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會菊
摘 要:根據人才培養(yǎng)發(fā)展需求,課改已經是教育界與時俱進的必要手段,課改的嶄新理念給師生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生活、全新的互動形式、全新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師的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目前,為了提高課堂每一分鐘的效率,為了提高學生對陌生知識的接受速度與理解能力,教師都在課堂中積極實踐,努力探索并不斷改進,目前來看都取得了顯著成果。但隨著課改的大狂潮迅猛而來,一些更深層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這跟對癥下藥是一個道理,不僅要用對藥,還要用對量。藥不對不好使,量多了,會帶來副作用。最近我聽過幾節(jié)初中數學課程的創(chuàng)新課,發(fā)現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目前存在一些問題,我對此做出一些簡要分析,并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數學課堂;課改;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68
一、創(chuàng)設情境為哪般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當中,學習數學的根源。要利用數學模型來解決抽象問題,并進行應用?!碧岢觥白寣W生在快樂中學習真正實用的數學知識?!钡拇_,利用有效的教學模型和事實案例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為學生提供更先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但是有些教師就過分追求課程改革,弄錯課改的根本宗旨。為了創(chuàng)新課程教師可謂“絞盡腦汁”,甚至過分追求,也不管情境創(chuàng)設的是否符合,好像數學課脫離了情境就不是成功的課程改革了。
在此,我列舉個極端的例子。記得聽過一個教學組的某位教師講過一堂創(chuàng)新課。執(zhí)教者在講述了“代數式”基本概念之后,給學生出了一道例題:“一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駛165千米,已經行駛了12小時,離乙地還有380千米。問:“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某位學生在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列出代數式時候,大膽回答:“此車在超速的同時還疲勞駕駛,違反交通規(guī)則?!闭n堂陷入了片刻的沉默過后,這個問題引發(fā)所有教師深思。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否真的有必要?這樣的創(chuàng)新又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消化知識而情景創(chuàng)設還是為了情境創(chuàng)設而耽誤寶貴的課堂時間?這樣的形式雖然能調動課堂氣氛但是卻不符合實際,誤導學生的生活認知,課改的目的也隨之被曲解。
我認為,在實際情境中學習,有利于學生在大腦中構建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加深印象。但是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不是只圖表面的熱鬧氣氛,更不能讓他們受到錯誤信息的干擾,影響正常的生活常識,這樣的后果恐怕不只是對數學的一笑而過,而是對數學知識的不信任。數學課上的情景設置應該為理解數學而服務,應該讓學生用更科學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應該為學生生活提供支撐,為教學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土壤。
二、氣氛活躍就成功了
曾經的數學課總給人沉悶、抽象、難懂、乏味的感覺。教師總是絞盡腦汁讓數學課顯得更有意思,也想了很多辦法,但總是效果不好??偸歉鷮W生說要做明白一道難懂的題,那種喜悅感無其他學科能及,教師使盡渾身解數,只是幾位數學成績不錯的能勉強頂頂場子,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學生仍然是不為所動。
而現在,這樣的狀況恐怕是一去不返。如今的課堂大多都是活躍的過分,學生的積極性出奇得高。看看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都用了哪些方法。
(一)激勵型表揚過于頻繁
頻繁的表揚讓它變得廉價,并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只要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都會說“不錯、很好、值得學習”,哪怕是回答錯誤都會鼓勵說“想法很好,繼續(xù)保持?!倍切┍憩F優(yōu)秀,回答深刻的學生得到的表揚就顯得過于蒼白,一視同仁的評價失去了應該有的肯定和激勵,也不利于保護學生的心理情緒。
(二)不敢批評學生
為了保護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教師采取保留評價或者所謂的延遲評價的方法,于是課堂出現了不評價甚至少評價的繞彎現象。就算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也視而不見,甚至有嚴重干擾課堂秩序的,教師也不敢批評,以為這就是活躍的課堂。
(三)教學方法學習表面化
很多教師注意到課改要求其中一項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于是,教師把班里學生平均分成小組,讓他們自由學習、自由討論,發(fā)現問題并互相解決。其實這樣確實是一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但不適合每一個學生用。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這樣根本就是一個沒有效的組織,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受益,每組出現問題不一樣不能及時引導,這樣的數學課看似熱鬧,但不能全面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不能發(fā)展任何真正的數學思維。
三、是否應該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
現在都是現代化教學,基本從小學到大學都實現了多媒體助學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好似昨日黃花,已無人理睬,由此出現了課堂中的怪現象。
(一)不看書
課堂的開始,就是從演示課件開始,要講的知識,要練習的題目,一個多媒體課件就全全操辦了。
(二)不板書
課件內容豐富,能呈現出精美的文字,形象的動畫??墒且环^后馬上閃到下一幅,不知這些東西能在學生的腦子里留存多久,下課鈴響黑板仍一片漆黑。
(三)不作業(yè)
不知是為了符合減輕學生負擔要求,還是課件呈現內容太多時間有限,大多學生剛要翻開作業(yè)紙,下課的鈴聲就想起來了。
那么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否應該被現代化教學所取代,我認為,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不應該被取代,還應該被加強。
四、總結
現在大多教師都是在課改的這條河中摸索石頭前行,我只是列舉的幾個在改革中的誤區(qū),隨著課改的深入推進與問題的發(fā)現,很多教育者與教師正逐漸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數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學課堂的改革一定能更完善、更成熟。
參考文獻:
[1] 于江波.反思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的誤區(qū)[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
[2] 楊軍英.淺析新課程初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學周刊,2015(6).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