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如何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有效性指的是實行一種有效率的教學方式,確保知識點能準確地傳達給學生,讓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有效的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本文從小學低年級的有效閱讀教學出發(fā),具體論述應用方法和策略。
關(guān)鍵詞: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和發(fā)展;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B-0041-0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難點。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中進行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處在發(fā)展的新階段,對于文字這類抽象的事物還不能完全明白和掌握。然而,這個階段是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的關(guān)鍵期,所以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教學良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在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觀點中,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而不是像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一樣,所有的教學活動從教師的講解開始。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讓每個學生的才能都能得到發(fā)揮和展示。換句話說,有效的閱讀教學應該是由教師服務學生。
一、加強師生的交往,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使課堂的環(huán)境和氛圍維持在一種相對輕松的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才能慢慢得到加強?!苯虒W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一種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統(tǒng)一,一種師生的交往。教學是建立在教師與學生相互溝通、交流基礎上,共同創(chuàng)造一種牢固的教學關(guān)系,才能得到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自身的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區(qū)分開來,在課堂上讓兩者靈活轉(zhuǎn)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將自己的觀點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索問題。讓他們學會在實踐中進行獨立的學習探究,使他們的學習過程變成一種行為模式,從而在學習中獲得快感和成功的喜悅。
例如,我在教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兩首》時,一般會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兩首古詩的作者及其寫作的背景。在正式學習時,邀請學生上臺和大家對古詩進行簡要分析。不僅加強了學生課外學習的能力,也讓他們的才能有所展示,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結(jié)合具體教學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正如一句古語所言:凡事預則立。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教師對一堂課的具體設計決定了這堂課學生學習效果。“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是否能準確地把握該課程的準則、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學習狀態(tài)。這三個方面是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是針對不同年齡和心理階段的學習制定的,它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有著相應的要求。這個標準是教師在教學以前的一個導航儀。在面向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時,這個導航儀尤為重要,它能保證教師實施的一切教學活動是合理、恰當?shù)摹?/p>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主題,教師要在了解掌握這個主題的基礎上,從每一課的具體內(nèi)容出發(fā),避免教學走入誤區(qū),閱讀的教學有效性才能提高。另外,學生都是有自主意識的生命體,他們之間既存在特異性,也存在共通性。所以,教師也要能準確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不能因為他們的學習起點,對他們的學習產(chǎn)生偏見。例如,我在教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荷花》時,會根據(jù)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給他們布置學習任務。這個是俗稱的因材施教,在目標和進度上進行一定的差異化安排。但是,在實施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不能讓學生對這種善意的劃分產(chǎn)生誤解。
三、把握閱讀教學的實質(zhì),突出有效教學的重點
閱讀教學的實質(zhì),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點:閱讀與領悟的結(jié)合、閱讀與演說的結(jié)合、閱讀與寫作的結(jié)合。
閱讀與領悟的結(jié)合,是進行有效閱讀教學的前提條件。所謂閱讀與領悟,要求學生要能自主進行文章的閱讀,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放在文字上,因此他們進行有效的閱讀的最好的方式是朗讀,通過朗讀,學生能把握文章的意義。通過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清晰的朗讀,還能幫助學生領悟文中的思想和感情。
閱讀與演說的結(jié)合,指的是學生通過一定的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將文章表達的思想傳達給外界,這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閱讀與寫作的結(jié)合,指的是學生通過一定量的閱讀,能從這些文章中提煉出思想內(nèi)容,從而變成自身的東西。這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我們在低年級進行有效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投入一定的時間,花費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和思維技巧,可以讓教師教學活動事半功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準則,需要教師合理適當把握和了解,從而把握教學的過程,節(jié)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
參考文獻:
[1]胡平.淺談有效閱讀教學在低年級的教學策略[J].科學教育,2011,(5).
[2]劉萍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J].教育周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