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山
摘 要:課堂提問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力工具,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思維,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研究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以優(yōu)化物理課堂,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初中物理;提問;生活;對比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0-0053-01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有效的提問具有啟發(fā)學生思維,調動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采用科學的方法,通過聯(lián)系生活、知識整合、碰撞思維等策略,“問”出物理課堂的精彩。
一、 聯(lián)系生活,問以“致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觀點,主張生活與教育密不可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創(chuàng)設符合教材的生活情境,以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教師在對重力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充分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導入課題:“我們知道,將蘋果從手中松開后蘋果會下落,打籃球時拋出去的籃球會下落,就連輕輕的羽毛也會逐漸飄落,同學們知道這些生活現象有什么共同特點嗎?這些物體都下落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們經過交流討論,很好地引入了當堂課的課題,即地球的吸引力——重力。為了深化學生們對于重力大小的應用,教師還就一些生活問題對學生們展開提問:“50克質量的雞蛋受到的重力是多大呢?根據你自己的體重,能不能估計一下自己所受的重力呢?”學生們通過應用公式G=mg,成功計算出了正確答案。找物體的重心也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充分掌握找物體重心的方法并熟練應用,教師問道:“同學們能不能就某一常見的物體,找出其重心呢?”學生們開始利用鉛筆盒、書、凳子等物體展開了實踐,由于這些物體是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均勻物體,他們通過找?guī)缀沃匦某晒Φ卣业搅酥匦摹T谏鲜鼋虒W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不僅深化了學生們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提高了學生們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知識整合,問在“對比”
巧妙地對新舊知識進行銜接與整合是提高學生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去思考與對比新舊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機整合。比如,在學習關于歐姆定律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們能充分理解,教師在新舊知識銜接處進行提問,從而使他們能夠順利地獲得新知。歐姆定律是在電流與電壓的基礎上,探究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對學生們提問:“通過前面所學的知識,我們知道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阻越大,電流越小。同學們能通過對比分析,猜想一下電壓、電流、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嗎?會不會兩者相除能夠得到另一個物理量呢?”學生們通過猜想得出:電壓除以電阻等于電流,所以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們利于這一假設設計實驗來驗證,最后成功探究出歐姆定律,完成了教學目標。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新舊知識有機整合,激發(fā)學生們的思維,引導學生們主動地去探索歐姆定律的相關知識,使他們產生了深刻的記憶,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升華了物理素養(yǎng)。
三、碰撞思維,問要“爭論”
爭論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究熱情,活躍課堂的氛圍,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巧設問題,引發(fā)學生們產生不同的觀點,然后加以論證,最終達到教學的目標,使他們產生深刻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對關于物體做功這部分的知識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們深化對于物體做功的認識,教師設計了問題來引發(fā)他們的討論。例如,“人提著書包水平前進時做不做功呢?”有的學生認為做功,有的學生認為不做功,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大家都各抒己見。教師讓學生們將自己的觀點及原因一一表述出來,認為做功的學生說:“人提著書包給書包一個拉力,這個拉力等于書包的重力,所以人做的功應當是書包的重力乘以人前進的位移?!闭J為不做功的學生反駁道:“物體做功的條件是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了位移,人給書包的拉力是豎直向上的,而人的位移是水平的,力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所以人不做功?!边@時,認為做功的學生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同時,當教師讓認為做功的同學反駁時,學生們都紛紛表述人是不做功的。待學生們爭論有了結果后,教師對相關知識進行了總結歸納,并向他們強調了物體做功的條件,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判斷物體做功與否。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課堂提問來挑起學生們的爭論,使他們的思維火花發(fā)生碰撞,在爭論中發(fā)現問題、反思自己,提高了物理的知識水平。與此同時,學生們通過爭論產生了深刻的記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通過問以“致用”,問在“對比”,問要“爭論”,優(yōu)化物理課堂,放飛學生們的思維,促進他們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陳彬.幸福學習:物理課堂基于學生發(fā)展的教育自覺[J].物理教學,2014(08).
[2]陳彬.六個著力于:給力物理“幸福課堂”[J].中學物理,2012(14).
[3]王志剛.物理課堂提問的多維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