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君
摘 要:在電影《布達佩斯之戀》中,導演諾夫·舒貝爾巧妙地將轟動一時的名曲,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對自由概念的深刻理解融為一體,正是對康德“自由意志”進行的完美闡釋,本文擬從這個角度對影片作出審美評價。
關(guān)鍵詞:康德;自由意志;實踐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1--01
《布達佩斯之戀》靈感源自名曲《憂郁的星期天》,它曾被冠以“自殺圣曲”而遭禁播。導演諾夫·舒貝爾巧妙地在影片中將轟動一時的曲子,凄美浪漫的愛情以及他對自由概念的深刻理解融為一體,正是對康德“自由意志”進行的完美闡釋,本文擬從這個角度對影片作出審美評價。
“自由意志”的概念是康德哲學的核心。康德將世界分成現(xiàn)象和物自體兩個領(lǐng)域,同時也將人分成作為現(xiàn)象的人和作為本體的人,作為現(xiàn)象的人和作為本體的人各自分屬于現(xiàn)象和物自體兩個領(lǐng)域。“在現(xiàn)象中,人與其他任何感性事物一樣,是服從因果律因而可以按照自然法則把握的對象;但不論是對客觀世界(也包括自己的身體)的感覺還是對自己內(nèi)心經(jīng)驗自我的感覺都還不是人的真正本體,人的真正本體論是人的不可認識、但卻能夠做出實踐行動的自由意志?!盵1]
影片的女主人公伊羅娜和酒店老板薩伯與鋼琴師安德拉斯三人之間的戀情看似復(fù)雜而不可理喻。在伊羅娜生日宴會上,安德拉斯以一曲凄美的未完之作贏得在場所有人的震驚,以及伊羅娜的愛情。伊羅娜原來的情人薩伯主動放手讓她與安德拉斯相會,緊接著卻是三人戀情的開始。有著猶太人生意頭腦的薩伯很賞識安德拉斯的才華,竭盡全力幫助他推廣新曲,并為他爭取高額的版權(quán)費卻不要酬謝。曲子要播出的當天,也是德國納粹進軍匈牙利之時,三人因戀情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然而,就在第二天,三人又恢復(fù)了往常和諧而融洽的關(guān)系。
在宴會當晚,伊羅娜拒絕了德國人漢斯的求婚,并與薩伯分手后去找安德拉斯,這是伊羅娜的自由。伊羅娜沒有為漢斯“做大公司,賺很多錢”的承諾所動,也絲毫未考慮離開富足的薩伯的后果,毅然決然去找落魄的安德拉斯,只因心動一曲。作為本體的人所擁有的“自由意志”雖然不可認識,但是人能夠做出實踐行動去實現(xiàn)它。伊羅娜做出了這樣的實踐行動,所以她實現(xiàn)了她的自由意志。
同晚,薩伯救起了因失戀而跳水自盡的漢斯,兩人結(jié)下了友誼。薩伯深刻地認識到,愛情并不是生活的唯一,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情可以考慮。他沒有被情感所束縛,而是坦然地尊重伊羅娜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講,薩伯也是自由的。然而漢斯誤解了薩伯的人生觀,固執(zhí)地認為“適者生存”就是王道,薩伯回答道:“這跟達爾文沒有關(guān)系,動物總是動物,人就是人?!比伺c動物的區(qū)別正是康德論述“自由意識”的基點。世界的萬事萬物,包括作為現(xiàn)象的人,都受宇宙因果律的制約,而作為本體的人卻可以通過實踐行動去實現(xiàn)自由意志,不過,“自由意志只有通過理性法則才能貫徹自身”[2],也就是說,自由意志實現(xiàn)的前提是理性。理性,是人與動物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
安德拉斯是個有才華的作曲家,現(xiàn)實中的他卻落魄不堪,但他贏得了伊羅娜的愛情。在安德拉斯看來,生命的尊嚴是不可褻瀆的,然而現(xiàn)實的生活、戰(zhàn)爭頻頻侵犯了他作為人的尊嚴。他拒絕受法西斯軍官漢斯的壓迫而彈奏,卻為愛情不由自主。就在鋼琴曲畢,他搶過漢斯的手槍自殺了。安德拉斯可以選擇尊嚴受辱而卑顏屈膝地活著,但是他選擇為保全生命的尊嚴而自殺,這同樣是他的自由。
伊羅娜、薩伯和安德拉斯三人的關(guān)系和諧而融洽,因為他們尊重彼此的選擇,不限制彼此的自由,三個人成了“自由的有機體”,就算彼此會有矛盾,但是“有機體”可以進行自行修復(fù),又完好如初。而這一切都因為戰(zhàn)爭,因為法西斯軍官漢斯的到來破壞了。
薩伯對漢斯有救命之恩,然而他卻親手將薩伯送上死亡之路。二戰(zhàn)開始后,漢斯利用戰(zhàn)爭的混亂,幫助那些對他生意有利的猶太人出逃,從中撈取錢財;他始終垂涎伊羅娜的美色,并對她施暴;他親口下令將薩伯毒死;他公然地藐視法典、法制……他完全出于利己的目的救出了一千多猶太人,卻令人諷刺地成為他戰(zhàn)后為人稱頌的功績。然而,實現(xiàn)自由意志并不意味著為所欲為?!白杂杀M管不是意志依照自然法則的一種屬性,但卻并不因此而根本無法則,反而必須是一種依照不變法則的因果性,但這是些不同種類的法則;因為若不然,一種自由意志就是胡說八道。”[3]454“一個自由意志和一個服從道德法則的意志是一回事。”[4]454“一言之,自由即是自律,是康德實踐自由的最高表達?!盵5]454
從某種程度上,伊羅娜、薩伯、安德拉斯、漢斯四個人物都通過實踐行動實現(xiàn)了自己的自由。伊羅娜對愛情的擁有;薩伯關(guān)于人生以及“人”的觀點;安德拉斯為了生命的尊嚴而自殺;漢斯掠財施暴、喪盡天良的行徑,對康德的“自由意志”做了不同維度的闡釋。然而在康德看來,“自由意志”是為自己立法的,自由則是自律,整個宇宙的最終目的就是人的道德。
參考文獻:
[1][2]鄧曉芒.從康德的道德哲學看儒家的鄉(xiāng)愿[J].浙江學刊,2005年第1期.
[3][4][5]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M].李秋零編.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