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地位,講練結合的方法占據著主導地位,所注重的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和做題能力,沒有充分挖掘學生在課堂上作為獨立個體的多種潛能和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以導學案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就營運而生了,其真正地迎合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學生對能力培養(yǎng)的需求,在初中數學這門學科中表現尤為突出。
關鍵詞:導學案 教育體制 初中數學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103-02
導學案實際上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所起到的僅僅是指導作用,讓學生自己主動探究,自主學習,這是一種用主動的學習模式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填鴨式的教育,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性,也更能順應時代的潮流。
1 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定義
導學案跟傳統(tǒng)的教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導學案的內容主要包括:推薦作業(yè)、學習目標、梯度練習題、學習重點、師生互動設計、學習指導、學習難點七個部分,其目的就是用體現學生思維方法的導學案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體現教師教學思路的教案。從導學案的整體來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指導部分,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探究部門。即,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自主學習的過程。
以導學為主體,以學案為載體是導學案的精髓所在,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教師口若懸河的講解模式,學生不在是被動的聽,而是主動的學,這是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地位有機的統(tǒng)一在一起,并且使其發(fā)揮最大效益。在以導學案為主的課堂上,根據教師精心設計學案的內容,來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和了解,并完成學案當中規(guī)定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疑問、見解和觀點,實現師生共同研究,共同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促進中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也可以滿足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需求,積極地影響著學生的自我價值和自我發(fā)展。教師的任務不再是講授解題思路和方法,而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學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2 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實施
2.1 學案的編寫
學案內容主要包括:達標檢測、學習目標、拓展延伸、學法指導、梯度訓練題、知識準備、歸納總結、問題討論、導學新知。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不同的知識類型,在導學案的設計方面可以略有側重。例如,在編寫解題技巧課、數學法則課或者是數學定理課、概念課等等,其組成部分各不相同,在編制導學案的時候應該突出各自的特點??傊?,根據課時來編制導學案,基本上跟教師上課的步調是一致的,根據教學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課類,并同時兼顧到知識類型。
(1)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導學案的基礎,只有在學生和教師都明確學習目標的前提下,才能夠找到學習的中心,學生學習圍繞目標,教師教學圍繞目標。這里的學習目標必須包括情感目標、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三個部分。
(2)學法指導。在以導學案為基礎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指導學生解題技巧、數學思想方法、思維策略、學習方法和記憶方法。
(3)知識準備。在一堂初中數學課當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既要包括即將學習的,也要包括已經學習過的,這實際上是讓學生自己回答重要的、關鍵的內容,起到一定的復習回顧的作用。在學生接受新知識,可以降低困難程度。用舊的知識幫助學生同化新的知識,形成新的概念、新的認識,使其認知結構不斷地豐富和優(yōu)化。
(4)導學新知。根據學生地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組合和拆分學習的知識點,將形成的規(guī)律和建立的概念,通過不同程度的學習活動和系列問題展現出來,這條學案明顯,是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載體。
(5)問題討論。在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要有一定的互動活動,多角度的討論一些難點和重點,通過這些有意義的討論,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從不平衡發(fā)展到平衡的狀態(tài)。
(6)梯度練習題。在學案當中要適當的做練習題,學生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這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對各個知識點的認知和應用,同時根據學生做題的反饋結果,教師可以及時的指導和矯正,并制定補償性練習題,讓學生有計劃內部消化和整理,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
(7)拓展延伸。學生通過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具體的案例,學會分析,學會解決,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
(8)歸納總結。學生要根據教師的引導做好本節(jié)數學課程的知識總結,并熟知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方便掌握和記憶知識點,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和歸納能力也頗有助益。
(9)達標檢測。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達標練習,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口、腦、眼,其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規(guī)律、理解規(guī)律,這是考核教師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重要指標,這里面應該盡可能的避免過難過多的技能訓練。
2.2導學案教學實施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導學案這種教學模式,要兼顧教學操作程序和指導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充分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導學案質量的高低固然重要,但是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的實施依然不容忽視。下面以“同底數冪的乘法”為例進行說明。
(1)依案導學,據案自學根據學生不同的自學能力以及個性化的差異,在課前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自學學案。開始一堂新課程,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演示實驗或者是導語等方法,用1-2分鐘的時間來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只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才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學習動力。
例如,在同底數冪乘法的課前十分鐘,下發(fā)學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知識準備的過程,復習冪的定義、乘方的意義,負數的 n 次冪如何書寫,區(qū)別(-xn)和-xn等等,為學習本節(jié)課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接下來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需要5×102 s,光的速度為3×108 m/s,那么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是多 少?這道題就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動力,根據導學案的內容來解決這道題,即距離(5×102) × (3×108)是如何求來的,學生通過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知曉乘方的意義,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思考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既獲取了知識,也培養(yǎng)了能力。
(2)組織討論,嘗試解疑。在學生自學導學案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遇到各種問題,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要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之間的補充、切磋、批評和談論勢必會引起一定的無秩序的“混亂”,但是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教師應該學會容忍,這是培養(yǎng)學生互相交流的習慣,教師要把握住時間,絕不浪費時間。
在學生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對 102×104 學生會這樣理解102×104 =100×1000=1000000=106, 當然也會有學生這樣理解102×104 =(10×10)×(10×10×10×10)=106,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盡可能的交流自己的真實想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角度、多層次的解決問題,消除疑點。教師應該營造一種自由、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及時地捕捉到學生的思維疑點和思維亮點,在這節(jié)課當中,重點和難點就是探索乘法法則,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底數和指數由數字向字母的過度。
(3)精講點撥,歸納總結。當小組討論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即精講或點撥。教師在講解中幫助學生理解前后知識點的內在關系,已達到整合提升、補充完善的效果。
3 結語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導學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保證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方式,提升教學效率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溫富友.初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之我見[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7):90-91.
[2] 袁碧.探討初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J].才智,2013,(21):99-99.
[3] 薛敏.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1):46-46.
[4] 史志剛.初中數學導學案設計與使用的探索[J].速讀(中旬),2014,(5):238-238,239.
[5] 葉加淦.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4):84-85.
[6] 尹明.初中數學導學案的使用——打造和諧高效課堂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5,(3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