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體育老師教數(shù)學”
須做好崗前培訓
體育專業(yè)出身,當了10年體育老師的郭旗從2014年起開始擔任一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這是重慶謝家灣小學探索整合課程資源,跨學科教學的結果。同一年,和郭旗一樣,全校268名教師中,有63名開始了跨學科教學:英語老師教語文、科學老師教數(shù)學,還有的音樂老師站上了語文課的講臺。為此,原本平靜的校園炸開了鍋。(5月2日〓新華網(wǎng))
【點評】探索實施跨學科教學,有利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某些學科教師緊缺的局面。但是,畢竟“術業(yè)有專攻”,在推行教師跨學科教學前,必須對這些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必要時還應進行試教,以觀察該教師是否適合“跨學科”。此外,教師是否應取得相應學科的教師資格證,用什么證明教師可以跨學科教學,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好好研究。
嚴格管教也應有界限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一名女生,在課堂上玩手機,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面臨選擇,要么砸掉手機,要么該課程“掛科”。女生無奈選擇砸手機。該學院宣傳部門稱,涉事老師平時就非常嚴格,開學時便“約法七章”。學校認為該老師這種教育方式不妥,后續(xù)將進行協(xié)調。盈科律師事務所康凱律師表示,該老師行為涉嫌侵犯學生財產(chǎn)權。(4月16日〓《北京青年報》)
【點評】嚴師誠然能出高徒,但嚴師之“嚴”并非沒有界限。體罰、損壞學生財產(chǎn)等做法,涉嫌侵害他人合法權利,顯然已經(jīng)超越了法律底線。其實,該教師完全可以換一種教育方式,如變“砸”為“暫時收繳”,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后再歸還,同時多加教育引導,督促學生正確使用手機。
酒量決定畢業(yè)成績太荒唐
“你們出去是干銷售的,就是要會喝酒!”說這話的是貴州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中藥制藥專業(yè)的一位顧姓老師。4月11日,該專業(yè)的數(shù)十名畢業(yè)生經(jīng)歷了一場特殊的考試,考場上沒有試卷,而是數(shù)十個一次性紙杯和散裝白酒,考試成績由喝酒多少來決定。據(jù)學生們反映,如能喝完一杯酒,則可得100分,如喝半杯,則得90分,如只喝一口,則得60分,不喝則不及格。(4月13日〓央廣網(wǎng))
【點評】把社會上的“拼酒文化”引入學校真是太荒唐。在飯桌上勸酒、拼酒原本就是不文明行為,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作為教書育人的學校,理應對這些行為自覺抵制。沒有誰說做銷售就一定要拼酒,注重溝通技巧,使用恰當?shù)姆绞?,才是贏得客戶的不二法門。
不要把“罪魁”歸于手機
重慶三峽學院發(fā)起“21天課堂不玩手機”活動,吸引了842名學生報名,校方篩選了400名學生參與。活動時間為4月12日至5月13日(除去節(jié)假日)。截至19日晚上11點,這次活動已經(jīng)淘汰了297名學生,還有103名學生仍在堅持。(4月21日〓《重慶晨報》)
【點評】學校發(fā)起此類活動有一定意義,但與之相比,弄清楚“學生為什么上課會玩手機”并“對癥下藥”更為迫切、更有必要。學生上課不專心,既與其自主管理能力有關,也與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關。對此,學校應該進行必要的調研,制定可行的應對舉措,而不應僅把“罪魁”歸于手機。
“最受歡迎老師”評選
不應忽視“副科”老師
一般情況下,“最受歡迎老師”評選,很多時候都是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所謂的“主科”老師當選。為全面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發(fā)掘和打造該領域創(chuàng)新榜樣,4月12日,遼寧沈陽市教育局發(fā)出通知,將與沈陽日報聯(lián)合舉辦“最受歡迎音體美老師”及“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校長”評選活動。(4月14日〓東北新聞網(wǎng))
【點評】長期以來,“語數(shù)英”是主科、“音體美”是副科的觀念根深蒂固。在許多學校,常常出現(xiàn)“主科”占用“副科”課堂的現(xiàn)象,尤以臨近期末考試復習時為甚。要扭轉這樣的局面,除了改革評價機制外,還需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副科”教師的地位,沈陽市的做法值得鼓勵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