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立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教師應合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長時間保持,從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課前激趣,激活學生學習熱情;課中持趣,保持課堂秩序和諧;課外延趣,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關鍵詞]語文課堂 信息化手段 優(yōu)化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1-060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的特點,易對陌生事物產(chǎn)生興趣,這為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奠定了基礎。教師結(jié)合學生與教材實際,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課前激趣,激活學生學習熱情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課前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導入對整節(jié)課的學習至關重要?,F(xiàn)代信息技術能很好地將音頻、視頻、圖畫、特效等融于一體,更能調(diào)動小學生的情趣,從而將學習的難點、重點變得相對直觀、具體,易于小學生理解,能為學習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如在學習《九寨溝》一文時,教師首先播放九寨溝旅游的視頻片段。影片中青翠的樹林、茵茵的小草、啾啾的鳥鳴、磅礴的瀑布等,再配上導游的講解,一下就把學生帶進了迷人的景區(qū)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這段影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1:景色太美麗了!
生2:我很想去看一看這優(yōu)美的景色。
……
師:九寨溝以最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未受污染的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等組成了神秘的自然風光,是公認的“人間仙境”。那兒的景美、情美、人更美,極具地方特色。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
本節(jié)學習中,教師課前先播放九寨溝的旅游片段,用圖片、聲音、動感畫面將學生帶入景區(qū)中,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情趣,為本文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在學習中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河山,也培養(yǎng)了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課中持趣,保持課堂秩序和諧
課前導入中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種興趣會不會是曇花一現(xiàn)?如何讓這種興趣在整節(jié)課中保持呢?教師就應加強信息技術手段與課文內(nèi)容的整合。
如在學習《伊索寓言》時,教師這樣設計教學。
師:同學們都聽說過《狼和小羊》這則寓言故事吧,它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呢?
(學生嘗試回答,教師及時補充)
師:今天老師再和同學們學習一則寓言,那就是《狐貍和葡萄》。
(播放視頻,動畫中狐貍的表演讓學生哈哈大笑)
師:視頻很好看,但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呢?
(學生交流后展示,教師補充)
師:同學們還能說說你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嗎?
(學生紛紛舉手回答)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老師再給大家補充幾個寓言故事,來看動畫《守株待兔》《狼和小羊》《牧童和狼》。
(師生共同交流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寓言以短小的故事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教學中若單獨用讀、講的方式,學生極易厭煩。通過動畫穿插展示,使學生在看、聽、說中明白了寓言所蘊含的哲理,在愉悅的學習中獲得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三、課外延趣,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學生的情趣在課前、課中通過信息化手段得到了有效激發(fā)。如何讓這種興趣自然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課余也帶著濃厚興趣自主學習呢?這需要教師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使學生能夠帶著課堂上的余情自主學習。
在學習《牛郎織女》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
師:《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民間故事中流傳非常廣泛的傳說之一,故事中主人公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為人們所歌頌。它的曲折情節(jié)、奇幻色彩、積極思想印在人們腦海中。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它。
(播放相關錄音、視頻,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學習)
(課堂教學臨近結(jié)束,教師設計課外拓展學習)
師:老師再給同學們推薦幾個民間故事,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
(播放《哪吒鬧?!贰栋咨邆鳌贰睹辖揲L城》的精彩片段。每個片段約2分鐘)
師:同學們可以從中選擇1-2個故事,自主學習。
本節(jié)課中,教師在課堂結(jié)尾時播放了三個傳說的精彩片段,瞬間吸引了學生。但教師又戛然而止,給了學生回味無窮的空間。這樣,學生定會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升。
語文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讓這種學習情趣在課前、課中、課后得到持久的保持,無疑又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動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