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摘 ? ?要】新教材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改變,課堂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積極性增強了。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的。
【關鍵詞】課堂教學 ?有效性 ?有趣 ?有用 ?有效 ?教學目標
新教材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改變,課堂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積極性增強了。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的。因此,關注學生學習,如何使小學英語教學科學有效地發(fā)展,怎樣使教學成為有意義的教學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問題。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牢固樹立以下有效教學的理念:有趣、有用、有效,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使得老師開展課堂教學能更有意義。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在教師引導下努力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fā)展。有效教學應該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兩個層面。我們知道,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我認為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課堂教學活動要目標明確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xiàn)。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于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 PEP四年級上冊 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設計了“ Menu”讓學生到“餐館用餐”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 rice,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hamburger和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ave some noodles,please?Sure. Here you are。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
而有些活動的教學目標指向性不強,甚至指向錯誤的教學目標。如,在一次聽課中,有位教師在教學單詞 Chinese book,English book,math book,school bag,notebook的拼寫時,讓學生用身體的運動寫出單詞的字母,有的學生顯得很興奮,而有的學生純粹是在那里亂扭,甚至連字母都不拼讀,只是覺得好玩,好笑。這樣的活動看似熱鬧,但不能起到真正強化單詞拼寫的作用。像這樣不能指向正確的教學目標的活動我們不能認為它是有效教學。
二、情境創(chuàng)設要真實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時間
新課程提倡創(chuàng)設真實、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小學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有借助實物和圖像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動作(活動)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語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文具的詞匯時,有的教師設計了利用 pen,pencil,pencil-case,eraser,ruler,crayon等實物或圖片進行猜謎游戲,讓學生猜書包中的物品;在學習“ At the zoo”話題時,教師設計了帶學生參觀動物園的情景,讓學生口頭描述他們所熟悉的動物,如 elephant,cat,dog,monkey,bear,tiger的特征,并能說 I like monkey。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有利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教學活動目標明確。
然而,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尤其在一些展示課的課堂上,有些教師過于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用大量的時間和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如,有位教師在教授“ My clothes”的內(nèi)容時,設計了開服裝店,買服裝的活動。教師可以課前安排學生每四人一小組,分別在家里 draw一些服裝 picture帶到課堂上開展活動。但是在授課時教師首先教學生用紙和彩筆在課堂上制作 shirt,T-shirt,skirt,dress,trousers,sweater,jacket,vest,jeans,pants等圖片,結果 35分鐘的一節(jié)課,學生用了近 30分鐘的時間制作 “clothes pictures”,最后教師僅在臨下課前幾分鐘的時候,讓學生用做好的“ clothes pictures”開展 clothes shop,進行對話練習。整節(jié)課的教學時間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師用了過多的時間進行了非針對教學目標的活動,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不僅要注重教學情境的真實性、趣味性,而且要考慮到活動的可參與性和效率性。
三、課堂教學語言應簡單易懂
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實踐語言的機會相對增加。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這樣可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英語指示語應當簡單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有限,盡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必要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母語幫助學生理解,“TPR”最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如,教 big,small,short,long,tall等單詞時,教師借助肢體語言進行教學演示,“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等,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這些單詞的漢語意思,并且,學生也在一起跟老師做肢體語言表演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他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實施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技巧有很多。此外,小組活動、兩人活動、合作學習、個別化學習、合理有效的評價都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有效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充分全面地了解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盡可能使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學習目標,并鼓勵和指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中盡量使用容易理解的教學語言,不熟悉的教學語言則盡量使用體態(tài)語,必要時直接使用漢語;以教學目標為評價標準的依據(jù),建立合理的、有層次的評價體系,使學生清楚了解評價目標,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通過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