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一道力學實驗題的變式分析

      2016-08-04 15:13:30許慶元李勝強
      物理教學探討 2016年7期
      關(guān)鍵詞:平拋運動

      許慶元 李勝強

      摘 要:通過對一道高考力學實驗題的分析加強物理模型的演變,通過變式分析加強物理核心規(guī)律的應用,最終總結(jié)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動能定量;動摩擦因數(shù);平拋運動;變式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6)7-0056-3

      原題

      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軌道末端水平,離地面的高度為H。將鋼球從軌道的不同高度h處靜止釋放,鋼球的落點距軌道末端的水平距離為s。

      (1)若軌道完全光滑,s2與h的理論關(guān)系應滿足s2= (用H、h表示)。

      (2)該同學經(jīng)實驗測量得到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請在坐標紙上作出s2-h關(guān)系圖。

      (3)對比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計算得到的s2-h關(guān)系圖線(圖2.1中已畫出),自同一高度靜止釋放的鋼球,水平拋出的速率 (填“小于”或“大于”)理論值。

      (4)從s2-h關(guān)系圖線中分析得出鋼球水平拋出的速率差十分顯著,你認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

      分析與解答

      第(1)問考查學生的理論推導能力,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mv2,由平拋運動知識可得:t=,故水平距離s=vt=。

      第(2)問考查學生的作圖能力,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坐標紙上的標度,依次描點,連線,最終作出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2.2所示(注意不要畫成折線或曲線)。

      第(3)問考查學生的實驗誤差分析能力,從圖中看,同一h下的s2值,理論值明顯大于實際值,而在同一高度H下的平拋運動水平射程由水平速率決定,可見實際水平速率小于理論速率。

      第(4)問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軌道與小球間必然存在摩擦及空氣阻力的影響,機械能減?。ú皇睾悖?,因此會導致實際值比理論值小。另外,小球的轉(zhuǎn)動也需要能量維持,也會導致實際速率明顯小于理論速率。

      變式分析1

      原題圖1中的實驗裝置在忽略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以及小球轉(zhuǎn)動動能的前提下,小球的機械能守恒。若研究實際的實驗裝置,也只要確保每次實驗時小球從同一位置靜止釋放,則小球的落點基本是同一點,即小球離開弧形軌道末端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是固定值。若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圓弧形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第一次實驗時,滑槽固定在桌面右端,其末端與桌子右端M對齊,滑塊從滑槽頂端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的P點。第二次實驗時,滑槽向左平移一段距離后固定在桌面上,滑塊從滑槽頂端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的Q點。

      前后兩次實驗,物塊都經(jīng)歷了圓周運動和平拋運動,第二次實驗時物塊又經(jīng)歷了勻減速運動,故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變小了。水平桌面MN的距離越大,第二次實驗時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越小。MN的距離足夠大時,物塊最終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即不再做平拋運動)。綜上所述,利用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可測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測出桌子的高度H以及末端N與桌子右端M的距離為L,測出O點到P點和Q點的距離分別為d1和d2。第一次實驗時,d1=vt=v;第二次實驗時,d2=v2t=v;滑塊在水平桌面上的滑行過程中,v-v=-2μgL,解得μ==。第二次實驗時,若滑塊沒有滑出桌面,測得在水平桌面上的滑行距離為x,此時動摩擦因數(shù)μ==。

      變式分析2

      圖3實驗中對圓弧形滑槽未做特殊的說明,可以是光滑的(理想實驗)也可以是粗糙的(真實實驗),只要是在同一圓弧形滑槽并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即可,故本實驗不需要測量圓弧形滑槽的高度。圓弧形滑槽的作用只是讓滑塊獲得相同的初動能,能否用其他的實驗方法得到同樣的效果呢?

      圖4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擋板可固定在桌面上,輕彈簧左端與擋板相連,圖中桌面高為h,O1、O2、A、B、C點在同一水平直線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

      實驗過程一:擋板固定在O1點,推動滑塊壓縮彈簧,滑塊移到A處,測量O1A的距離,如圖4所示?;瑝K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P點,測出P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為x1。

      實驗過程二:將擋板的固定點移到距O1點距離為d的O2點,如圖5所示,推動滑塊壓縮彈簧,滑塊移到C處,使O2C的距離與O1A的距離相等?;瑝K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Q點,測出Q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為x2。

      實驗過程二和實驗過程一比較可知:彈簧的彈性勢能是相同的,即彈簧的彈力對滑塊做功是相同的,實驗過程二比實驗過程一整體向左平移了d,故滑動摩擦力多做的功為-μmgd,這也恰恰是實驗過程二中測出Q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x2小于實驗過程一中測出P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x1的原因。由實驗原理和物理規(guī)律可得:

      -μmgd=mv-mv,x1=v1t=v1,

      x2=v2t=v2,解得:μ=。

      故為了完成本實驗,不必測出小滑塊的質(zhì)量,也不必測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和彈簧的原長以及彈簧的壓縮量,但彈簧的壓縮量不能太小。

      變式分析3

      圖3實驗是通過重力做功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圖4、圖5實驗是通過彈力做功將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用圖6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當木塊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點時,重物B剛好接觸地面?,F(xiàn)將A拉到P點,待B穩(wěn)定后靜止釋放,A最終滑到Q點。分別測量OP、OQ的長度h和s。改變h,重復上述實驗,分別記錄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

      在B下落h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h-μmgh=(M+m)v2,在B落地后,A運動到Q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有-μmgs=0-mv2,解得:μ=。改變h,重復上述實驗,分別記錄幾組數(shù)據(jù)。μ=,故可構(gòu)建s-h圖像減小實驗誤差。

      整體分析:

      原題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變式分析1和變式分析2是對原題改造后的對比實驗,前后兩次平拋運動的落點不同,結(jié)合動能定理及平拋運動解決動摩擦因數(shù)μ的測量。不管是通過圓弧形滑槽還是彈簧,變式分析1和變式分析2的實質(zhì)相同。變式分析3是通過連接體模型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μ,主要考查動能定理的應用。

      做實驗題時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熟悉實驗過程,掌握實驗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以不變應萬變。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勝強.從兩道力學實驗題談起[J].物理教學探討,2015,33(4):61—63.

      [3]程柱建.SOLO理論視域下的高考實驗能力分析[J].物理教學,2014(12):16—19.

      [4]劉志.試題教育價值的比較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欄目編輯 王柏廬)

      猜你喜歡
      平拋運動
      解方程在平拋運動綜合題中的應用
      文理導航(2017年5期)2017-03-29 14:50:29
      例析平拋運動實驗圖象的處理方法
      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設計
      巧解與斜面相關(guān)的平拋運動問題
      巧用兩個三角形 秒殺平拋運動問題
      貫穿于日常教學中的高中物理教學案例研究
      求知導刊(2016年31期)2016-12-16 17:48:12
      以平拋運動實驗為“支架” 發(fā)展物理思維能力
      “平拋運動”自測題
      探究平拋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
      “平拋運動”教材比較與教學建模*
      顺昌县| 和平县| 明光市| 巴楚县| 灵石县| 自贡市| 辽中县| 昌吉市| 安平县| 泊头市| 军事| 内黄县| 永丰县| 嘉黎县| 隆德县| 台北县| 新和县| 光泽县| 九龙县| 三江| 尼勒克县| 洛隆县| 即墨市| 扎赉特旗| 阿瓦提县| 新丰县| 漯河市| 疏附县| 积石山| 九龙坡区| 睢宁县| 聊城市| 万源市| 应用必备| 湛江市| 华阴市| 金山区| 清镇市| 新泰市| 临朐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