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花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小學
?
試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
張士花
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小學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之一是作文教學。為此,本文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為視角,闡述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旨在更加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文,從而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有效方法;興趣
小學生有著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具備非常強的表達欲,學生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能夠有笑有說。然而,在作文教學課堂上,學生們往往鎖緊眉頭,在最后的時候僅僅是應付公事。根據(jù)有關的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的小學生都認為寫作太難,他們都感覺無話可說和無事可寫。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需要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并且豐富學生的生活,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寫作變得游刃有余。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務必有效地把握命題。讓學生盡可能地寫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貼近自我生活的題目,進而確保命題的實而小以及有趣和新穎。例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動物的作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寫《聰明的小狗》這樣的簡單化、切實性的作文題目,從而將命題限制在小狗上,寫作的視角也比較小,就是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小狗如何如何聰明的事情,內(nèi)容非常實在,學生也比較容易找到相關的素材。借助這種比較小的作文題目,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動物的積極性以及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感情,最終能夠實現(xiàn)以實見情以及以小見大的目的。倘若教師布置《我喜歡的小動物》的作文題目,那么學生可能寫出很多不同的內(nèi)容和方面,結果常常比較零散和空洞,也不夠深入,進而難以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來。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進行理論的講解,然后為學生閱讀范文,學生再進行寫作,最后是教師進行批改和學生進行修改。如此的作文教學模式不但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也難以盡快地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甚至還會導致學生的厭煩心理出現(xiàn)。倘若教師有目的性地向課外拓展教材閱讀,注重實施片段性的訓練,像是改寫、續(xù)寫、寫片段等,且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那么能夠實現(xiàn)理想的效果。在有效地統(tǒng)一寫作和閱讀的時候,特別是在閱讀部分,教師應當體現(xiàn)自我的啟發(fā)作用,讓學生更加有效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手法、表達的情感、寄托的思想、寫作技巧等等。
而由閱讀到對文章結構的分析,通常會劃分為兩個過程。其一,由語言形式至課文的主旨。首先,啟發(fā)學生閱讀課文,搞清楚字詞句的涵義,將課文讀明白,進而能夠對課文的主旨和主要內(nèi)容進行把握,這個過程是從局部至整體。其二,由主旨至語言表達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探究作者選材和立意的方式,以及如何實現(xiàn)遣詞造句的準確性,尤為關鍵的是,應當啟發(fā)學生真正地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請與寫作目的,這個過程是從內(nèi)容至形式以及從整體至局部??傊喿x的過程首先是從局部至整體,而后是從整體至局部,進而能夠有效地統(tǒng)一學生的讀寫。例如,針對《火燒云》這一篇課文來講,先是要求學生通讀課文,對作者的寫作目的進行把握。并且,對課文當中的字詞句進行熟讀,從而能夠明確課文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瑰麗,表達了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心情。其次,對作者的表達方式與寫作技巧進行研究,課文當中通過一匹馬、一條狗、一頭獅子進行描繪,以及應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進行表達,顯得形象生動。為此,教師能夠要求學生改寫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讓學生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一匹馬、一條狗、一頭獅子進行替換,以及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排比句式,從而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作文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注重聆聽顯得非常關鍵。這是由于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雙眼觀察這個世界,收集很多精彩的瞬間和畫面。然而,倘若缺少了聲音,那么生活就缺少了活力和靈氣。倘若體育競技場上缺少了歡呼和吶喊的聲音,那么就缺少了熱鬧的氛圍。鑒于此,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傾聽能夠實現(xiàn)十分顯著的效果。當然,讓學生傾聽就是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耳朵感受叮咚的泉水聲、嘩啦的雨水聲、山村的雞鳴狗叫、白靈的歌唱、燕子的呢喃等。為此,教師在讓學生以“冬雪”作為話題寫作文的時候,能夠組織學生到冬日的雪景當中進行感悟和體會,讓學生仔細地聽、認真地想,這樣一來,不少的學生都將作文題目定為《聽雪》,并且在寫作的過程中都完成得比較理想。
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小學作文教學應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學生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充實自身的經(jīng)歷,注重自身的獨特體會,累積大量的寫作素材。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啟發(fā)學生融入生活、熱衷生活、仔細地觀察生活,這也是引導學生進行作文的關鍵。生活好比是源泉,而寫作就好比是溪水,只有確保源泉的不枯竭和豐盈,才可以確保溪水的不停流動。當前形勢下,由于學生的生活比較封閉,缺少擁抱大自然的機會,如此單調(diào)的生活方式讓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常常是亂寫一通,教師安排的寫作任務也成了應付公事的“編造”。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目的性、有規(guī)劃性地安排學生一些有助于學生觀察生活的作文練習,進而使學生能夠踏入自然界、認真地觀察實際生活。例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寫《看爸爸做飯》這樣的一篇作文的時候,首先提示學生對爸爸做飯過程中的一系列動作和做飯的具體順序進行觀察。這樣,在學生認真地觀察之后,能夠根據(jù)“買菜、洗菜、刷鍋、加油、加調(diào)料等一直到飯菜做好的整個過程進行寫作。因為學生的認真觀察,所以能夠非常適當?shù)貞靡恍﹦釉~,像是買、刷、加、放等,并且文章也比較連貫,從而能夠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的指導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為此,教師應當提高作文命題的有效性、有效地統(tǒng)一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啟發(fā)學生仔細地傾聽實際生活,以及啟發(fā)學生認真地觀察實際生活。只有如此,才可以大大地提升作文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趙培成,王保東.小學生作文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方法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2]張忠革.如何有效進行小學底段語文寫作教學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3]楊曉艷,王淑艷.小學生作文情感的培養(yǎng)與方法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