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 婉
(湖北警官學院 法律系,湖北 武漢 430000)
參與式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閔 婉
(湖北警官學院 法律系,湖北 武漢 430000)
參與式教學模式下,對教師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照搬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評價指標,應當針對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特點設計一套獨特的評價體系,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參與式教學法的積極功能,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與式教學;評價體系;評價指標
參與式教學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充分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法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從傳統(tǒng)課堂的講授者變?yōu)榱藚⑴c式課堂的組織者。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系統(tǒng)地進行課堂講授,課程結束后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定。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也是完全依照這種教學模式進行設計的。但是,在參與式教學模式下,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流程都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有了更強的靈活度和自主性,課堂形式也變得多樣化,學生的參與和表現(xiàn)占據(jù)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教師不再像傳統(tǒng)課堂那樣全程按照課本和教案中的知識點一一進行灌輸式的講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得是否科學,教學目標能否達成,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良好,相關知識是否能掌握,這些問題都無法通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評價方式得到答案,只有設計一套針對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體系,一方面對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和不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教學目標清晰,教學內容明確
參與式教學以教學形式的靈活多樣見長,但是如何在豐富有趣的教學形式中有效完成相應課時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這才是參與式教學最終極的價值追求。實踐中,往往容易出現(xiàn)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課堂氣氛活躍無比,學生的參與態(tài)度積極熱情,但是,討論的內容卻浮于表面,僅僅是對教師給出的案例或素材進行粗淺的評論。熱鬧的一節(jié)課結束后,到底本章節(jié)學習了哪些知識點,哪些基本內容是本次課程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卻完全不知曉。教師只有以有效的知識點為基礎,以情緒教學目標為導向,才能使靈活的教學形式下有詳實的教學內容作為支撐。
(二)教學設計合理,課堂組織有序
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精心選取案例、熱點事件等導入素材,該素材既要緊密貼合本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又要具有新穎性、針對性和一定的趣味性。以該素材為出發(fā)點設計的思考題和討論題應當科學合理,難易適中,具有系統(tǒng)性和啟發(fā)性。對學生分組時,要做到人數(shù)搭配合理,對學生發(fā)言機會的分配也務必做到公平輪換。
在課堂學生發(fā)言或體驗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整體課堂進程的有序性進行有效掌控,以保證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教師要適時進行現(xiàn)場的指導和點評,力求在活潑的課堂氛圍中達到傳授理論知識、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資料完備,學生評價公正
參與式教學法的教案編寫應當科學、合理、規(guī)范,除了要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之外,尤其要對案例等導入素材進行詳細的編排,同時還要對課堂討論或者辯論環(huán)節(jié)進行周密的設計。對教學參考書的選擇應當與教材匹配,習題擬定及自學內容安排應當緊扣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考核應當采取多元的評價指標,兼顧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力求給予每個學生公正客觀的評價。
(一)課前準備充分
參與式課堂以學生發(fā)言為主,教師啟發(fā)、點評為輔。學生對于教師給出的案例、辯題、論點等導入素材是否有話可說,是否言之成理,直接取決于學生課前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同時,參與式教學法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學生課前查找資料、預習相關知識要點、整理發(fā)言提綱等準備工作中。具體來說,可以從學生投入預習的時間、查找資料的具體內容、參與小組討論的出勤率以及書面發(fā)言提綱等多方面綜合考查評定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狀況。
(二)課堂表現(xiàn)積極
學生主導的課堂發(fā)言環(huán)節(jié)是參與式教學的核心所在,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如何是對其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jù)。具體可從參與討論的態(tài)度是否積極投入,發(fā)言的內容是否緊扣主題、邏輯清晰、說理充分,對他人的發(fā)言是否認真傾聽、深入思考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三)課后總結認真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每次課程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獲得課堂發(fā)言的機會。為了避免部分學生產(chǎn)生“搭便車”心理,不去獨立思考,在每次課堂教學結束后,還需圍繞當次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針對當次課堂討論或辯論的論題,讓學生整理書面的總結報告,該報告內容是否具體詳實也成為對學生本輪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
(四)考試成績優(yōu)良
無論是參與式教學法還是傳統(tǒng)教學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全面地掌握課程知識。因此,參與式教學模式下,仍需要通過課程結束后的考試方式來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在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并不會必然帶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熟練認知。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仍需要學生通過課程結束后的系統(tǒng)復習來達到,期末考試正是對學生是否認真完成這項復習工作的最好檢驗。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模式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很多特殊之處,只有針對該模式的特點設計一套獨立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才能更好地激發(fā)教學雙方的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1] 閔婉.公安專業(yè)民法課程參與式教學法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8).
[2] 董紅.法學教育視閾下的參與式教學法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7).
[責任編輯 吳海婷]
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articipative Teaching
MIN Wan
(Law Faculty, Hubei Collage of Police,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In the model of participative teaching, the evaluation o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study effect cannot copy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t shall design a set of special evaluation system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tive teaching model, thus to furthest exert participative pedagogy’s positive function, and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s continually improvement.
participa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ssessment criteria
G64
A
1673-9132(2016)11-0360-05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24
閔婉(1977- ),女,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項目來源:本文系湖北警官學院教研項目“公安專業(yè)民法課程參與式教學法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