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蘭
[摘 要]“口語交際”是表達類課程,表達類課程的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它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實現(xiàn)生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智慧交流,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溝通,達到和諧交往的目的。教師在開展小組互動前,必須對學生的分組進行研究設計,適時介入學生的互動活動,引領小組的互動活動向前推進開展,同時還要教給學生互動的方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技能,將合作交際任務落到實處。
[關鍵詞]口語交際 有效互動 合作技能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0-002
“口語交際”是表達類課程,“雙向互動”是這類課程的主要特點,因此,這類課程的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小組合作交際就不可避免地成為口語交際課堂的主要載體。小學生經(jīng)驗不足,自控能力差,如果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一味讓學生交流,合作互動就會流于形式。如何推動有效互動,成就精彩口語交際課堂,我們工作室的成員做了以下探索。
一、合理組建互動小組
小組合作互動的本質(zhì)是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實現(xiàn)生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智慧交流、情感溝通,并在碰撞、交流與溝通中吸收別人的交際語言和表達方式,學習別人的交際禮節(jié),最終達到和諧交往的目的。因此,在開展小組互動之前,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分組進行研究和設計,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將不同層面的學生較均勻地分配到各小組,使其明確分工,相互配合,以達到共同完成交際任務的目的。如有的學生善說,可以讓他在組內(nèi)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有的學生善聽,可以讓他修正發(fā)言者不完善的地方;有的學生組織能力強,可以讓他擔任小組長。對于學困生,可以以“聽”為主,并讓小組長安排其在小組內(nèi)簡單復述別人交流的內(nèi)容,或是請優(yōu)等生協(xié)助其完成交際內(nèi)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小組互動中得到鍛煉,達到加強交際能力,增強平等意識,人人有收獲的合作目的。
二、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學生合作互動時,教師不能坐視不理,而是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互動活動中,認真傾聽學生的交際內(nèi)容,及時捕捉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介入學生的互動活動,幫助學生串聯(lián)交際語言,提示交際禮儀,拓展交際話題,引領小組的互動活動向前推進。如進行《我是小小推銷員》的口語交際,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合作推銷商品往往只重視“商品”的外觀、用途、使用方法,卻忽視了推銷的態(tài)度、方法、技巧時,教師可以適時介入,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推銷商品的過程中,習得一些推銷技巧,如選對推銷對象;介紹產(chǎn)品的語言要得體,不欺騙顧客;選擇好推銷的時間和環(huán)境等。讓學生明白,在適當?shù)那榫诚?,選擇適當?shù)耐其N方式,才是人際理解、溝通的真正目的。
三、培養(yǎng)合作互動技能
合作互動并非只是一種口語交際教學的形式,更是一種合作交往的能力,其意圖是通過學生間思維和語言的交流、碰撞,達到解決問題、交流情感的真正目的。小學生天性好動,加之經(jīng)驗不足,如果一味讓學生互動,教師不做有效指導,合作互動將演變成一種低效甚至無效的鬧劇。因此開展小組合作互動時,教師必須教給學生互動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技能,將合作交際任務落到實處。以《父母的愛》為例,實際教學中可以這樣指導學生:(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從給出的話題中選定一個交際話題;(2)一個人表達自己觀點時,其他成員要仔細傾聽,不能竊竊私語,更不能隨意打斷;(3)要聽清楚發(fā)言者的表述要點,聽出別人說話的語氣、情感,并加以復述;(4)對照別人的發(fā)言反思自己的言行,并能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觀點;(5)組長負責組織組內(nèi)交流,完成后舉手示意;(6)每小組選一名代表準備交流。各小組成員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其他組成員要認真傾聽,用心捕捉別人語言表達的閃光點和創(chuàng)新點,客觀公正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在充分交流和分享中,整理語言,完善思維,找到改進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和諧交際的目的。
四、多元評價互動過程
評價是提高“合作”互動質(zhì)量的有效工具,恰當?shù)脑u價能增強學生合作互動的自信心和興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具體操作時可采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相結(jié)合的方法,使被評的學生能夠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提高自己。
1.教會學生自評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會評價自己,一方面是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學生對自己認識不清,因此,學生自評時,教師要給予方法指導。如啟發(fā)該生回憶在整個小組互動過程中是否認真聽取了他人的發(fā)言,從中汲取了哪些營養(yǎng);是否積極參與了小組內(nèi)的交流;和上一次的合作交流相比,自己在哪一點上實現(xiàn)了自我突破;在和組員交際時,是否注意了交際禮節(jié)等。要求學生自評時至少說出自己的一條優(yōu)點,一點不足,并力求用具體事例加以說明,讓學生在自問與反思中認清自我,完善自我。
2.教會學生正確評價他人
在教學生評價他人時,首先要告訴學生,多說說別人的優(yōu)點,說說別人的發(fā)言帶給自己的啟發(fā)和幫助,再誠懇地指出別人的不足以及自己的意見或建議。評價別人時,要尊重他人,態(tài)度誠懇,語言和善,語氣得體,要讓被評價者感到溫暖與信服。
3.重視教師評價語言
教師是口語交際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一個小組的交流互動,少不了教師的引領和指導,更不能缺少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對各小組成員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評價;二是對學生的評價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教師應多肯定多賞識,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并能夠在這種充滿幸福的感覺中獲得交際禮儀,提高交際水平。如在“聽”的方面,教師可以這樣評價“這個小組的同學聽得很認真,別人發(fā)言時,沒有一個交頭接耳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薄澳懵牭谜孀屑殻@么細小的地方都注意到了,真了不起!”“你不但能認真聽取別人的發(fā)言,還能聽出別人發(fā)言中存在的不足,老師佩服你!”等;在“說”的方面,教師要多熱情洋溢地贊美學生“你的發(fā)言很精彩,讓我茅塞頓開!”“他說的多好呀,我們能不能給他點掌聲?”;當學生由于緊張無法表達時,教師千萬不能著急,要耐心鼓勵學生“別著急,想想再說,老師相信你能說清楚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一時想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述,你可以和組員再交流交流,聽聽他們的意見好嗎?”這種充滿鼓勵和期待的評價語言,會有效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傳遞給學生一種美好的愿望,帶給學生輕松愉快的體驗,激勵他在今后的小組互動中表現(xiàn)得更積極,更出色。當然,一味地激勵和賞識容易使價值觀尚不成型的小學生產(chǎn)生自滿和驕傲情緒,無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因此,教師的評價還要做到客觀公正,以深厚的教學積淀和文化底蘊點化學生,使學生獲得求知路上的“別有洞天”。
總的說來,一節(jié)精彩的口語交際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在長期的課堂實踐中通過不斷嘗試、探索而形成的,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操作時,教師要立足教學實際,關注學生,把握時機,巧妙點撥,使學生能夠大膽發(fā)言,有序合作,開展有效互動。只有通過師生之間長期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終成就課堂上的默契與精彩。
(特約編輯 潘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