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秀
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個稅改革再次成為各收入階層關注的焦點問題,隨著現(xiàn)階段我國物價水平的不斷攀升,對于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均衡性逐漸突出。文章從個稅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現(xiàn)階段我國個稅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國家個稅改革方向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個稅改革;存在問題;改革建議
繼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三大改革任務——預算體制、稅收制度和央地財政關系之后,財政部在2015年底對改革成果給出了初步結論:預算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稅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央地財政關系改革的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三項改革是不同步的,整體上的進展低于早先預期。而與廣大人民群眾收入息息相關的個稅改革尤其應加快進程。在今年的兩會上,多名代表、委員再次將個稅改革方案提出來,這足以見得個稅改革勢在必行,我們期待個稅政策能真正起到調節(jié)個人收入、縮小貧富差距、維持社會公平的作用。
一、個稅改革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實施僅有36年的歷史,所實行的稅制是分類制,應稅所得項目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與承租經(jīng)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等十一項,其中工資薪金的個稅征收相對簡單,所以在個稅中一直占有較高比重。個稅起征點自1980年確定為800元后經(jīng)歷了三次調整,2006年調整到1600元,2008年調整到2000元,2011年調整到目前的3500元。
筆者認為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實際問題:
(一)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單一,納稅人一般不與稅務部門發(fā)生直接關系,影響征繳的主動性。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依賴工作單位對個人所得稅實行代扣代繳,納稅人與稅務部門沒有任何聯(lián)系,也不明確稅款流向;同時,稅務部門對稅收政策的宣講力度有限,造成大多數(shù)人對個稅征收缺乏認識,沒有把納稅作為一種應盡義務。
(二)收入不公開透明,導致征稅群體過分集中于工薪階層。隨著經(jīng)濟格局向縱深發(fā)展,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高低收入人群的差距越來越大,對于在我國總人口數(shù)中占絕大多數(shù)比例的普通中低收入者來說,個人所得稅一直都是由單位實行代扣代繳,這類人的收入是公開透明的,所以這些工薪階層當之無愧地成了我國的個稅納稅主體。而高收入群體比例雖然不高,絕對人數(shù)也是相當大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必然有些收入來歷不明,難以納入征稅范疇,也就導致大量稅款流失。
(三)個人所得稅的征繳基數(shù)過分地格式化。稅率固定以后,只考慮數(shù)字的變化,沒考慮大多數(shù)家庭的實際情況,例如:有一個家庭三個成員,每個成員的收入均略低于納稅基數(shù),而另一個家庭的也有三個成員,但是只有一個成員有收入,且略高于納稅基數(shù),那么前者不用納稅,后者反而要納稅,導致平均收入少的家庭更加困難,這就說明個稅制度不完善。
(四)稅務部門征管部門的信息不對稱,征管效率低。由于目前征管體制的局限性,征管信息不能實行共享,同一級稅務部門內部征管與征管之間、征管與稽查之間、征管與單位之間的信息傳遞也不暢通。而且由于稅務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配合不到位,導致稅收征管出現(xiàn)漏洞,同一納稅人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時間內取得的各項收入,如果納稅人不主動申報的前提下,稅務部門根本無法統(tǒng)計匯總,納稅也就無從談起,對扣繳義務人的代扣代繳行為也沒有很好地進行監(jiān)管,存在大量的稅款流失。
(五)對個人所得稅偷逃稅行為的處罰力度較小,違法成本低??v觀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發(fā)展歷程,不難看出,我國所發(fā)生的個人所得稅違法案件不在少數(shù),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名人”偷稅漏稅和多起暴力抗稅的事件,給全社會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如今雖然社會進步了,但是偷稅漏稅的現(xiàn)象仍時有發(fā)生,例如:許多單位采用消費性支出代替工資收入、混淆稅前稅后工資、編制假工資單等手段偷逃稅。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處罰多“以罰代法”,罰款以后就解決問題,這一措施顯然不能根治偷稅漏稅的問題。
二、個稅改革建議
(一)加大稅收的宣傳力度,讓納稅人擁用充分的知情權,增強納稅意識。在稅法宣傳上不僅要宣傳納稅人的義務還要保障納稅人的權利,使納稅人知曉稅收的來龍去脈,切實感受到是國家的主人。稅務部門通過多種渠道向納稅人公布征稅依據(jù)、征稅過程、稅款流向,尊重納稅人知情權;增加政府財政預算、財政開支的透明度,使納稅人的納稅抵觸情緒消除;還要將政府職能的正常運轉與納稅人的納稅行為密切相關,政府部門使用納稅人提供的資金,納稅人享有監(jiān)督政府部門工作和接受政府部門服務的權利,其納稅積極性會大大增強,使人們的責任意識發(fā)生改變,讓納稅由變被動為主動。
(二)加大對高收入群體收入來源的監(jiān)督,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制訂有效的稅收措施,建立合理的征收管理方式。健全和完善個人收入及財產(chǎn)信息系統(tǒng),除了工資薪金之外,其他各項收入均能在系統(tǒng)中體現(xiàn)出來,減少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避免高收入群體的個稅流失。建立健全個人收入雙向申報制度和全國統(tǒng)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應收盡收,依法落實到位,對提高稅收公平性、增加稅收收入有重大意義。
(三)完善扣稅的計算方法。在收入減去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免除贍養(yǎng)老人、子女教育、住房按揭貸款利息等專項支出,使實際扣稅項目減少,同時,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度,以家庭作為整體進行納稅申報。比如,月收入按5000元計算,首先減掉3500元扣除額,減掉“三險一金”部分,剩下的部分,還應扣除贍養(yǎng)老人、子女教育、住房按揭貸款的支出,再剩余的部分,才是超應納稅所得稅,然后再以此為依據(jù)來計算征稅,這樣考慮更全面。
(四)二十一世紀是大數(shù)據(jù)的時代,稅務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建立統(tǒng)一的信息平臺,實行科學化管理,保障信息傳遞的及時與暢通,即省時又省力。比如:完善數(shù)據(jù)庫,細化個人信息,就可以使稅收轄區(qū)的各類信息通過電腦查詢一目了然,避免了以前的信息不對稱的缺陷。同時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以達到互相監(jiān)督的目的,確保個稅征收無錯漏。
(五)加大對偷逃個稅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搞好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除了加強代扣代繳管理之外,打擊偷逃稅行為也是重中之重。針對現(xiàn)階段我國對個人所得偷漏稅行為查處打擊不力的現(xiàn)狀,應進行每年多次的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檢查,加強稅務部門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通過立法,賦予稅務機關一些特殊的權力,增強執(zhí)法的力度;對查處的偷逃稅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為偷稅漏稅者建立不誠信的檔案,通過公共信息平臺,公開曝光以身試法者的信息,讓這類人以后無法正常地工作、生活,這樣,不僅讓偷稅漏稅者在別人前抬不起頭來,自食其果,而且也起到震懾作用,促使其他納稅人引以為戒,養(yǎng)成依法納稅的好習慣。同時,對多次偷漏稅屢教不改并構成犯罪的納稅人,更應該從嚴處理,“罰”和“法”二者兼顧,既要讓其蒙受經(jīng)濟上的損失,又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根治偷稅漏稅的問題,以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
三、結論
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個稅政策以及國家整體經(jīng)濟狀況,文章分析歸納了我國個稅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國家個稅改革方向,有針對性地想對策、提出了改進辦法,使個稅征收的公平、合理原則得以體現(xiàn),對增強個人納稅意識和對偷稅漏稅行為進行查處、打擊,保證個稅政策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張丹.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現(xiàn)狀及改革問題及對策探討[D].山東大學,2008.
[2]戴經(jīng)躍.個人所得稅現(xiàn)狀分析[J].遼寧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6(01).
[3]索俊穎.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及措施[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9(08).
[4]淺談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及措施_稅務研討論文 《網(wǎng)絡(http://www.hi138.com/caizhengshuishou/shuiwutaolun/201003/221358.asp)》- 2015
[5]杜濤.個稅改革插隊 明年或啟動[N].經(jīng)濟觀察報,2015-12-14.
(作者單位:廣西二輕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