有效提高了語文作業(yè)的效果。并且,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yè)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做到精、巧、活,避免作業(yè)重復,造成學生時問上的浪費。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要做到難易適中,梯度適當,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提高能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教學二年級識字時,為了讓學生達到鍛煉的目的,我并沒有機械地讓學生重復抄寫詞語,而是精心挑選了一些意思相關聯(lián)的詞語,讓學生進行詞語寫話練習,并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基礎差的學生讓他們用詞語連成一兩句話,中等生進行兩三句話的練習,優(yōu)秀的學生要能夠完成一段話的練習。這樣,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應有的鍛煉,提高作業(yè)的效果,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了應有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很大變化。這些變化為教學理念帶來深意,對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滲透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一定能夠迎著新課改的春風,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 王燕.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師應關注的幾個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0(05).
[2] 張學仙.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0(30).
[3] 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