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娟 夏玲
【摘 要】上海市教委頒發(f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學習要對接職場與生活,彰顯語言的真實運用,最終提升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本課題旨在研究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比較實驗的研究方式,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資源,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重構教學流程,有效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率及解決英語口語作業(yè)形同虛設的問題,推進課程建設,滿足工作崗位對中職學生英語實際交際能力的需要及學生未來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需要。這對中職英語教學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教學模式;口語能力;信息技術;課堂實驗
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或The Invert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國,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得現(xiàn)實和可行?!胺D課堂”的教學模式在美國逐漸流行。在國內,曾經有類似的教學方法,但被冠以高效課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東的杜郎口中學所嘗試的杜郎口教學模式。2010年10月上海石化工業(yè)學校在基礎課程,包括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實踐了這一模式。與美國的翻轉課堂不同,國內的這些模式中,學生并不使用微視頻和在線做題,而使用導學案,課本和習題冊。教學的長效性和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我們認為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針對課程的二大特點有效解決以上困境。其優(yōu)勢在于以下二個方面:一是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使教學信息清晰明確,有利于教學,復習檢測方便快捷;二是有助于重新建構教學流程, “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知識學習”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學生通過視頻自主或小組學習;“吸收內化--->知識鞏固”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翻轉課堂”引入中職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升,滿足工作崗位對中職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需要及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是中職院校提高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一種途徑,對中職英語教學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原則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上海目前正處于工業(yè)經濟向服務經濟過渡的關鍵時期,產業(yè)結構升級加快。各行業(yè)根據(jù)建設“四個中心”和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新型產業(yè)體系,提升上海服務業(yè)國際競爭力。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上海市需要大力培養(yǎng)服務業(yè)發(fā)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特別是既懂商務又能英語口語交際的初等人才,為上?,F(xiàn)代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基本的人力支持。上海市中等職業(yè)學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擔負著培養(yǎng)初等商務英語口語人才的責職。
目前中職校存在兩大問題,一是生源狀況較差(學生學習基礎差、厭學情況普遍);二是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不能適應當前教學要求。這二大難題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英語口語課程的特點是每一單元知識點集中但難度不大,課后口語操練作業(yè)的“吸收內化”靠學生個體難以完成(口語作業(yè)形同虛設)。時代的變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支撐下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有效解決上述二大難題。因此,“翻轉課堂”模式是解決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它對于顛覆傳統(tǒng)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啟示,對于這種模式的應用型研究將成為一種趨勢。
(二)課題研究的原則
上海市教委頒發(f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學習要對接職場與生活,重點考查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彰顯語言的真實運用,最終提升學生以語言能力為重點,涵蓋態(tài)度、知識、技能、策略與文化的核心素養(yǎng)。這必將推動全市各中職校改變以語言知識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聚焦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課標的口語能力標準:能用英語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準備后就所熟悉的話題做簡短發(fā)言。語言表達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準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
為了實現(xiàn)以上課程目標,首先要弄清學生入學時英語說、寫的初始水平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起點)。研究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相當于設計這座橋梁,設計時要考慮各關鍵指標(相當于施工材料):學生、教學內容、師資配備、硬件設施等。教學模式課堂實驗的過程就是橋梁的建設過程,我們要科學考慮由于內容及認知難易所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相當于施工的先后順序),這樣才能完成這座美麗橋梁的建設任務,達成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課題的研究的過程
(一)研究實驗變量的因果關系
即原因變量(兩種教學模式:傳統(tǒng)口語教學和翻轉課堂模式口語教學),對結果變量(英語口語能力,包括掌握的詞匯量、句型,表達熟練程度)造成的影響。
(二)實驗方案
對2013級入學的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二個商務英語班級為實驗對象。商務英語1班(赤峰路校區(qū))為實驗班,英語口語課程教學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商務英語2班為普通班,英語口語課程教學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設計一套聽、說為主要指標的學生測試卷,獲得二個班級的英語口語初始成績數(shù)據(jù),從二個英語能力指標(聽力、口語)分析二個班級學生入學時的英語口語能力現(xiàn)狀,摸清這屆學生英語口語的初始水平。
赤峰路校區(qū)的商務英語1班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英語口語課程教學;云西校區(qū)商務英語2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英語口語課程教學。二個班級配備能力相當?shù)陌嘀魅渭坝⒄Z口語教師,實施統(tǒng)一評價方式及內容,對兩個班級的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口語考證成績作比較分析,比較二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三)實驗對象、類型及實驗過程:
1.實驗對象。13級商務英語1班和商務英語2班。13級商務英語1班共有學生54人,其中2人中途退學;13級商務英語2班共有學生24人。實驗時間:2014年9月-2015年6月,即第3、4學期。(說明:對申報書中的2014級商務英語二個實驗班作調整,因2014級商務英語專業(yè)只招一個班,無法進行實驗比較。特此說明)。
2.實驗的組織類型:以班級全體為單組實驗。
3.實驗過程。
赤峰路13商務英語1班作為實驗班,口語教學引入新教學資源,即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使教學信息清晰明確,使復習檢測方便快捷,使難點、重點集中,知識學習時間前移。此外,實驗班教學還重新建構教學流程:一般情況下,教學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信息傳遞”,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實現(xiàn)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在課后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英語口語的口頭作業(yè)的“吸收內化”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胺D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學生通過視頻自主或小組學習;“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改變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改變學生課堂學習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一)初始數(shù)據(jù)調查分析
為了了解學生的英語口語基礎與現(xiàn)狀,我們設計了一套聽、說(各占50%)為主要指標的學生問卷,獲得兩個班級的英語口語初始成績數(shù)據(jù)。以下是采集的數(shù)據(jù)對比表:
13級商務英語1、2班英語口語初始成績對比表
班級 聽力部分平均分 口語部分平均分 總分平均
13級商務英語1班 40.3 35.2 75.5
13級商務英語2班 42.2 36.5 78.7
從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兩個班級總體情況大致相當,商務英語2班成績略高于商務英語1班,學生的口語普遍比聽力差。
(二)實驗階段測試數(shù)據(jù)調查分析
1.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13級商務英語專業(yè)開設《英語口語300句》考證實訓課程。
13商英1班,由諸秀炯老師任教,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教學。13商英2班,由姜禕敏老師任教,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兩班實施統(tǒng)一評價方式及內容(按統(tǒng)一的課程授課計劃),對兩個班級的兩次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證成績作比較分析(具體成績見班級成績統(tǒng)計表-支撐材料附表1)。以下為兩個班級各次考試平均成績對比。
13級商英1、2班英語口語300句考證實訓成績對比分析(表1-1)
班級 月考1平均分 期中平均分 月考2平均分 期末平均分
13級商務英語1班 77.34 80.14 79.42 73.02
13級商務英語2班 78.04 80.58 79.08 72.54
13級商英1、2班英語口語300句考證合格率對比分析(表1-2)
班級 合格率
13級商務英語1班 94%
13級商務英語2班 92%
從以上對比分析表可見,月考1和期中考試平均分,1班低于2班;月考2和期末考試平均分,1班逐漸趕超2班,并拉開一定差距。說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口語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點,提高英語聽說技能,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示出一定優(yōu)勢。
2.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13級商務英語專業(yè)開設商務英語口語課程。
13級商英1班,由諸秀炯老師任教,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教學。13級商英2班,由姜禕敏老師任教,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兩班實施統(tǒng)一評價方式及內容(按統(tǒng)一的課程授課計劃),對兩個班級的兩次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作比較分析(具體成績見班級成績統(tǒng)計表-支撐材料附表2)。以下為兩個班級各次考試平均成績對比。
13級商英1、2班商務英語口語成績對比分析(表2-1)
班級 月考1平均分 期中平均分 月考2平均分 期末平均分
13級商務英語1班 79.68 79.7 76.64 79.5
13級商務英語2班 79.67 79.37 75.79 78.04
13級商英1、2班上海市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考證合格率對比分析(表2-2)
班級 合格率
13級商務英語1班 84%
13級商務英語2班 64%
從以上對比分析表可見,月考1的平均分兩個班級相當,期中考試開始1班逐漸超越2班,差距逐漸擴大,1班成績進步明顯。說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逐漸顯現(xiàn)其優(yōu)勢,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聽說技能。
2015年6月,這二個13級商務英語專業(yè)班學生同時參加上海市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考試。13商英1班,本門課程由諸秀炯老師任教,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教學。13商英2班,本門課程由姜禕敏老師任教,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兩班實施統(tǒng)一評價方式及內容(按統(tǒng)一的課程授課計劃)。以下為兩個班級考證合格率對比分析。
從以上對比分析表可見,上海市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考試合格率1班(實驗班)明顯高于2班,合格率差距二十個百分點。
參加本次實驗的兩個13級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共參加了三次上海市級英語能力測試即校外第三方考證測試,綜合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
分別為:(1)2014年6月的上海市通用英語(初級)考證(課堂實驗前)。(2)2015年1月的英語口語300句考證(課堂實驗中)。3、2015年6月的上海市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考證(課堂實驗中)。以下為二個班級這三次考證合格率對比。
三次校外考證合格率對比分析(表3)
班級 通用英語(初級) 英語口語300句 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
13商務英語1班 98% 94% 84%
13商務英語2班 100% 92% 64%
從以上對比分析表可見:
(1)課堂實驗前:通用英語(初級)考證合格率2班(100%)稍高于1班(98%)。
(2)課堂實驗中:
(I)英語口語300句考證合格率1班(94%)超過2班(92%)。
(II)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考證合格率1班(84%)明顯高于2班(64%)。合格率的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顯示,1班(實驗班)由課堂實驗前的考證合格率落后2班二個百分點,到課堂實驗中的英語口語300句考證合格率趕超2班二個百分點,到最后一次英語口譯基礎能力(B級)考證合格率高于2班二十個百分點(備注:這三個證書口語難度呈明顯遞增趨勢)?!胺D課堂”的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勢明顯。
四、結論與思考
經過一年多的課堂實驗,“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顯現(xiàn)出了明顯的優(yōu)勢。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英語口語課堂,有效提高了中職英語口語課的教學質量,提升了中職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胺D課堂”的英語口語將課前知識學習和課堂知識的吸收內化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從而改變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改變學生課堂學習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課程建設。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口語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次實驗引入了視頻和人機對話口語測試等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訓練形式多樣化,采用了視聽結合、聽說結合、聽讀結合等方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激發(fā)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的興趣,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結構;充分結合課外英語活動,組織了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短劇表演等,增加生活及職場交際性活動的含量,為學生以后走上職業(yè)崗位的真正交際打好基礎。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們觀念更新為課堂帶來了積極變化,但教科研意識還有待加強,可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及教學模式的融合性研究永遠在路上?!胺D課堂”模式將教學的中心前移,教學活動延伸到學習者課前學習,這種擴展對教學設計提出新的挑戰(zhàn),參與的教師積極應對這些挑戰(zhàn),從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檎n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收獲了更多,教師也成為學生成長的鑒賞者,同時也是收獲者。當今社會已發(fā)展到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了,全新的時代需要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全方位運用能力,這種能力為教學改革的實施提供了前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