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寧寧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的是新課程要求下的高中化學實驗課如何實施和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應該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給學生以最直觀的感受,并在實際操作中得到知識的啟迪。
【關鍵詞】化學實驗 教學方法 實驗預習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57-01
新課程實施以來,化學實驗作為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以及學習內(nèi)容,落實于化學教材各主題之中,但實驗課上,能夠將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概念進行合理的驗證,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觀察力并且建設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習技能,保證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從兩個方面開展了重點研究。
1.化學實驗的種類及方法
目前我國高中教學的教材中,化學實驗主要有兩個方面組成:課本中結合教學內(nèi)容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獨立操作的學生實驗。就目前教學現(xiàn)狀下存在的實際問題,從這兩種實驗形式上說一說實際存在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的改革措施。
1.1演示實驗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都是老師先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述,然后在進行實驗部分,最后將實驗所反應出的現(xiàn)象、結論表達出來。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一直是處在被動接收的狀態(tài),沒有對知識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新課標中對于此項實驗有著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要以學生為主導,進行演示實驗的時候必須要適當?shù)募尤胍恍﹦?chuàng)造性的成分,盡量給學生多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盡量的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鈉”的演示實驗教學過程:鈉與水反應的演示實驗中,老師可以先將鈉的集中物理性質(zhì)告訴學生,同時重點講解需要記住的一些物理特征,然后根據(jù)已經(jīng)講述的知識進行實驗猜想,然后使用實驗來驗證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同時還要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耐卣?,將鈉與酸、鈉與硫酸銅反應的現(xiàn)象和結果和鈉與水反應進行比較,并總結出相應的化學性質(zhì)。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將學生完全帶動起來,跟著老師思考問題,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雖然在本次教學課上,可能延時了,但是從整體教學課時上來看,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1.2學生實驗
目前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上課前,老師通常會講解本次實驗的目的和各種化學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然后重點講述本次實驗的原理及操作步驟,還要對結果的計算、記錄或者誤差分析進行詳細的講述,然后才開始學生的實驗操作,通常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
1.3題中實驗
目前,全國性的高考試卷中,通過會設置一些實驗題,目前這類題目的得分率非常低,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實驗類題目的分數(shù),就要加強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應該不斷加強習題中的知識積累。
2.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2.1實驗預習
比如,實驗必須使用試管來完成,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先畫出一根試管,在里面放置一些藥品,并且使用箭頭標注完成所需具體步驟。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
(1)學生可以互相進行討論,同時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生動和形象,也避免學生在進行實際實驗的時候盲目操作,造成實驗設備的損壞或者身體傷害;
(2)通過很好的預習可以加速實驗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2.2實驗
實驗過程中學生必須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并將整個實驗過程進行記錄;
(2)保持良好的實驗秩序,認真完成每一項實驗;
(3)不浪費實驗藥品,輕拿輕放,不損壞實驗器材,完成后將所有器材清理干凈;
(4)不要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3實驗報告
完成后必須要填寫實驗報告,其必須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1)實驗目的;(2)實驗原理;(3)實驗過程中使用的器材和材料;(4)實驗結果闡釋;(5)實驗結論或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6)實驗討論。通過填寫詳細的報告,可以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切實提高動手能力。
總之,不僅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和實驗的精神,還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育和技能的培養(yǎng),如果不讓學生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也就不能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因此,必須要探究精神和基礎知識同時進行,形成扎實的技術知識系統(tǒng),保證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這樣才能實現(xiàn)新課標中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瓊.創(chuàng)設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情境[J]. 學周刊. 2016(25)
[2]李劍.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 學周刊. 2016(21)
[3]王澤,邢少軍.高中化學教學需做好的幾個銜接工作[J]. 學周刊.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