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群芳
【摘要】 目的 探究腔鏡下行甲狀腺切除術的護理效果。方法 90例甲狀腺腺瘤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實行針對性護理,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護理滿意度為97.78%, 均高于對照組的71.11%、64.44%(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2%, 低于對照組的17.18%(P<0.05)。結論 甲狀腺腺瘤患者腔鏡下實行針對性護理干預, 可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深入推廣。
【關鍵詞】 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護理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49
甲狀腺疾病為臨床方面比較多發(fā)的病癥。臨床上一般通過手術的方式, 對甲狀腺病進行治療。以往手術的方式, 會導致患者頸部遺留瘢痕, 進而促使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1]。醫(yī)療設備和技術的不斷完善下, 使得腔鏡技術廣泛應用于甲狀腺的治療中, 臨床效果較佳。為此, 本院選取近年收治的45例甲狀腺患者, 探究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的護理方法和療效,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甲狀腺腺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其中男22例, 女68例;年齡24~50歲, 平均年齡(37.6±6.4)歲。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5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通過常規(guī)護理干預, 主要需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觀察。
1. 2. 2 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 對患者手術前、后實行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2. 2. 1 手術前護理 ①心理方面的護理, 甲狀腺病癥患者缺乏對病癥知識的理解, 也不能正視手術治療的重要性。比較容易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和情緒。手術前應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 確保語言、態(tài)度溫和, 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通過溝通確保患者對病癥知識、手術治療方法有基本的了解,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②基本護理, 手術前對患者實行心、肺和腎功能的檢查, 并實行進步X線、甲狀腺彩超和甲狀腺功能等檢查。護理人員需提前告知患者禁煙酒, 將手術所需的材料提前準備完成。此外, 手術前告知患者禁食8 h, 實行過敏試驗。
1. 2. 2. 2 手術后的護理 ①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將患者送至病房, 叮囑其保持充足的時間休息。實行吸氧方面的治療;②確?;颊叩暮粑辣3謺惩ǎ盒枰⒁獾氖?, 應叮囑患者保持頭側向一側休息, 防止嘔吐物使得呼吸道發(fā)生阻塞情況。患者恢復意識后, 取其半臥位, 進而實現(xiàn)引流的效果。手術后6 h, 患者沒有產(chǎn)生不良反應情況, 如嘔吐、惡心等癥狀, 可進食少量的流質食物。③病情觀察:手術后, 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心電的監(jiān)護, 對其神志、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觀察。同時, 還需對患者皮膚顏色、皮下血腫和其中等情況進行觀察, 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需在第一時間上報主治醫(yī)生。④手術后指導:叮囑患者不可大幅度實行頸部活動, 以避免對頸部擺動情況、屈伸效果造成影響。盡可能少說話, 并做好保暖工作。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情況, 并做好記錄。
1. 4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分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除, 心功能改善的程度在Ⅱ級之上。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獲得顯著的緩解, 心功能改善程度為Ⅱ級。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顯著變化, 并且心功能沒有任何改變, 或是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1],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1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 高于對照組的64.4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并發(fā)癥 觀察組中1例輕度皮下氣腫,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2%(1/45);對照組中3例手足抽搐, 3例皮下氣腫, 2例皮下積液患者,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78%(8/4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甲狀腺病癥為臨床方面比較多發(fā)的病癥之一, 且女性患者明顯多于男性[2]。通常情況下, 臨床上會采取手術的方式對這類病癥進行治療, 但是手術后容易導致患者頸部產(chǎn)生較深的瘢痕, 進而對患者頸部外觀造成較大的影響, 使其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3, 4]。
當前, 腔鏡在甲狀腺病癥治療中獲得廣泛的使用, 這種治療方法將患者的胸部乳溝、乳暈上緣作為切口, 不會暴露于患者的頸部部位, 同時切口非常小, 不會破壞患者頸部美觀性。所以, 在臨床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行腔鏡下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甲狀腺病癥患者實行腔鏡下治療的同時, 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能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且并發(fā)癥情況較少。
參考文獻
[1] 王鳳香.應用腔鏡下行甲狀腺切除術的護理方法.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4, 8(15):170-172.
[2] 倪小英, 胡丹旦, 趙佳.經(jīng)口入路腔鏡下行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護理與康復, 2015, 14(8):743-744.
[3] 黃曉群, 敖麗君, 王玲, 等.腔鏡下甲狀腺瘤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體會.醫(yī)學信息旬刊, 2013, 26(8):371-372.
[4] 趙麗華, 郭淑芳.腔鏡下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2(17):3542-3543.
[收稿日期: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