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鐵沈陽師范大學 (沈陽 110034)
?
“理解教學法”在長拳套路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李 鐵
沈陽師范大學 (沈陽 110034)
摘 要運用實驗教學法與比對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在長拳套路教學中實施“理解教學”的作用與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理解教學法的運用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其自主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對于長拳技術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與實用價值。
關鍵詞理解教學法;長拳套路;教學;應用
長拳是我國武術表演和比賽的主要項目之一,以其姿態(tài)舒展大方,動作剛柔相濟,節(jié)奏快慢相間的特征以及獨具魅力的觀賞性,突出的健身性受到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但是,由于長時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致使長拳教學也步入了“唯成績論”這一狹隘的發(fā)展誤區(qū)?;诖?,為了徹底轉變學生的長拳套路學習方式,確保長拳套路教學實用價值的全面提高,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解教學,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對于長拳套路的理解與認知水平,就成為提高長拳套路教學社會實用價值的重要保障。
1.1 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運動系2014級武術專業(yè)的3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個小組各15名學生。其中試驗組在長拳套路教學中采用理解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對兩個小組的教學效果進行比對分析。
1.2 研究方法
(1)實驗教學法。在教學條件、教學內容以及教師相同的情況下,采用分組實驗教學。其中,實驗組采用理解教學法;對照組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教學內容為長拳套路教學。
(2)比對分析法。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教學實驗的前后分別進行相同內容的技能測試,然后采用組間對比和組內對比的方法,對考核成績進行比對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2.1 教學實驗前后的考核成績統(tǒng)計
在進行教學實驗之前,采用達標測試的標準對研究對象進行相關的技能考核,考核內容主要是對長拳套路的掌握情況。具體的考核情況,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實驗教學前的考核成績統(tǒng)計(N=15)
在教學實驗結束后,采用與實驗之前同樣的方法、內容與標準對研究對象進行學習效果的考核,具體的考核情況,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實驗教學后的考核成績統(tǒng)計(N=15)
2.2 教學實驗前后研究對象考試成績的比對分析
2.2.1 實驗教學之前的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考核成績的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在優(yōu)秀率上對照組還要高于實驗組將近7個百分點;在良好率上,實驗組要高于對照組7個百分點;在合格率上,兩組相同。
2.2.2 實驗組學生在實驗教學前后的考核成績對比
通過表1和表2的統(tǒng)計顯示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學生在“理解教學”前后的考核成績變化具有明顯性。其中,成績優(yōu)秀率由實驗之前的13.3%上升到實驗后的26.7%;良好率由實驗前的46.7%上升到實驗后的53.3%;而考試成績僅為及格的學生比例由實驗前的40%下降達實驗后的20%。由此可見,通過在長拳套路教學中開展理解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作用。
2.2.3 對照組學生在實驗教學前后的考核成績對比
對照組學生在實驗教學之前的測試結果顯示為:優(yōu)秀率:20%、良好率:40%、及格率:40%;在教學實驗之后的考核成績顯示為:優(yōu)秀率:13.3%,與實驗之前相比下降了近7個百分點;良好率:33.3%,與實驗教學之前下降了也接近7個百分點,而考試成績僅為及格的學生人數(shù)由原來的6人,增加到8人。
2.2.4 實驗教學之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的對比
表1和表2的數(shù)據統(tǒng)計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實驗教學之后的考試成績對比結果為:在優(yōu)秀率上實驗組比對照組高出13.4%,在良好率上實驗組比對照組高出20%,在及格率上實驗組比對照組低了33.4%。由此得知,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實驗組學生通過開展理解教學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成績。因而證明了在長拳套路教學中運用“理解教學法”,具有極其顯著地效果。
2.3 在長拳套路教學中運用理解教學法的實用價值分析
2.3.1 數(shù)據統(tǒng)計結果的顯示
通過對表1與表2所統(tǒng)計的數(shù)據的比對分析可以得知:
首先,從最為表象的效果上看,理解教學法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一結論可以學生在接受理解教學前后的長拳套路考核成績的對比結果,得到充分的證實;
其次,從橫向的比對分析效果上看,理解教學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言,在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促進長拳套路教學實用價值提升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效。
2.3.2 學生認知能力的體現(xiàn)
理解教學法在長拳套路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促進學生對于長拳套路無論是技能、還是機理等方面,都具有深層次的理解與掌握,因而彰顯出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這對于學生實現(xiàn)自我的全面發(fā)展,肩負起對我國武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的歷史責任,會產生重要的保障作用。
3.1 結論
(1)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的長拳套路考核中,實驗組與組對照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基本相同,說明了在長拳套路教學中,因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得學生在運動技能的發(fā)展效果上具有同質性。
(2)實驗教學之后的考核成績顯示,實驗組學生的整體成績明顯要高于對照組;而通過實驗前后考核成績的組間比對分析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一個學期的理解教學,實驗組學生對于長拳套路掌握的精熟成度要遠遠高于教學實驗之前,而對照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反而呈現(xiàn)出較大幅度的下滑。這也充分證明了在長拳套路教學中運用理解教學法具有極其明顯的實用價值,其教學效果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3.2 建議
(1)轉變教學觀念,推進長拳套路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長拳套路教學由于受“唯成績論”教學觀念的影響,造成了學生得學習動機充斥功利性,因而形成了一種“專注于對技術動作的掌握而忽視對長拳套路內涵的理解”的狹隘學習觀念。摒棄傳統(tǒng)學習觀念的狹隘性,將學習的關注點置于對長拳套路基本技術的精熟把握、運動機理的有效理解以及文化內涵的充分認知,確保長拳套路教學整體效果的全面提升。
(2)提高師資素質,促進理解教學法武術教學中的推廣與普及。為了確保理解教學法在長拳套路教學中的有機運用與全面推廣,要求從事長拳套路教學的教師要積極自主地加強對自身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從教學理念、執(zhí)教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諸多方面實現(xiàn)綜合性的均衡發(fā)展。這對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推廣與普及,具有極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3)調整培養(yǎng)取向,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理解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對學生自主思維與自主探究意識的激發(fā)與調動,來促進其理解與認知能力全面發(fā)展的新型教學方法,具有開放性、自主性與啟發(fā)性的特征。在“以人為本”育人觀的引導下,積極調整長拳套路教學的培養(yǎng)取向,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的單一性向著多元化的自主性轉變,確保學生不僅要在技術動作上能夠達成對長拳套路的精熟掌握,同時,更要從長拳套路的運動機理、文化內涵以及社會價值層面實現(xiàn)有機的理解與全面的認知。這不僅有助于理解教學法在長拳套路教學,乃至整個武術教學中有效運用,同時,更能夠在提高武術教學的社會實效性,實現(xiàn)對中華武術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方面,發(fā)揮出積極的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勇.論理解性教學[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2]劉志里.走向理解的教學評價初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5).
[3]李豎銳.對普通高校武術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探討[J].遼寧體育科技,2004, (4).
[4]靳玉樂.理解教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5]羅春霞等.體育院校武術專業(yè)現(xiàn)狀調查及改革設想[J],浙江體育科學,2003,(1).
(責任編輯:林城)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319(2016)02-0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