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帆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
奧爾夫音樂療法對孤獨癥兒童的療效分析
徐 帆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摘 要:孤獨癥兒童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是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孤獨癥兒童的特殊教育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一個極大的社會問題。本文初步探討了奧爾夫音樂療法在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的運用中,運用奧爾夫音樂療法中的語言訓練、律動訓練等對8個孤獨癥兒童進行實驗研究,將這些患兒實驗前后的評估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出,對孤獨癥兒童實施奧爾夫音樂治療訓練是改善孤獨癥兒童各方面能力和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治療;孤獨癥
孤獨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受到醫(yī)學界、心理界和教育界關注的兒童發(fā)展障礙之一,表現(xiàn)為一種自我封閉的行為和刻板、固執(zhí)的奇特傾向,在認知、語言、肢體、智力發(fā)展水平受阻[1]。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急劇上升,該癥患者比癌癥、艾滋病、糖尿病三者總和還要多[2]。我國兒童孤獨癥發(fā)病的概率很高,每50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孤獨癥患兒[3]。
奧爾夫音樂療法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一種。奧爾夫音樂教育主張要把音樂和舞蹈、動作、語言結合在一起,而被教育者將主動參與到音樂中,成為活動的表演者。奧爾夫音樂療法通過各種實踐方法,來幫助孤獨癥兒童提高語言交流能力,從而讓該癥患兒能夠尋找到其他的交流方式。
本研究將對8名孤獨癥兒童進行奧爾夫音樂治療,初步探索其在孤獨癥兒童行為康復方面的治療作用。
(一)研究對象
選取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8名孤獨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童和女童各4名,年齡在4-6歲之間。這些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刻板行為和指令聽從能力缺失尤為嚴重。社會交往能力較差,有目光對視很少,能夠適當?shù)膶λ酥噶钭龀龌貞^為淡漠,缺少主動語言且語言含糊不清,怕見陌生人,對集體活動不適應,且情緒不穩(wěn)定,有攻擊性語言和行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后能夠做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但運動和游戲的能力比較弱。經(jīng)測試,對音樂的感覺都非常好,在聽到音樂時,都會隨著音樂動起來,雖然動作有點僵硬,但情緒比較興奮。學生家長對孩子都很用心,在日常生活中也較為注重對患兒的引導和教育。
(二)研究方法
1.評估
在治療開始之前,治療師運用了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與克氏孤獨癥行為量表對患兒進行了評估。在治療中,治療師主要采用了現(xiàn)場觀察量表對其的各種行為情緒進行詳細的記錄。治療之后,治療師再次運用了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對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評估。
2.實施方案
治療每周1次,為期九周,每次40分鐘。治療分為三個階段:前期(第一至第三次治療)、中期(第四至第六次治療)、后期(第七至第九次治療)。本論文的假設是:奧爾夫音樂療法對孤獨癥兒童的社交障礙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表1 孤獨癥兒童治療方案一覽表Tab1 Treatment for autism children
1、幫助孤獨癥兒童在音樂活動中學會聽從指令。2、評估孤獨癥兒童的樂感1 | 2 2 2 - | 大 大 眼 睛 用 來 做 什 么 ?6 6 6 6 6 - | 4 4 4 4 4 - |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3 5 4 3 2 1 | 2 3 1 - | 我 們 看 見 小 樹 發(fā) 芽 啦。歌曲中小樹可以換成其他事物,如:小河、高山。而“刷刷刷刷刷”則改成相應的擬聲詞。被試兒童在唱的時候要隨著歌曲做律動。第二次課的歌曲在第一次課演唱的基礎上加入了律動和對事物、情緒的認知,在強化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鍛煉了肢體協(xié)調能力、認知能力和對情緒的控制能力。第2節(jié)課在第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加入《我愛我的小動物》、《兩只大眼睛》、等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5 6 5 4 3 1 | 2 1 2 3 5 - | 我 愛 我 的 小 貓,小 貓 怎 樣 叫 ,(老師)3 3 3 5 5 5 | 3 3 2 2 1 - | 喵 喵 喵 喵 喵 喵,喵 喵 喵 喵 喵 。(被試)歌曲中小貓咪可以換成其他動物,根據(jù)選擇的動物的叫聲改變第二段的歌詞。被試兒童在唱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動物做相應的動作?!秲芍淮笱劬Α? 5 5 5 6 6 6 5 | 4 3 2 1 5 - | 爸 爸 媽 媽 給 了 我 們 兩 只 大 眼 睛 ,4 4 4 3 2 1 7·前期《情緒歌》1 5 5 | 1·5 5 6 | 5 5 | 我 開 心 ,我 開 心 ,我 就 拍 拍 手 ,我 生 氣 ,我 生 氣 ,我 就 跺 跺 腳 ,我 幸 福 ,我 幸 福 ,我 就 拍 拍 肩 ,X X X | 5 5 3 2 | 1 1 | X X X |(拍手) 。我 就 拍 拍 手 ,(拍手)(跺腳) 。我 就 跺 跺 腳 ,(跺腳)(拍肩) 。我 就 拍 拍 肩 ,(拍肩)5 3 3 | 3 2 | 1 1 1 | X X X | 看 大 家 一 起 拍 拍 手 。(拍手)看 大 家 一 起 跺 跺 腳 。(跺腳)看 大 家 一 起 拍 拍 肩 。(拍肩)這首歌曲在孤獨癥患兒唱的同時可根據(jù)歌曲的內容做律動,臉上要有相應的表情。5 5 | 1·第3節(jié)課根據(jù)生活常識和日常用語的語言,讓患兒去模仿,使得患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的去鍛煉語音的節(jié)奏、發(fā)音。第4節(jié)課首先:通過一個小故事將患兒帶入廚房、客廳、臥室的氛圍中去?!稄N房 客廳 臥室》其次:加上每個階段的事件、語言、動作、節(jié)奏(歌詞:走進那廚房我‘哈哈’,抓一把餅干我‘咔咔’;走進那客廳我‘嘿嘿’,倒一杯溫水我‘咕咕’;走進那臥室我‘呵呵’,躺著那床上我‘呼呼’。然后:設定場景,讓孤獨癥兒童獨自完成。教學意義:在教學中,可能孩子并不能將整個過程完整的表演下去,但對于擬聲詞,卻能夠有很好的把握,也無形中掌握“X X”的拍子。第5節(jié)課中期此次課通過一些通俗易懂的童謠,提高發(fā)音的清晰度,進一步去培養(yǎng)和訓練孤獨癥兒童語言發(fā)音和語言節(jié)奏,從而促進孤獨癥兒童語言的發(fā)展。教學過程:《大象》首先,通過簡單幾個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出大象的特征,讓孤獨癥兒童主動的去猜出來。其次,老師將《大象》的兒歌編上動作示范給孤獨癥兒童看。然后,聽音樂和患兒一起做游戲。最后,讓家長和孤獨癥兒童一起做游戲(通過親子之間的默契和親近感,讓孤獨癥兒童更好的放松心態(tài),去更大的鍛煉患兒的語言交際能力)。歌詞:森林里面我最大,長長鼻子前頭掛,還有一雙大耳朵,細細的尾巴,嚕啦嚕啦啦,嚕啦嚕啦啦,嚕啦嚕啦啦,嚕啦嚕啦啦教學意義:孤獨癥患兒的語言能力差,一部分原因是說的少,而通過簡短的兒謠,增加了語言的趣味性,調動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更有效的鍛煉患兒的語言能力?;顒又屑尤氲膭幼髟鰪娏嘶純簩Ω柙~的印象,更加快捷的記憶。最終,達到?jīng)]有刻意去教,但孤獨癥兒童都能兒謠記住并表演出來。第6節(jié)課通過互動的形式,從而開發(fā)孤獨癥兒童的交際語言,讓孤獨癥患兒掌握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教學過程:《我的房子我的家》首先:老師先通過涂鴉的形式,將房子畫出來,問孩子想不想來我的家做客呢?其次:那你們知道去別人家做客要怎么打招呼么?老師的家,歡迎客人是這個樣子的:這個我的房子我的家,歡迎你們來我家,你好你好 你好你好 歡迎你來我家。(加動作)然后:讓患兒來畫自己的家,歡迎自己的好朋友。最后;設置場景,讓患兒和家長進行親子互動。教學意義:這首歌曲本身就是歌曲和動作相結合的,然后通過改編歌詞,讓患兒與患兒之間互動,從而促進他們的語言交流的能力。
通過節(jié)奏律動、音樂游戲等活動來改善孤獨癥兒童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第7節(jié)課這節(jié)課程是在認識五官的基礎上,通過變換提問的速度、節(jié)奏從而鍛煉患兒的耳和手、腦之接的控制能力,已達到鍛煉患兒肢體協(xié)調能力的目的。教學過程:《My body》首先:老師問我們的身體都有什么器官呢? 好,現(xiàn)在我來說你們指,看誰反應能力快。(老師跟患兒做,中間故意做錯,鍛煉患兒的反應能力和注意力)其次:老師提問:手、嘴、腳、鼻子、眼睛、肚子都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讓孩子們發(fā)揮想象,老師根據(jù)相對應的聲音和患兒一起做一遍)然后:聽音樂,根據(jù)音樂里提供的口令來做相應的動作最后:老師可以和患兒作出相反的動作?!禡y body》是一節(jié)非常有意思的課,在這節(jié)課中,不僅可以鍛煉患兒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而且還鍛煉了患兒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增強難度孩子可能一時反應不過來,可放慢速度,幾遍之后孩子基本適應就可以加快變換的速度,教學中老師故意和患兒作出相反的動作,這是對患兒注意力的很好鍛煉和提升。第8節(jié)課讓患兒面對治療師呈弧形站好,播放音樂《小手拍拍》,當前奏響起時,患兒原地踏步。主題樂句響起時,患兒跟著治療師做,慢慢的將四肢伸展開來,當下行音階響起時,迅速蹲下。整個活動患兒跟著治療師做,間奏響起的時候可以原地踏步,拍手或跳躍等,如此反復,直到音樂結束。該活動主要為了鍛煉孤獨癥兒童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學習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后期第9節(jié)課進行節(jié)奏訓練游戲《揮手舞》1、請患兒觀察自己的小手和小腳,看看它們都能做出怎樣的動作?引起患兒游戲的興趣。2、請患兒欣賞音樂,觀察到音樂為AB段曲式,且B段中停留的間隔時間長短不同、間隔個數(shù)不同。3、請患兒和教師一起盤膝坐下,圍成一個圈,兩個人為一組。雙手根據(jù)A段音樂的節(jié)奏交替拍打自己的雙膝,在B段音樂中延音停留處舉起自己的左手、右手。B段音樂的動作依次重復疊加?!稉]手舞》的活動主要是根據(jù)樂曲AB段的不同,讓患兒做出相應的不同的動作。樂曲A段主要要求患兒根據(jù)樂曲的節(jié)奏雙手交替拍打膝蓋,節(jié)奏歡快平穩(wěn)。最初的活動中,患兒拍手的動作不穩(wěn),不能很好的跟隨音樂交替拍打膝蓋,出現(xiàn)了患兒拍打動作跟不上節(jié)奏和拍打動作越來越快的現(xiàn)象。樂曲B段停頓時間的長短和要求患兒做出相應的疊加動作的完成難度較高。由于樂曲停頓處時間的長短不同,患兒很難維持一個動作到下一個音樂提示音響起并且完成相對應的動作。所以我決定先讓患兒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小手和小腳。然后教會患兒按照順序教會患兒一次揮動自己的雙手和雙腳?;純赫莆樟藙幼鞯捻樞蛑螅尰純赫J真的體會樂曲B段的不同。發(fā)現(xiàn)每個音的停頓到結束時有一個提示音,教會患兒在提示音響起前,保持該提示音所要完成的動作,提示音響起后做下一個要求的動作。由于所規(guī)定的動作是疊加的,所以要求患兒記住上一段樂曲所做的動作,例如B1動作完成后在下一段樂曲B2時完成B1所要求的動作的同時加上新的動作,依次類推,這就要求患兒有較好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這個活動課程是要求2個患兒配合完成的,因而引起了患兒們很大的興趣?;純簜冊诿看位顒雍蠖紩跓o音樂播放的情況下,相互配合對方訓練游戲,達到動作的一致和配合的完整。在第四次課程時,患兒們基本上可完整的跟隨音樂拍打膝蓋,區(qū)分樂曲AB段的不同,在A段結束B段響起時能迅速的完成相應的動作。患兒在體會音樂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患兒們互相協(xié)作能力和注意力時間的提高,達到了普通音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目的。
本研究通過9周的奧爾夫音樂治療,研究了8名孤獨癥兒童在改善社交能力的方面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從見表2的統(tǒng)計中可以明顯看到他們的改變。
表2 音樂治療前后患兒得分情況表Tab2 The childre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music therapy
本論文案例中的孤獨癥兒童通過兩個月左右的奧爾夫音樂治療,他們的社交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八個孩子的目光對視次數(shù)、注意力集中時間明顯增多,自言自語的時間也逐漸減少,治療結束后,治療師再次運用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對其進行測評。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得分呈下降的趨勢。
通過這次研究,本人設計了一套用奧爾夫音樂治療法針對于兒童孤獨癥的治療方案,并對孤獨癥兒童的社交障礙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通過此次的研究,充分證實了奧爾夫音樂治療對孤獨癥兒童的語言能力、肢體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有顯著的提高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強,曾淑萍,周翔 等.綜合干預對孤獨癥兒童的療效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43-45.
[2] 傅小燕,曲麗芳.兒童自閉癥的中醫(yī)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02:108-110.
[3] 楊曙光,胡月璋,韓允.兒童孤獨癥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872-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