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允天
【摘要】情景教學法,顧名思義是引導學生構思出某個情景為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創(chuàng)造一定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是語文教師重要方法之一。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恰如其分的情景氛圍,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增加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
【關鍵詞 】 情景教學 情感引導 語文教學
所有的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表達,不同的情感即便描述同樣的內容也會有著不同的文字表述。我們在學習文章時,應注重理解文章情感的表達,要深入領會作者書寫這篇文章時的心境與感情,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情感中,才能進一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掌握,語言表述能力、文字功底等技巧都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文中感情,情景教學便是很好的一個手段,如何巧妙的運用情景教學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深入剖析核心情感表達的詞語,引起學生共鳴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字成詞,組詞成句,組句成段,組段成篇的,所以作者的情感表達最終也會依托單個的字存在。情感的表達離不開關鍵字,抓住了關鍵字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對于全篇文章的理解自然會有很大幫助。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對于一些核心情感表達的詞語要學會利用,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就掌握了文章的命脈,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們在講解《林海》一課時,首先明確這是一篇抒情散文,重點自然應該把握作者想通過這篇文章抒發(fā)怎樣的情感。仔細分析文章的標題就會發(fā)現(xiàn),簡單明了的“林海”二字卻有“無法用詞形容的美景”味道。在教學中,為了把學生帶入自然優(yōu)美的風景之中,我首先抓住標題讓學生們直接發(fā)揮想象,感受大海的寬闊無際,同時去感受被眼前美景所迷住而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驚訝之情。然后讓學生自己命名,再和作者的這個名字形成對比,這樣就更能理解為什么作者不用“美麗的林?!?、“林海的美輪美奐”等題目,而是巧用“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通過這一標題的引入,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感情就有了很好的把握,在接下來的內容學習中就會輕松很多。
二、依托設計導語的層次遞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語文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文章,既然是理解,自然就會區(qū)分層次,導語的作用就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有經驗的語文老師會在每次開堂之前,精心設計一段導語,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能讓學生較快的進入到講解文章所需要的感情基調中去,為接下來的課堂內容的教學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例如,在教學“歲寒三友”這個單元中的三首古詩時,教師在正式開始之前準備一些圖片,展示出竹、梅、松,然后由學生對照著畫。隨后在全班遴選出三幅較好的作品作為展示,同時指出較好的原因,并提示出說:“這樣的意境,是不是應該在上面寫點什么,如果注意語句格式,就成了詩。讓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是怎么給這樣的畫作詩的。”這樣就讓本課的教學內容完全融入到詩的意境中了。
三、巧用授課人員的情感渲染,帶領學生走進語境
因為學生的人生經驗不足,對文章的理解也不夠深入,所以在文章真實感情上很難真正達到理解,即便有了很好的引入,也缺少對情感渲染的帶入。因此,這就需要授課人員,也就是語文老師,要先進入文章的感情基調中去,無論是朗誦還是講解,都要充分將自己投入到文章中,帶動學生一起進入情感的氛圍中。對于學生理解文中的內涵有很大的益處。反之,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情感的投入,就會蒼白無力,索然寡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感情投入帶動學生進入文章情感世界,喚起學生對事物的審美情趣。
四、借助多媒體設備直觀感受,讓情景創(chuàng)造更加形象生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越來越被院校及師生所認可。新穎的直觀效果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最有效的方式無非是將想象和直觀感受相結合,從而加深認知理解。在語文教學中,巧用多媒體設備讓情景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形象。例如,針對小說《雷雨》節(jié)選內容,節(jié)選的段落是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最快、轉折最為精彩的時期,可謂精彩紛呈,可以讓讀者的感情隨著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發(fā)生變化。但學生受到生活閱歷的局限,對小說中描述的很多復雜的感情不能真正感同身受,更不能理解故事里的人物間的復雜關系,單憑想象式的教學,很難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效果。這時候就是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特殊功能的恰當時機。關于《雷雨》的電影、影評以及話劇,都有很多,老師可以找出電影《雷雨》以及話劇《雷雨》等作品供學生欣賞,通過對比文章、電影、話劇間的不同來感受當時的情景。在這種直觀的情景中,學生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真實,否則也會成為空想的“感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有的時候恰當?shù)那榫霸O計卻能讓學生不用讀百遍就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摒棄“滿堂灌”、“填鴨式”等教學方式,要抓住語文教學的重點,結合新課改的目標要求,不斷完善豐富自身的教學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表達、理解能力,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社會發(fā)展建設輸送一批批優(yōu)秀的精英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冰林.語境創(chuàng)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學生之友,2012,(02):4.
[2]曹紅燕.小學語文教材中文本理解的語境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4,(3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