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超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提出與持續(xù)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受到教育行業(yè)的重視,已經(jīng)被列入重要課題行列。目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已經(jīng)成為教育領域面臨的首要研究課題,文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簡要探析,包括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促進課堂互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探究意識與發(fā)散性思維;與時俱進,采用多媒體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168-01
語文作為高考的三大主科之一,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然而語文成績的提升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語文是對母語的深入探究,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學好語文有助于修身養(yǎng)性,務必得從小學抓起。小學語文是對孩子學習母語階段的啟蒙,其宗旨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力,而小學語文閱讀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語言表達能力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這點從語文測試的閱讀理解所占分值中也能看出。近年來,小學語文閱讀受到教育領域的重視,國內的小學語文閱讀雖有所發(fā)展,然而在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不妥的地方需要解決。
一、影響小學閱讀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1、不能科學設定教學目標。教師仍然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因素,因為教學活動的各個階段如教學目標擬定、教學方法篩選以及教學模式安排等,沒有教師的參與任何階段都不能正常開展。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往往不能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從而導致教學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過于寬泛,語言訓練不被重視。課堂上由于老師無法設定合適的教學思路,教學思想無法準確傳達給學生,甚至連老師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導致閱讀無重點,或者重點無法得到關注,文章解讀不夠深入。另外,大多數(shù)老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過于看重情感訓練,而忽略了小學語文的宗旨——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學生過于關注文章作者的情感,卻不知將文章的寫法與佳句應用到自己的語言中。
3、教學模式中規(guī)中矩,沒有創(chuàng)新性。在應試教育下培養(yǎng)出的教師,教學方法依然走傳統(tǒng)理念。字、詞、句的基礎知識訓練作為首要訓練目標,忽略教學有效性的探索。孩子的天性是玩,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應當以孩子為主。僅憑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斷帶給學生新鮮感,對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忽略教學引導的重要性。新式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然而在閱讀課堂上,同學們在經(jīng)過分組討論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時候,老師不能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和評價,從而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此外,對于傳統(tǒng)教學,教師對于學生的見解多數(shù)持批評態(tài)度,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與自信心,使閱讀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提高小學閱讀有效性策略分析
1、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
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相輔相成,教學目標是舵,為閱讀教學指定方向,而教學方法則是將教學目標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教學目標是教學內容開展的核心與基礎工作,只有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方向與目標,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閱讀的有效性提升。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要綜合考量教育理念與閱讀目標,在遵守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同時讓學生看到語文的教學特點。作為教師,第一、務必要清楚自己的教學思想,對教學內容有深入與準確的研究并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見解。第二、拋開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摸索出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促進課堂的教學互動。改變教學模式的單向傳輸,留下充足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快樂王子》,題材屬于劇本,可以讓小朋友分角色扮演,置備適當?shù)牡谰撸褂没脽羝雀呖萍荚O備為表演設定英國城市的情境,采用“話劇”教學?!犊鞓吠踝印酚卸鄠€角色可以扮演:王子、燕子和市民等,通過表演讓小朋友深入了解課文內各個角色的心理世界。最后展開分組討論,分別對快樂王子和燕子的善良無私、燕子對朋友的赤誠之心、市民的冷漠和唯利是圖等進行分析。教育孩子們對處在困境的人要給予幫助,為人真誠,不可見利忘義。老師作為課堂活動的核心導向,應鼓勵每位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表達自己的見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保證師生關系的和諧,還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與表演能力。
3、加強對學生的獨立思考探究意識與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課堂的主要構成為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在臺上講得天花爛醉,學生臺下聽得昏昏欲睡。課堂提問基本上是老師自問自答,學生參與度低,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沒有顯著效果。有些課堂,老師甚至將閱讀理解答案規(guī)定為死答案,讓學生背誦答題,“照葫蘆畫瓢”的教育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老師在課堂上將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識和相關資料全部灌輸給學生,留給學生的時間所剩無幾,而在這段時間里學生需要花大量時間消化掉課堂知識,到最后基本上沒有時間留給自己獨立思考。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是加深學生對母語的理解,豐富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力從而提升語文綜合素質,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有效提高閱讀有效性,而且嚴重違背了小學閱讀教育的初衷。
4、引入高科技,使用多媒體教學。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目前多數(shù)教育機構已經(jīng)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多媒體入手。例如,《掩耳盜鈴》這篇寓言故事,可以將內容制作成PPT動畫,圖文結合,再配上適當?shù)谋尘耙魳?,為課堂營造良好的閱讀情境與閱讀氛圍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大大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另外,在這個信息化時代,適當?shù)牟扇《嗝襟w教學對于學生計算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任重而道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育機構、教學老師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與探索才能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的發(fā)展特點,明確教學目標,實現(xiàn)高科技教學,摸索出一套高效地小學閱讀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183.
[2] 潘麗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點滴思考[J].考試周刊,2013(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