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振
名師趙謙翔提出了綠色詩歌的概念。他說,綠色詩歌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灰色詩歌教學而言的?;疑姼杞虒W只注重答題,只關注考試,只研究答案,讓詩歌變成了“死歌”,課堂沉悶,詩歌鑒賞變得了無生趣。而綠色詩歌鑒賞注重審美素養(yǎng),是催化詩意人生的教育教學。趙老師是如何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詩歌意趣的呢?我們以他的“唐詩鑒賞”課為例,跟隨他一起尋找詩歌的意趣。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上一節(jié)唐詩鑒賞課。
(師板書:唐詩鑒賞)
師:我們鑒賞的這首詩啊,咱們先不說。我們先從一道題來引入詩歌鑒賞的角度。2012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題中的詩歌鑒賞上有這么一道題:《登鸛雀樓》。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師板書)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登鸛雀樓》作者是誰?
生:王之渙。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暢當。
(師板書:暢當)
…………
師:王之渙有一首同題之作,你知道嗎?一齊背一下。
(生齊背)
師:高考題中說王之渙的詩更勝一籌,勝在什么地方,說出好處。
生:王詩更好更有深度,運用雙關,從日常登樓引發(fā)人生哲理。
師:所有古代精華的詩歌,它們都是有意趣的。
(師板書:意趣)
師:意趣這個概念從哪來呢?不是從理論書上來的,是我從《紅樓夢》里得來的。
【賞析】趙謙翔詩歌教學的第一步,是口誦心惟,感知詩歌的“音趣”。何謂音趣呢?趙老師認為,古詩詞的節(jié)奏既有規(guī)律又有變化,講究平仄的起伏,讀起來抑揚頓挫,極富音樂美感。他引導學生從朗誦入手,感受詩歌的音韻,然后讓學生通過分析詩詞的韻腳,積累韻字,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也讓學生產(chǎn)生了模仿古體詩的沖動,然后從模仿走向創(chuàng)作。
在音趣的基礎上,他提出了意趣的概念,而“意趣”一詞,他則是從香菱學詩中得來的。香菱在黛玉的指點下進步神速,不到半年,詩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何謂意趣呢?即意味和情趣。宋代歐陽修在《真州東園記》中說:“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明代葉盛在《水東日記·廉夫題<風雨歸牧圖>》中說:“ 楊廉夫題曰:‘牧牛值風雨,箬笠?guī)兹ナ?,不在風雨前,不在風雨后。為妄人改‘手為‘首,幸墨跡濃淡,隱隱可見,不識古人用字之意趣耳?!币馊ふN含了詩歌創(chuàng)作與欣賞的根本方法。綠色詩歌幫助學生在詩歌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意趣,感悟語言規(guī)律,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從而形成豐厚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
【片段二】
師:唐朝的詩,也帶有理趣的。下面我們就欣賞一首大家熟悉的詩,就是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生齊背誦,師板書)
師:這首詩不是寫景的,是記敘一個小故事。看詩中講的是什么故事,四幅畫面是什么?答案在各位腦中,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看看詩中又是怎樣的人生韻味。請大家寫下來,隨時交給老師,老師當場評論。
(生寫,師巡視)
師:現(xiàn)在的鑒賞呢,講究百花齊放,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詩歌的鑒賞也是有原則的,你要是把哈姆雷特鑒賞成林黛玉了,那也是不行的。我找一個存在問題的來說一下。比如,這個同學說:人生一場夢,縹緲不一定。有揭示正確的,如:
隱逸超脫,超凡脫俗;
平凡之中內(nèi)心高遠;
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哲理,有禪意,有些事不必深究,都是過眼云煙。
【賞析】在詩歌的賞析過程中,趙謙翔注重情趣和理趣的發(fā)現(xiàn)。這堂課上,他先是利用畫面的營造,讓學生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然后教孩子們賞析感悟,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詩歌的理趣。在意趣的基礎上,他又設計了一個教學活動——讀寫訓練,咬文嚼字,跳出詩境,獲取了詩歌的“理趣”。他提出詩教的魅力可勵志,可修德,可陶情,可勸學。這種詩教的魅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語文的審美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縱觀趙老師的綠色詩歌旅程,我感覺他之所以能發(fā)現(xiàn)詩歌的意趣和理趣,乃是源于他的一顆詩心。何謂詩心,詩心是詩人之心。 宋代王令《庭草》詩曰:“獨有詩心在,時時一自哦。”詩心是感性的,是靈動的,凡是生活中時常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快樂、深思的東西都可以是詩。他乘興而發(fā),又理性思考,把唐詩宋詞鑒賞辭典作為語文擴展教材,不但讓學生們研讀專家鑒賞,走進詩歌境界,而且還讓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舊體詩,帶著詩心走進詩歌的豐富意境里。
【片段三】
師:以上是我們對文學詩的鑒賞,但是,文學詩有什么作用呢?
生:高考。
師:我從高考題目引入,但不是想給大家講高考,而是要在平時的閱讀欣賞中養(yǎng)成文學的情趣和愛好,素質提高了,能力就來了。海德格爾說:“人類的本質,就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蔽覀冞€把文學的詩和生活的詩聯(lián)系起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意義。
(師板書:文學的詩 生活的詩)
【賞析】只是,意趣和理趣還不是結束,在此基礎上,趙老師又提出了“生趣”。關于生趣,他解讀為生活之趣。這里他把詩歌引入了學生的生活,把“詩生活”作為最高的追求。
海德格爾說:“人類的本質,就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壁w謙翔就是這樣,他帶著一顆詩心出發(fā),走進充滿詩情的綠色田園,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詩意天地,擁有了教育生活的別樣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