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亞梅
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學習語言就是學一門藝術(shù)。藝術(shù)源于生活,學習語言就是掌握一項生活技能。教育生活化是一種十分切合實際的教學思想。尤其是對于學習英語的人而言,英語學習生活化,可謂十分“接地氣”的教學方式。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地進行交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將課堂生活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逐漸習慣用英語進行交際。
一、聯(lián)系實際,使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英語是從教材開始的?,F(xiàn)行小學《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內(nèi)容活潑生動,十分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將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從教學內(nèi)容中看到與自己有關(guān)的生活中的現(xiàn)象,運用所學英語進行簡單的描述和交流,在不知不覺之中掌握英語技能。
例如,筆者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時,為了使學生學會打招呼、說再見和介紹朋友的交流方式,筆者先帶領(lǐng)學生朗讀了一遍課文,然后啟發(fā)學生:“假如課文中的Miss Li就是老師我,其中的學生就是你,下課或者放學之后,你應該對老師說些什么呢?”有學生積極回答:“Goodbye, teacher.”筆者豎起大拇指點點頭,說:“Goodbye , class.”接著又問學生:“假如小明和小剛都是你的同學,但他們彼此不認識,這時候你該怎么做呢?”有學生回答:“我會先向小明介紹小剛,再向小剛介紹小明?!惫P者緊接著問:“具體怎么說呢?”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回答:“Hello, Xiaogang.This is Xiaogang,he is my friend.”學生十分積極地參與其中,并將小明和小剛的名字換成了自己好朋友的名字,課堂氣氛十分熱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打招呼是不可或缺的行為,也是一種禮貌。因此,結(jié)合教材,將生活中最常見的內(nèi)容展示給學生,會使學生倍感親切,從而對學習內(nèi)容充滿興趣,主動用英語進行表達。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英語課堂生活化
英語學習離不開合適的語境,學生根據(jù)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英語交流,可以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設(shè)置情境,是許多英語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為了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周末活動,筆者提前讓學生認真想一想自己周末經(jīng)常做什么事情。上課的時候,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有3名成員,A組問B組問題,B組回答A組問題,反過來亦是如此,形成英語對話交流情境:
“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
“I usually stay at home.”
“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
“I usually play with my dog.”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所學句型進行交流,形成了極具生活氣息的交流情境,實現(xiàn)了英語課堂生活化。通過對話的方式,使學生輕松學習英語,不再對課堂產(chǎn)生抵觸情緒,把課堂作為交流的場所。對話式情景設(shè)置大大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用英語進行交流。
三、全英語教學,使英語交流生活化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熟練運用,最終達到像說母語那樣流利。在英語課堂中,學生普遍欠缺口語交流能力,中國式英語層出不窮。因此,教師在日常課堂中要多用英語教學,學生一開始可能會不太習慣,但久而久之就會融入進去,運用英語交流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筆者采用全英語講解,使學生能夠習慣用英語說出日常學習科目和自己喜歡的科目,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英語交流。對話如下: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I like English.”
“I like Chinese.”
“I like Music.”
筆者引導學生用英語說出喜歡這些科目的理由。回答英語科目的學生說因為喜歡看英語電影,回答語文科目的學生說因為喜歡讀書,回答音樂科目的學生說因為喜歡唱歌,于是延伸出一些單詞和詞組以及“l(fā)ike+doing”的語法,如singing、drawing pictures等。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練習用英語說想說的話,逐漸把說英語培養(yǎng)成一種習慣。
全英語教學理念是使說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的習慣,引導學生用英語交流,形成英語思維,避免說中國式英語。英語交流生活化,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逐漸習慣用英語交流,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英語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氣息,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