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香
摘 要: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符合小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的先進教育教學觀念,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其予以高度的肯定與重視,并想方設法將這一理念輔助于教學實踐活動之中。如此,方能保證小學數學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切實獲取。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興趣;認知;能力
生活化教學,即指教學內容同學生現實生活實際形成緊密聯系的一種教育形式,其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能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能持續(xù)且積極地投入到具體科目的相關學習活動之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惫P者在自身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對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進行了很好的貫徹與落實,認為其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與優(yōu)化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因此在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學階段學生看來,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相當枯燥、乏味的過程,這也使得他們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數學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此種狀態(tài)下,自然難以保證良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筆者認為,積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對于誘發(fā)學生產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親切感與熟悉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并可極大程度地激發(fā)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這一點,我印象深刻。如,在學習“年 月 日”這部分知識點時,我首先為學生出示了一個謎語:“一件東西大無邊,能裝三百多個天,還裝月亮十二個,它換衣服過新年。(打一生活常見物)”學生各自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就猜出了“日歷”這一正確謎底。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日歷,可是為什么日歷中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而有的月份卻僅僅只有28天呢?相信,通過接下來知識的學習,大家定能找到謎底……”如此,借助日歷這一生活中的常見物,就實現了當節(jié)數學課的巧妙導入,既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及積極性,同時又促使他們對接下來“年 月 日”具體知識點的講解充滿了興趣與期待。在此基礎上,取得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二、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認知
前文提到,數學是一門偏重抽象與邏輯推理的學習科目,這就決定了學生在理解、掌握部分知識點時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尚未真正發(fā)展成熟,學習過程中只能多多依靠直觀、形象的學習思考方式。
考慮到兩者之間的這一突出矛盾,筆者認為小學教師可以嘗試充分挖掘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所蘊含的豐富數學資源,以此作為幫助學生實現對所學數學知識形成深刻認知的有效途徑。這同樣為有效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觀點。如,在初接觸“元 角 分”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很難對元、角、分同實際生活中的人民幣建立直接的聯系,如此,便極大地制約了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效果。
考慮到這一情況,我特意組織了如下的課堂教學活動:將班上的學生大致分為5個學習小組,并向每個學習小組分發(fā)元、角、分不同面額的人民幣若干。鼓勵他們可以利用身邊已有物品(如鉛筆、卷筆刀、尺子等文具)模擬進行購買文具的活動。如此,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同現實購物情景大致相同的學習操作實踐,既有效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同時又促使學生在課堂模擬表演中真正建立起了元、角、分同實際人民幣之間的一一對應練習,在豐富、升華其學習認知的同時,大大確保了當節(jié)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輕松解決。
三、運用生活中的數學材料,發(fā)展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學習知識的目的不在于幫助學生應付一些考試,而在于發(fā)展其對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即使他們借助自身的已學知識能輕松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這就與新素質教育理念所提倡的“發(fā)展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
運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作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中的資源,對于發(fā)展學生自身的數學實踐能力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如,在學習了“乘法”的相關知識點之后,我為學生布置了如下的作業(yè):學校門口賣的燒餅每個3元,已知賣燒餅的老爺爺每天上午能賣出30個燒餅,下午能賣出20個燒餅,你能幫助老爺爺計算出他每天共可以賣出多少錢嗎?并向老爺爺詳細講解計算的正確步驟。
如此,就通過這一作業(yè)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實踐性較強的數學學習過程,既幫助他們夯實了之前學習的乘法相關知識點,同時又為他們運用乘法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運用能力起到了極大的助推效果。
總之,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符合小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的先進教育教學觀念,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其予以高度的肯定與重視,并想方設法將這一理念輔助于教學實踐活動之中。如此,方能保證小學數學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切實獲取。
參考文獻:
[1]馬會平.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若干問題簡析[J].出國與就業(yè),2011(16).
[2]喬虹.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qū)探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