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其更加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魔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積極投入學習中。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美術;拓展型課程;整合
社會飛速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不論是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是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人們在各個方面都受信息化的影響。在新課程標準下,在課堂教育教學中,也有很多新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技術教學。本文就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拓展型課程整合起來,進行初步探討。
一、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是信息技術教學最主要的特色
與傳統(tǒng)教學相對比,在多媒體教學中,一些圖形的變換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簡單、明了。如果一些圖形,配上音樂及動畫,那學生一定會被吸引,課堂氣氛也一定會活躍起來,同時,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可以易于學生學習知識,拓寬知識面。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教師更容易營造美的氣氛,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
在多媒體教學中有很多的教學方式,如視覺、聽覺、觸覺等教學,效果非常顯著。比如,音樂可以以它獨特的旋律及節(jié)奏塑造音樂的形象,感受特有的意境,讓人感覺歡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偶爾放一些美妙的音樂,將學生帶入學習的主題中。例如:我在教授小學二年級美術“美麗的昆蟲”一課時,做了這番設計。我把一幅夜景圖展示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并告訴學生:“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有一輪圓月高掛空中,在這美麗的夜晚,有三個可愛的小伙伴為我們奏響了一曲動聽的音樂。(小夜曲隨機播放)是不是在森林音樂會中有小動物們歡迎我們前去參加呢,仔細聽一聽,都感覺到有哪些小動物在等著我們?”同時在課件中,打開迷人的畫面,看到了許多種美麗的小昆蟲,并隨機播放各種不同昆蟲的叫聲,讓學生用心觀察畫面,聽一聽并找找它們。當各種美麗的昆蟲出現在眼前,小學生無比的好奇,看著小昆蟲,聽著輕松的音樂,興趣也隨即而來。在這個情境下,教師應帶著學生一起感受美。其中,在欣賞交流昆蟲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課件播放各種昆蟲圖片,并播放清淡幽雅的音樂可讓學生的情愫飛揚。在最后展示作品時,可通過旋律歡快的音樂,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促進交流。小昆蟲的展示和放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起來。動靜結合,巧妙地讓音樂、美術得到整合,讓學生不僅學會制作小昆蟲,還會唱、跳小昆蟲圓舞曲。學生此時可以跟隨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想怎么跳就怎么跳,可以看出師生共同分享自己勞動果實是一件非??鞓返氖???傊?,在美術課堂中巧妙地運用音樂,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在網絡環(huán)境下,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
興趣在學習認知中非常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電教媒體將各種繪畫類型、風格各異的題材、豐富的描寫等,以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可以有興趣地想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辟學科活動空間
教師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讓學生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學到豐富多彩的內容。課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做些課外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鼓勵學生發(fā)揮所長。在時間充裕的前提下,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學習。例如:瀏覽網上圖片站、收集資料庫、整理必要的信息;在畫圖工具欄中,運用鼠標繪制美麗圖案;制作電子賀卡等。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完美整合,使課堂教學更加優(yōu)化,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一起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彼此之間交流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美術學習的主人。
總之,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在課堂中整合,使信息技術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也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成為主要的、便捷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重要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充分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靈活運用知識,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得到發(fā)展,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許曉華.新課程中學美術課堂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0(25).
[2]鐘鳳嬌.小學數學課堂中信息技術的使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