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紅
【摘要】小學三年級是承上啟下的年級,是由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到高年級以讀寫為重點的過渡階段,這個年級的學生初學寫作,對作文較陌生,有畏懼心。因此,在教學中如何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摸索一套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顯得非常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中段 作文教學 寫作基本功訓練 講讀與作文相結合 改寫作文 做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169-01
一、加強寫作的基本功訓練
(一)用詞寫話訓練
每學完一篇課文,我從中選出一些詞語,把順序打亂,指導學生根據(jù)這些詞語的意思,確定一個中心,進行寫話訓練。這種練習,模仿有樣板,學習有對象,又有章可循,學生一般能把一段話寫通順,有的還寫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由于經(jīng)常進行用詞寫話,學生寫作的機會增多了,寫作的興趣變濃了,畏懼寫作的心理也逐漸消除,同時,這種訓練比較簡便,花費時間少,十分或二十分都可以,每堂語文課都能進行,符合讓學生多寫,多練的原則,也為寫好大作文打下了基礎。而且這種訓練是在講讀教學之后進行的,結合閱讀課,趁熱打鐵,經(jīng)過指導就練習,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覺得他是加強作文基本訓練的一個好方式。
(二)記故事
學了《盤古開天地》一課后,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神話故事《李寄斬蛇》。學生很感興趣,我趁勢要他們當堂記下來,并告訴他們,可以照著我講的寫,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寫,還可以加以想象、補充、添枝加葉;寫不起的字查字典。由于小學生記憶力較強,對這次作文感到新鮮、好寫,很感興趣,結果除極少數(shù)孩子因大量的字寫不起,故事記不完全外,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通順地、完整而有條理地將故事記下來。這種練習,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練習寫日記
一年級下期我就教了孩子們寫日記,我要求對寫日記有興趣的孩子堅持天天寫,老師每周檢查一次,并及時鼓勵。二年級下冊開始,我組建了四人小組,四人小組的各成員開始寫流動日記。孩子們在寫流動日記的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寫的日記內(nèi)容要予以適當點撥。在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的同時,可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地寫日記。比如有學生的日記寫的都是一天的流水帳,雖然語句通順,但內(nèi)容枯燥,可提示學生是否可以寫點自己心里想的東西,寫的有趣一點等等。有的學生寫的內(nèi)容比較虛,想法寫得多,具體事物的描述寫得少,可啟發(fā)學生寫點身邊的小事情等等。四單元作文是寫觀察日記,為了讓孩子們有內(nèi)容可寫,我布置孩子們在家里完成“豆芽成長記”的實踐活動——按時間順序分階段觀察記錄養(yǎng)育豆苗的發(fā)展過程。
二、講讀與作文密切結合
有些好的課文,就是寫作的范文。在講讀時,我有意識地與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可文中的詞語和寫法。學完了略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我設計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寫一寫秋的聲音:
師: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的音樂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說:刷刷,那是稻谷熟睡的鼾聲;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吧!滴答滴答,秋雨在招呼著大地換上秋裝……
師:秋的聲音實在太豐富太美妙了,你能照著課文第一、二小節(jié)的樣子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的方式寫一寫嗎?
學生:聽聽,秋的聲音,農(nóng)民揮舞著鐮刀,“刷刷——”,那是稻谷熟睡的鼾聲;聽聽,秋的聲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滴答”,那是秋雨在招呼著大地換上秋裝吧;聽聽,秋的聲音,黃葉紛紛落下,“呼呼”,秋風弟弟吹起口哨報告冬的來臨。
學生的發(fā)言分明就是一首小詩,在后來的《秋天的圖畫》單元作文寫作中,學生將這些精彩的句子用進去了,為文章增色不少。
三、我手寫我心
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才會真實生動。學了《玩出了名堂》一課后,按照課后作業(yè)的要求,孩子們要進行一次小練筆:平常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吧。
玩,孩子們都會玩,可是要讓孩子們把玩的過程和收獲寫下來,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寫出來的文章也只能是口水話。因此,我組織了學生玩“老鷹捉小雞”、“猜中指”、“找‘領袖”、“拉網(wǎng)捕魚”等游戲,讓孩子們真正能把自己親自參與的活動用筆寫下來——我手寫我心。
那是一堂閱讀課輔課,上課鈴一響,站在教室講臺前的我對早已準備上閱讀課輔課的學生說:“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玩?zhèn)€游戲——找“領袖”……”話還沒說完,學生就歡呼雀躍起來。游戲前,我講清了要求:邊玩游戲邊觀察:仔細觀察游戲的全過程,觀察“領袖”的動作是否新鮮有創(chuàng)意,“鏡子”是否模仿得不露痕跡,而“偵探”是否具有較強的辨別能力等??凑l的觀察最仔細。游戲中,學生玩得特別開心。最后一刻,為游戲創(chuàng)造高潮,我也加入了其中當偵探,有意地夸張了偵探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便于學生觀察。游戲結束后,引導學生詳細地回憶了游戲過程,說的過程中,特別指導學生回憶剛才印象最深的片斷,并嘗試著讓學生加進好詞好句,讓語言表達更生動。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葉圣陶先生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比巳藚⑴c做游戲,學生興趣高,有話可寫,作文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完成得相當出色,我也相信,這一次作文的情景會成為學生最美的回憶。此外我還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大面積地提高成績。具體辦法是:對成績好的學生,當面?zhèn)€別指導,啟發(fā)他們?nèi)绾伟盐恼聦懙酶?;對中等生,主要是通過上好講評課,讓范文起到示范作用,促使他們自己比較,找出差距,繼續(xù)提高;對最差的學生,經(jīng)常叫到身邊來,耐心具體地指導如何寫,如何反復修改;每篇作文都要修改、抄正兩遍。這樣他們進步較快,也培養(yǎng)了精益求精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