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駐站記者:“走轉改”中“先得月”

      2016-06-01 08:33趙鶴茂
      新聞世界 2016年5期
      關鍵詞:走轉改接地氣

      趙鶴茂

      【摘要】無論是“三貼近”,還是“走轉改”,都要求新聞記者不斷地深入到生活和群眾中去,采寫“帶露珠”和“冒熱氣”的新聞。這方面,黨報駐站記者具備獨特的有利條件,腳板先行,腳底沾泥,大有用武之地。

      【關鍵詞】走轉改;接地氣;好新聞

      在2月19日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聞輿論工作者“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去,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p>

      自2011年起,全國新聞戰(zhàn)線集中開展大范圍、大規(guī)模的“走轉改”活動,涌現出了一批“重心下移,關注群眾的利益、情感與需求,及時、真實、客觀、理性地反映生活中有價值的人和事”[1]的新聞作品。

      近3年,筆者借助駐金壇記者站貼近基層的優(yōu)勢,在《常州日報》開展的“走轉改”系列活動中,以“近水樓臺”之便捷而“先得月”。幾年間,筆者采寫的《茶園中,90%資源都浪費掉了》《山芋的故事》《眾泰汽車劍指300億元》等作品,先后獲得省市好新聞獎。

      一、贊人生出彩,力求報道厚度

      基層是群眾最為聚集的地方,通過記者的“走轉改”,可拉近媒體與群眾的距離。而記者從普通百姓那獲得新鮮素材,發(fā)掘他們身上的亮點并為之點贊,寫出的作品也將為他們喜聞樂見。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闡述“中國夢”時說到“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3月22日,《常州日報》據此開設精短人物新聞專欄“本報記者走基層之人生出彩”,要求從一個人的片斷或某一方面,展現人生出彩的閃光點。

      筆者采寫的通訊《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說的是一位只上過3年半小學的殘疾姑娘于麗,其動漫創(chuàng)意技驚業(yè)界,不僅成為公司8名美術專業(yè)大學畢業(yè)生動漫團隊的技術指導,個人連出《嘜哩嘜哩轟》等多本漫畫集,還進入上海開設麥拉風主題樂園。

      一直以來,提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更多的是予以同情,或者稱贊其人殘志不殘能自食其力。其實,他們中不乏因頑強拼搏、付出雙倍艱辛而取得驕人業(yè)績者。像于麗,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并讓更多人分享,做了常人沒做到的事,令人頓生敬意。

      基層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不一定轟轟烈烈,卻同樣能打動讀者。通過新聞視角和記者眼睛,發(fā)現身邊一個個“感動人物”典型,挖掘他們身上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能給人更大的希望和鼓舞。這樣,禮贊典型人物真善美,在增加被報道者生命厚度的同時,也加深了新聞報道本身的厚度。

      二、講百姓故事,體現報道力度

      近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新聞記者的基本工作要求。這激勵著包括駐站記者在內的一線記者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時時、處處提醒自己,在采編過程中既要有宏大主題性敘事,也要有人物個體情感的感性描摹。

      2013年6月,《常州日報》組織參與所在城市“中國夢·常州實踐”走基層大型集體采訪行動;2015年春節(jié)前后,對接中央級媒體開展的活動,《常州日報》開設“魅力常州·精彩故事”專欄。

      “中國夢·常州實踐”之金壇篇,分別推出茅山、長蕩湖、金壇經濟開發(fā)區(qū)和中鹽金壇4個整版1萬余字,全由筆者10天左右單獨采訪并成稿。其中,茅山專版上的《金壇雀舌夢》,選擇了茶葉協(xié)會會長尹福生這一人物,講述他幾十年專注研制金壇雀舌名茶的故事;《登山結社前后》,則現場描述了當地一群文學青年組建西陽文學社關注、謳歌家鄉(xiāng)發(fā)展和變化的故事。

      “中國夢”本來是個大命題,而借助“常州實踐”成功范例作為踏實的落腳點,即使彈跳觸摸大主題,也更顯張力和活力。而因筆者熟悉金壇情況,找到“最佳人選”講最佳故事,許多讀者反映,推出的4個整版圖文并茂,報道要比從城區(qū)趕來的其他媒體略勝一籌。

      多渠道記錄感人故事,多角度呈現鮮活場景,富有故事和細節(jié)的新聞最受讀者歡迎。這就需要記者精心、用心選擇站得住和立得穩(wěn)的采訪對象,通過耐心、細心的挖掘并加以提煉,力戒平淡敘事,清晰描摹人物的人生軌跡,由此感動和引領讀者。

      三、到事件現場,感知報道溫度

      在媒體融合步伐加快的今天,新聞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基層意識,以鮮活新聞贏得讀者。實踐也表明,只有深入一線,才能發(fā)現感人故事;只有貼近基層,才能感受現場的溫度和思想的深度。這方面,黨報駐站記者更具優(yōu)勢。

      今年1月,《常州日報》在頭版新開設年度重點欄目“在現場”,要求記者到那一頭去——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現場去,讓赤腳捋袖“抓活魚”成為記者工作新常態(tài),以活蹦鮮跳的新聞煥發(fā)報紙的生機和活力。

      特寫《老哥仨》,是“在現場”欄目的打頭稿。筆者放棄元旦休息,兩次到3名老農技開辦的鄉(xiāng)村農資部門市部補充采訪,細聽老哥仨如何叮囑農戶用藥施肥,察看化肥堆放以及墻上張貼的宣傳資料,再傾聽種田大戶吐露心聲,最后請村書記點評3人數年堅持賣“良心藥”的意義。因是有備而去,突出現場感,實錄所見所聞,稿件見報后,許多讀者用“有血有肉”加以評價。短短幾個月,筆者隨采訪對象到塘口、進大棚、鉆庫房,采寫了多篇來自農村最基層的現場新聞。其中現場特寫《且聽一場蟹農茶話會》,再現一群螃蟹養(yǎng)殖戶年終盤點時個個都臉上掛笑的場景。他們平時聚會從不酗酒和賭博,而是邊飲茶邊聊蟹經,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去年發(fā)洪水受災仍取得好收成。這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采訪,蟹農們現場自然流露出的喜悅之情,感染記者,筆端自然也飽含真情。

      都說腳上有多少泥土,稿子里才能沉淀多少真情。確實,到現場,用腳步丈量長度,作品才能顯示溫度。在現場,記者身臨其境,才能真切感受采訪對象的喜怒哀樂,有時人的情感表露稍縱即逝,不在現場就搶抓不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靶侣動浾咧挥胁粩嘟拥貧獠拍苡徐`氣,俯下身才能與人民群眾心貼心?!盵2]筆者受益于“走轉改”活動,同時也深深感到,作為黨報駐站記者,只有腳板先行,鞋底沾泥,既“身入”,又“心入”,才能寫出更多“帶露珠”和“冒熱氣”的新聞作品。

      注釋:

      [1]本書編寫組: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5.

      [2]柳斌杰主編:新聞記者培訓教材2013(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4.

      猜你喜歡
      走轉改接地氣
      縣區(qū)臺記者也要努力“走轉改”
      地鐵報運用互聯(lián)網思維的“走轉改”新路
      全媒聯(lián)動融入、強化責任擔當,把脫貧扶貧作為“走轉改”重要抓手
      故事細節(jié)語言
      中水電,在老撾“接地氣”有回報
      為南疆建言獻策要“接地氣”
      长寿区| 韶山市| 涟水县| 吉安县| 开鲁县| 平阴县| 枣强县| 寿宁县| 泾源县| 溧阳市| 广元市| 固阳县| 昌宁县| 通河县| 安康市| 阿巴嘎旗| 辽中县| 黄梅县| 关岭| 苏州市| 曲松县| 裕民县| 乌兰县| 陵川县| 滕州市| 卢氏县| 绵竹市| 凤翔县| 宝鸡市| 乌拉特中旗| 胶南市| 滕州市| 桂林市| 招远市| 金坛市| 天柱县| 民权县| 收藏| 蒙山县| 北安市|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