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夏妍
摘 要:家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家具的身影。當前,人們接觸到的家具類型更為多樣化、新功能層出不窮,但專門適用于殘疾人士的家具產品則少之又少。本文針對這一狀況,結合室內設計家具課程教學與特殊教育學院特殊人群針對性的研究功能于美觀于一體的家具設計,跨學院教學改革研究,使這門課程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關鍵詞:跨學科;特殊教育;家具設計;教改
中圖分類號:G76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0-0136-01
2006年我國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肢體人數(shù)殘缺的人數(shù)為2977萬人,居于其它殘疾首位。這部分肢體殘疾人士在生活中行動不便,對于家具等室內設施的無障礙設計有著顯著的需求,因此研究分析適用于肢體殘疾人士的無障礙家具設計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
人性化設計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理念,同時也凝聚著對于相關群體的人文關懷。因此,殘障人士室內家具設計應結合殘障人士生活活動的特征,從滿足需求的角度提出相應的設計理念與標準。設計者應在深入研究分析殘障人士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相應的家具設計原理和無障礙設計理念進行設計。
我國特殊人群殘障人士無障礙家具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應用在室內范圍內的無障礙設置僅僅局限在衛(wèi)生間、盲道等少部分區(qū)域,而對于殘疾人士室內活動中的其他環(huán)節(jié)關注較少,不能滿足殘疾人在室內進行一定量的運動或家務勞動的需求?,F(xiàn)階段,我國對殘疾人生活環(huán)境和產品設施的關注度不足,針對無障礙設計的研究與應用依然處于初始階段。盡管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的城市無障礙設計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思想認識層面,人們將無障礙設計看做無關緊要的事情,缺乏對殘疾人士的實際需求充分考慮,未能將殘疾人士的無障礙設計需求擺在首要位置之上,無障礙設施器具對殘疾人生活的幫助十分有限。無障礙家具設計課程結合特殊教育專業(yè)里人體肌能,殘疾人心理學等課程,這個對今后的家具設計課程中,實踐意義重大。
在五年的家具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我認為在家具設計教學中,應從家具設計教學過程本身來探尋教學的原則,現(xiàn)代設計是以團隊協(xié)作為基礎的模式來完成設計方案的。它以按照“實際、實用、實踐、必需”的原則和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往往很多老師對家具設計課程只是按照正常人家具尺寸進行教學和創(chuàng)意開發(fā),對特殊人群中的無障礙設計的知識點只是略帶過。并沒有很重視這一塊。
本校的教科學院有特殊教育專業(yè),該專業(yè)的兩名特教講師師和一名教育學教授參與教學改革課題,體現(xiàn)了學科的穿插,彌補了美術學院同學對無障礙殘障人士對家具需求度,心理,肌肉能力,一些內在的知識結構了解,以及提供強大的實踐,觀摩的機會。
這樣的一個跨學科教學改革是必要的,是一門科學性、實用性、團體協(xié)作性體驗式創(chuàng)新教學。
本課題的研究以五年家具設計課程理論教學為基礎,在深入調查與實踐后所提出的,研究結合了家具設計領域的相應學術研究成果,同時融入了部分自身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體會,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以家具設計基本規(guī)律為基礎,結合教科學院的特殊教育專業(yè),邀請該專業(yè)的兩名特教講師師和一名教育學教授為同學們開設殘疾人心理學,肌肉能力學,以及參觀樂山殘疾人康復中心,能深切了解殘疾人需求,為社會貢獻微薄的實質性的貢獻,做出實用性作品。
我認為在家具設計教學中,應從家具設計教學過程本身來探尋教學的原則,現(xiàn)代設計是以團隊協(xié)作為基礎的模式來完成設計方案的?,F(xiàn)代的家具設計方案應符合“實際、實用、實踐、必需”的基本規(guī)律,因此本專業(y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也應當圍繞這一基本規(guī)律展開。
1.在改進以家具設計教學內容,引進殘疾人心理學,肌肉能力學以及參觀樂山殘疾人康復中心等內容。
2.不論是哪種無障礙選題方向,在教學內容中都強調設計思路的連續(xù)性,講求設計內容的來源的梳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合理穿插針對殘疾人士的無障礙設計特征的講解,從無障礙設計語言的角度闡釋了殘疾人室內家具設計方法的主要特點;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突出把握家具使用環(huán)節(jié)的適用性原則。對設計對象進行調燕,并非意向性甲方。
教學方法和成效:
1.打破獨立完成單個體設計的模式,引入團隊合作完成。我認為在家具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把重心放在特殊人群中去更具有意義。通過前幾年該課程以小組團隊協(xié)作為主題,進行材料收集和意向性設計,對特殊人群的家具設計。進行資料收集—特殊人群人體工程學的尺寸和活動空間尺寸收集——草圖——CAD——材料示意圖——建模——PPT展示匯報流程來走。
2.遵循教學以學生為主,鍛煉學生設計表達能力,與團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針對殘疾人人性化,情感需求,自力性,易用性來分組展開針對型設計。
3.學習無障礙設計準確性影響因素。在無障礙家具設計過程中,相應設計參數(shù)應通過實地測量取得。方案設計環(huán)節(jié),嚴格參照規(guī)范化設計標準進行,應考慮室內居室空間各大要素:柜體高度,家具擺放位置考慮輪椅的通過,廚房操作臺臺面高度,洗滌池下寬度和高度等。
4.帶學生深入殘疾人康復中心,進行一個團隊——一個服務對象的實踐性調研,深切了解需求度,這樣才能更有效的解決問題,而不是空談。
5.舉行教科學院特教專業(yè)講座;講解殘疾人心理學,肌肉能力,病理學學等知識。通過安全感體驗,觸感體驗。以及基礎特殊人群的心理學認知。
通過問卷調查、師生座談、研究者觀察等方式,從學生中收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將這些問題歸納整理,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實質,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授課的過程中具體實施,使用檢驗法進行階段性評價,結果如有效,繼續(xù)執(zhí)行;效果不好,可重新制定方案,或重新分析問題后,再按上述途徑進行。逐步在學院推廣學院交叉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根據自身體驗后設計出務實給社會帶來益處的設計。為特殊人群服好務,盡到一個設計師的社會責任。以及讓這門設計課程更有意義。
(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
教學改革項目JG13-YB33
參考文獻:
[1]宋端樹.殘障人士室內家具的需求與人性化分析.天津科技大學
[2]竇樂樂.淺析肢體殘障人士的無障礙家具設計的注意事項.東北林業(yè)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
[3]日本建筑學會,楊一帆,張航,陳洪真(譯),蘇怡(校注).新版簡明無障礙建筑設計資料集成.中國建筑工藝出版社,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