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珉
摘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建國以來,我們的黨高度重視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加大力度預防和處理貪污腐敗事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反腐倡廉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馳而不息的毅力與決心,堅持不懈的抓下去。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反腐??;預防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078-01
反腐倡廉重在預防,與其在發(fā)生腐敗事件后處理整治,不如將貪污腐敗的想法扼殺在思想源頭,切實將反腐敗工作的關口前移。
一、深入貫徹落實八項規(guī)定——徹底消除特權,防止腐敗問題滋生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出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旨在整頓黨的作風建設。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黨的生命線,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任何一個執(zhí)政黨而言,作風折射黨風,關乎政風,引領民風[1]。近年來,黨員干部出現了諸如“庸懶散奢”等作風建設上的頑疾,并已經成為飽受社會各界詬病的陋習。從本質上講,“庸懶”的背后是信念的喪失,“散奢”則常是貪腐的前奏,整治“庸懶散奢”等現象沒有退路。
黨性修養(yǎng),作風建設的基礎。黨性是作風的內在依據,作風是黨性的外在表現,所有黨員干部必須時刻注重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黨章,明確奮斗方向,不斷提升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進一步轉變自己的工作作風,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和意識,真正成為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
保持力度,堅定落實,構建常態(tài)化機制。八項規(guī)定,絕不是一陣風,一種形式,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八項規(guī)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首先,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關鍵要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八項規(guī)定要有持久的執(zhí)行力和生命力,需要建立執(zhí)行八項規(guī)定的長效機制,及時把這些規(guī)定制度化,寫入黨紀黨規(guī)乃至黨章里,以制度確保八項規(guī)定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加大監(jiān)督力度,構建常態(tài)化機制。不斷加大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監(jiān)督力度,尤其在重點問題和重要節(jié)點上下功夫。暢通信訪舉報渠道,使全體群眾參與到監(jiān)督體系中來,充分發(fā)揮群眾的力量,逐步建立全方位、常態(tài)化監(jiān)督體系。
二、狠抓歪風邪氣——扼制腐敗問題產生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富強民主的生活增強了人民對黨和政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但是,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一些黨員干部面對成績出現了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2]。這種現象不僅嚴重妨礙黨的路線、方針的貫徹執(zhí)行,同時也嚴重影響著社會風氣以及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
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力戒形式主義,實現作風轉變的必然要求。只有把身子沉下去,不斷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才能了解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最緊迫的問題,才能把群眾的現實需求系于心中,才能真正使各項工作取得實效。求真務實要求我們在破解發(fā)展中的不利因素時出實招、做實功,切實在抓基層、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上真抓實干。
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戒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享樂主義的克星。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黨員干部逐漸淡忘了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這是極其有害的。每位黨員只有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牢記“兩個務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事業(yè)才會不斷發(fā)展。清正廉潔是黨員干部基本的政治素養(yǎng),是戒除奢靡之風的思想保證,更是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內心期待。
三、杜絕不嚴不實——避免腐敗問題出現
從深入落實中央的八項規(guī)定,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領導干部的“四風”問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而真正想做到根除這些歪風邪氣和特權主義,需要的是自律,而“三嚴三實”恰是黨員干部修身為官的基本規(guī)范,自我約束的準繩。所以“三嚴三實”是解決“四風”問題的有力武器,是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新標桿。只有以“三嚴”祛“四風”,以“三實”凝聚正能量,才能從根本上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
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領導干部正確運用手中權力。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領導干部必須正確運用手中權力。一是要依法用權。權力的邊界是法制,法不授權不可為。所以,領導干部要養(yǎng)成按法律與規(guī)章說話辦事的習慣,恪守權力的界限,真正做到心中有法、慮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依法。二是要謹慎用權。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用權為民,按規(guī)矩、按制度行使權力。三是秉公用權。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自覺接受社會輿論和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從源頭上處理好“為誰掌權”這一根本問題。領導干部必須常懷律己之心,既是對黨的事業(yè)的高度負責,也有利于領導干部個人的健康成長。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嚴守道德規(guī)范,謹慎做人、清廉為官。
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皩崱钡暮诵木褪鞘聦嵡笫?、真抓實干。領導干部謀劃事業(yè)、考慮工作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計劃、方案、政策符合實際情況、符合人民意愿,既不好高騖遠,也不畏首畏尾。真正做到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切實杜絕形式主義的出現。同時,大力發(fā)揚吃苦做事的實干精神,在大事、難事中顯擔當,在逆境困境中見襟懷,不斷推動事業(yè)不斷前進,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八項規(guī)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活動的先后開展,都凸顯了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和力度,腐敗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黨風政風逐漸好轉,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滿意。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是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的“不想腐”而不是制度法律約束下的“不敢腐”。所以,切實推進反腐敗工作的關口前移,才能將腐敗問題扼殺在源頭,切實營造風清氣正的和諧家園。
參考文獻:
[1]盧誠,賈昌萍. “八項規(guī)定”科學內涵之三維解讀[J]. 傳承, 2013(10): 74-75.
[2]許小銳.對有效破除“四風”的思考[J]. 新四部, 2014(15):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