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民勤街小學,甘肅蘭州730000)
?
誦讀國學經(jīng)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王 萍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民勤街小學,甘肅蘭州730000)
摘要:國學經(jīng)典蘊涵了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詩詞歌賦,濃縮了漢語韻律、辭章之美,主旨上寄寓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閃爍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光輝,展現(xiàn)出自強不息、團結(jié)奮進的高尚情懷。因此,誦讀國學經(jīng)典可以優(yōu)化學生人格,重振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國學經(jīng)典;誦讀;語文素養(yǎng)
國學經(jīng)典是古代圣賢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傳唱不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中,國學經(jīng)典中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有著學習、讀書、做人、處事等方面的道理。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誦讀國學經(jīng)典,對學生有著一定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了自我教育,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提升。這種教育是和學校、教師的說教有著很大差異的,它能夠起到“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因此,誦讀國學經(jīng)典是非常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符合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要求。
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有著光輝燦爛的文明成果,內(nèi)容豐富多彩。在這浩瀚的古典文學寶庫中,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誦讀和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學習古典文化的精髓外,還能夠感受作品的特色以及作者的人格魅力,這也會給學生以極大的影響和啟迪。
事實上,當學生在誦讀這些經(jīng)典名句時,往往會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鼓舞和激勵著他們,使他們在誦讀文章感受文章詞句的魅力的同時,也能夠收獲詞句之外的知識,特別是對于個人思想認知的教育和引導。例如,在誦讀孔子《論語》這部著作時,在讀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學生就能夠體會到要向周邊的每一個人學習其長處;在讀到“溫故而知新”時,又會認識到復習的重要性。在收獲這些知識的同時,學生也能夠認識到偉大教育家孔子的人格魅力,感受到孔子身上所體現(xiàn)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和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而且,在誦讀我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時,學生可以在這些名篇名句中很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如在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我們可以明白每個人都應該在內(nèi)心深處樹立社會責任感;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可以知曉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定的個人理想和信念;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可以明白應該怎樣合理地與人交往……
因此,通過學生的誦讀,不僅能夠很好地錘煉學生的品質(zhì),塑造學生的性格,還能夠使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抱負。這樣,學生才能夠有理想、有信念,能夠不斷學習和努力完善自己,來完成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理想。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這樣就使得現(xiàn)在的學生往往受到家長的過分關(guān)心和愛護,甚至是溺愛。這就使得很多學生自我意識太強,而抗挫折能力較差,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從小學教育階段就應該針對學生的這種問題進行調(diào)整和引導,而引導學生誦讀國學經(jīng)典就能夠很好地引導和塑造學生的性格品質(zhì),進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使學生能夠形成健全的品格,為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學生在誦讀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的“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幾句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任何一種成功的獲得都會有艱苦的付出,都要經(jīng)歷一定的艱難困苦,所以大家要敢于迎面困難與挑戰(zhàn),不要輕言放棄,而是要勇于擔當,堅信經(jīng)歷風雨才能夠看到彩虹。又如,在學生讀《孟母三遷》的文章時,教師要結(jié)合孟母三遷的例子,給學生談父母的關(guān)愛,使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進而珍惜生活,而不是放縱任性。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應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通過調(diào)查反饋,家長普遍認為國學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是我們民族文化中不可放棄的精髓,能使我們以健康的心態(tài)適應社會變遷的紛繁復雜。更重要的是,國學能夠使學生在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操守。家長相信,“閱讀本民族的文化經(jīng)典,可以使閱讀者經(jīng)歷一番文化儒化,改變一個人的氣質(zhì)?!彼麄冋J為,讀古人書,與古賢為伍,是一個人高尚境界的表現(xiàn)。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重人倫,求和諧,盼安定,道德修養(yǎng)滲透在古詩文中,將會對孩子發(fā)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學生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俺霰馗?,返必面”,這是《弟子規(guī)》孝篇中的一句,說的是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牽掛。如五(2)班一位家長有一次很高興地給班主任教師打了一個電話。他說:“以前每次用車送孩子上學時,打開車門的一剎那,孩子便迫不及待地沖向校門,從不和父母說聲‘再見’,有時候連說句話他也等不及聽。但有一天,孩子突然很慎重地說學了‘出必告,返必面’,知道以前自己都沒有做到,很不對?,F(xiàn)在,每次下車后,他都會回頭說‘再見’?!鳖愃七@樣的小細節(jié),在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誦讀學習后紛紛從家長處得到了反饋。有的家長說孩子變得懂事起來,不回嘴了;有的家長說很少聽孩子罵臟話了;有的家長說孩子懂得有好東西要分給大人了……對此,我們做了一個調(diào)查。家長認為誦讀《弟子規(guī)》的好處有三:一是促進了孩子的記憶力;二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了很多好習慣;三是家長認為教育有了依據(jù),原來解釋不清楚的道理現(xiàn)在書中三個字就表達出了。
讓學生在接受國學經(jīng)典的文學滋養(yǎng)和文化熏陶的同時,從中汲取德育養(yǎng)分,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蘊,就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有遠大的理念和人生追求,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而且,誦讀經(jīng)典最重要的是尋根,尋找民族精神之根,尋找現(xiàn)代文明之根,從而不斷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我們肩負著歷史重任,因此,我們應努力使學生繼承傳統(tǒng),弘揚傳統(tǒng),從而去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丁潔.以國學誦讀促進小學低段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J].新課程:小學,2012(9).
[2]徐國財.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語文素質(zhì)[J].學園,2013(15).
[責任編輯張翼翔]
Reading Chinese Classics to Improve Students’Chinese Accomplishment
WANG Ping
(Minqin Street Primary School,Chengguan District,Lanzhou Gansu,730000,China)
Abscract:Chinese classics contains excellent poetries handed down from thousands of years,enriched the Chinese prosody,beauty of diction,symbolizing the pursu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alue and the ideal of aestheticism,glistering the glory of patriotism,demonstrating the noble sentiments of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unity ahead. Sinology reading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udents’personality and revitalization the humanistic spirit,but also improves the students’Chinese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s;reading;Chinese accomplishment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6-01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50
作者簡介:王萍(1976-),女,漢族,甘肅蘭州人,本科,小學高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