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武昌理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
?
怎樣講授《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學生愛學
王翠
(武昌理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
摘要:現(xiàn)在學生不大喜歡聽課,孩子與家長關系有的不是很融洽,通過學習,我們要教他的知識,要教他做人,先成人后成才。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之基礎,多建學校就會少建牢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是家長的影子。所以,在成為父母之前,年輕人應該參加培訓: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
關鍵詞:父母與孩子,愛,學習
學好一個知識,要教師教好,學生學好,互動型的學習好。下面就一堂課的設計談談我的想法。請同行批評指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父愛的本質和母愛的本質,了解作者關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
能力目標:初步掌握閱讀論述類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讀方法。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shù)膶懽魈攸c。學會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哲學層次的思考。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希望能構建學生健全愛的心理機制,培養(yǎng)愛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從一些關鍵句子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觀點,理解作者對“愛”的定義。
是啊,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父母的愛就是這樣的無私和偉大。今天,我們來讀一篇關于“愛”的說理文,看看西方人眼里父母的愛是怎樣的。
簡介《愛的藝術》:這篇文章是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jié)選出來的。《愛的藝術》一書闡述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種能力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性學到手的一門藝術。只有學會愛的藝術,人們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1梳理文本——認識愛
(1)人在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愛的情感變化有什么特征?
年齡段特征剛出生階段(嬰兒期)8歲以下(幼兒期)8—10歲(童年期)少年時期(成長期)成熟時期(成熟期)
明確: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有被愛的意識,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通過努力去喚起愛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由此可知,愛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有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愛是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2)在所有的愛中,我們感受最多最深的就是父愛、母愛吧,你的父親母親給你什么愛的感受呢?
作者認為母愛和父愛是怎樣的?在性質上有什么根本區(qū)別?各有什么積極面和消極面?
你贊同作者的看法嗎?(分小組學生來討論)
費羅姆進一步指出了父愛、母愛有明顯的不同的職責,是什么?
明確:母親的職責: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愛和關懷,給孩子一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親的職責:教育指導兒女怎樣為人處事,在于對付那些生活中的問題。
(3)作者認為怎樣才算擁有成熟而健康的靈魂?
作者認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要能達到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發(fā)展父親的良知(嚴厲和原則)和母親的良知(寬容和善良),在內(nèi)心建立起兩個形象,達到一種綜合的狀態(tài),這才算擁有成熟而健康的靈魂。比較一下中國的父母,我們都做到了嗎?
用兩分鐘播放一個關于愛的小視頻。
2探究延伸——反思愛,學會愛,接受被愛
合作探究:
(1)家庭是培養(yǎng)愛的搖籃,孩子在父母良知的影響下,應該擁有一顆成熟而健康的心,但現(xiàn)實中,網(wǎng)癮、早戀、自閉、叛逆、厭學、逃學等青少年常見成長問題越來越多,甚至殺父弒母的慘劇也屢屢發(fā)生,請同學回答: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呢?
(2)單親家庭,留守學生越來越多,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愛,的確有欠缺,甚至傷害了孩子,那么,作為孩子應該怎么做呢?
(3)是什么原因世界上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受傷害的又是孩子最大?
3總結
我們要學會溝通、理解、寬容,這就是在創(chuàng)造愛,傳承愛,讓我們播放兩個廣告:一則“愛是可以傳遞的”的廣告,還可以播放哈藥六廠的廣告:一個小男孩端著一盆水請媽媽洗腳,溫馨又感人來結束這一次愛的討論吧。
習近平主席設想的中國夢想,你看看:已經(jīng)在中國開始實現(xiàn)起來了。只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實現(xiàn)。希望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我們的明天做于今天的孩子,中國的少年預示著中國的未來。希望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港灣,每個孩子都有甜甜的微笑,每個家長都在成熟。
作者簡介:王翠(1991-),女,漢族,湖北省黃岡市浠水人,在武昌理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工作,武漢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研究方向:文學和高校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4-02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