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語氣助詞作為功能助詞的一種,是漢語中表達語氣的一個重要手段,且在英語里并沒有與之相對應(yīng)的詞類。因此,在英譯漢的時候,如果能適當?shù)厥褂谜Z氣助詞,不僅可以使譯文更加地道,也會最大程度地傳達原文的信息和情感,從而實現(xiàn)功能對等。本文試從漢英語氣表達方式對比、漢語語氣助詞介紹及分類、英譯漢時對漢語語氣助詞的使用和基于功能對等理論看英譯漢時漢語語氣助詞的使用這四個方面來探討漢語語氣助詞在英譯漢中的使用。
關(guān)鍵詞:語氣助詞;漢英對比;功能對等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2
一.漢英語氣表達方式對比
(一)語氣和語氣系統(tǒng)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語氣”的解釋是:一、說話的口氣;二、表示陳述、疑問、祈使、商榷、感嘆等各別的語法范疇。顯然,“語氣系統(tǒng)”一詞中的“語氣”取第二種解釋。在語氣系統(tǒng)的分類這一問題上,目前并沒有一套公認的分類標準,不過現(xiàn)有的各種分類大體上出入不大。齊滬揚在《論現(xiàn)代漢語語氣系統(tǒng)的建立》(2002)中指出語氣可分為功能語氣(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和意志語氣(可能語氣、能愿語氣、允許語氣、料悟語氣)兩類。其中,功能語氣表示說話人使用句子要達到的交際目的,語氣詞往往是此類別的形式標志;意志語氣則表示說話人對說話內(nèi)容的態(tài)度或情感,其形式標志是助動詞和語氣副詞。齊所提到的從屬于功能語氣的四種語氣,即陳述、疑問、祈使和感嘆在其他學者的著作中也均有涉及,如王力《中國現(xiàn)代語法》,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等。
而英語中對語氣的認識則與動詞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铝炙乖~典里對mood一詞的解釋是In grammar, the mood of a clause is the way in which the verb forms are used to show whether the clause is, for example, a statement, a question, or an instruction. 即認為語氣是通過動詞的形式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西方學者對于語氣系統(tǒng)的類別劃分也存在些許出入,陳述、祈使、疑問和虛擬是較為公認的四類。
(二)漢語中的語氣表達方式
趙元任在《北京、蘇州、常州語助詞的研究》(1926)中總結(jié)了六種表達語氣的方式。即實詞、副詞、動詞的曲折變化、單呼詞、語調(diào)和語助詞。王力的《中國現(xiàn)代語法》提到了語調(diào)和虛詞(語氣詞)。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提到語調(diào)和限制詞。胡明揚在《語氣助詞的語氣意義》(1988)中提到了語調(diào)、語氣詞和其他表示語氣的語詞。賀陽在《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tǒng)》(1992)中總結(jié)了七種書面形式標志:語調(diào)、句式、同現(xiàn)限制、助動詞、語氣副詞、語氣助詞和嘆詞。
綜上,筆者就漢語中的語氣表達方式總結(jié)如下:
一、語調(diào)。如,“他不知道?”(疑問)二、語序。如,“他知道不知道?”(疑問)三、助動詞。如,“他可能不知道?!保ɑ蛉弧赡埽┧摹⒏痹~。如,“他一定不知道?!保ū厝弧赡埽┪?、嘆詞。如,“哎,他不知道!”(感嘆)六、語氣助詞。如,“他不知道吧?!保ɑ蛉弧赡埽?/p>
(三)英語中的語氣表達方式
利奇(Geoffrey Leech)和斯瓦特威克(Jan Svartvik)在《英語交際語法》(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gman, 1975)中提到的語氣表達方式有:語調(diào)、嘆詞、助動詞。布斯曼(Bussmann,H.)在《語言與語言學詞典(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0)中提到了動詞的詞性變化、詞匯(如情態(tài)動詞)、句子狀語等。
綜上,筆者就英語中的語氣表達方式總結(jié)如下:
一、語調(diào)。二、語序。三、助動詞。四、副詞。五、嘆詞。六、動詞的時體變化。
其中,動詞的時、體變化是英語中表達語氣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漢語所沒有的。比如下面四個句子中委婉語氣的表達:(1) I wonder if you can open the window. (2)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open the window. (3) I am wondering if you can open the window. (4)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open the window. 上述四個句子借助動詞wonder的時體變化,實現(xiàn)了委婉語氣的逐漸加強。
綜合上述三點,我們可以看到漢語和英語關(guān)于語氣的定義及分類都不完全一致,不過漢英兩種語言均認為語氣從屬于語法范疇,表達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看法,且部分語氣,如陳述、疑問和祈使是兩種語言所共有的。同時,漢英中表達語氣的方式也有許多相似,如語調(diào)、語序、助動詞、副詞、嘆詞等。而漢語語氣助詞則是漢語獨有的語氣表達方式。接下來,我們將從分類入手來初步介紹漢語中的語氣助詞。
二、漢語語氣助詞介紹及分類
漢語語氣助詞屬于功能助詞,是一種虛詞。它不能單獨使用,一般置于句尾,有時用于句子中間,且不能用標點符號與句子其他部分隔開。語氣助詞是漢語特有的表達語氣的方式,在英語中并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詞類。
常見的漢語語氣助詞有:“啊,吧,呢,嗎,的,了,嘛,哇,呀”等等。按照齊滬揚所述之功能語氣下屬四種語氣類別,我們可以將語氣助詞簡單地分為以下四類。
1.表示陳述語氣?!鞍?,的,了”等等。如,“他走了。”
2.表示疑問語氣?!鞍。瑔?,呢,呀”等等。如,“你是學生嗎?”
3.表示祈使語氣。“啊,吧,呀”等等。如,“走吧!”
4.表示感嘆語氣?!鞍。?,哇”等等。如,“天氣真好呀!”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語氣助詞可以同時表達兩個或以上的語氣意義。第二,除上述四種語氣之外,漢語里還存在許許多多其他的語氣,比如驚訝,猜度,諷刺等等。實際交流中的語氣十分復雜,很難一言以蓋之。第三,在分析語氣助詞在句中所表達的語氣意義時,要先排除其他干擾因素,這樣才能確切地理解語氣助詞的語氣意義。例如,(1)那是什么呀?(2)那是什么?通過這兩個句子的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1)句表示疑問的語氣含義是通過語調(diào)(即句末問號)實現(xiàn)的,而非語氣助詞“呀”。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漢語語氣助詞是一種重要的語氣表達手段,它可以書面形式出現(xiàn),這是語調(diào)所不及的;同時,它同副詞相比意義更加純粹,語氣助詞只表語氣,沒有它義。另一方面,漢語語氣助詞在英語中沒有與其相對應(yīng)的詞類。因此,英譯漢如果能正確適當?shù)厥褂谜Z氣助詞將會使得譯文更加地道,且更完整地表達原文的語氣含義。下面是一些示例。
三、英譯漢時對漢語語氣助詞的使用
(一)四組例句
1.陳述語氣“的”
1a. I can speak English. 我會說英語。
1b. It is certain that I can speak English. 我會說英語的。
1a僅僅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我會說英語”。1b在句末加上語氣助詞“的”,很好地表達了“it is certain that”,起到了加強語氣的作用。
2.疑問語氣“吧”
2a. He is a teacher. 他是老師。
2b. I think he is a teacher. 他是老師吧。
2a表示說話人很肯定他是老師。而2b則帶有一種疑問的語氣,原句通過 “I think”實現(xiàn),譯文則用“吧”字很好地傳達了原文“I think”所表達的信息,一方面“吧”字作為語氣助詞在漢語里有表示疑問語氣的作用,另一方面與“I think”遙相呼應(yīng),實現(xiàn)了譯文同原文的功能對等。
3.祈使語氣“吧”
3a. Go to the cinema. 去看電影。
3b. Lets go to the cinema. 我們?nèi)タ措娪鞍伞?/p>
3b中的“吧”字表示一種祈使語氣,解釋的是原文中“Lets”的含義。
4.感嘆語氣“啊”
4a. He is tall. 他個子很高。
4b. How tall he is! 他個子很高?。?/p>
4b中的“啊”字極巧地傳遞了原文“how”。
(二)英語作品漢譯本中的語氣助詞使用
以下兩個例句摘自《漢語語氣助詞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田琳,1997)
5a“Get out of the room. Return to the nursery.”was her command.(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5b“滾出屋去。回兒童室去。”她命令道。
6a “Now return to the nursery, my dear, and lie down a little.”
6b“好了,親愛的,回兒童室去吧,去躺一會兒吧?!?/p>
5b中連用兩個祈使句,語氣顯得十分強硬,表達出了原文中里德太太對簡愛的不滿。而6b中“了”字和“吧”字的使用則使得語氣舒緩了許多。上述兩句的對比反映了語氣助詞在表達語氣時的重要作用。
四、基于功能對等理論看英譯漢時漢語語氣助詞的使用
(一)奈達的功能對等
奈達(Eugene A. Nida)是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和翻譯家,他提出的功能對等理論(Functional Equivalence),即動態(tài)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一直在翻譯界頗受歡迎。在《翻譯理論與實踐》(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書中,奈達是這樣解釋動態(tài)對等的: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奈達認為功能對等(動態(tài)對等)是不拘于語言形式的對等,是要使得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在閱讀之后有相同的反應(yīng)。各種語言在形式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形式對等很難滿足,而功能對等則是突破形式的拘束,追求譯文同原文在信息傳遞和情感表達上最大程度的對等。譚載喜在《西方翻譯簡史》(2004)中將其歸納為:譯文措辭通順自然,內(nèi)容達意傳神,讀者反應(yīng)相似。
奈達認為,為了實現(xiàn)譯文同原文的功能相等,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彌補,從而使譯文讀者能者做出與原文讀者基本一致的反應(yīng)。本文所提的漢語語氣助詞就是一種彌補手段。語氣助詞是漢語特有的一種重要的語氣表達方式,在英語中找不到相應(yīng)的詞類。因此,在英譯漢時使用漢語語氣助詞作為一種彌補手段,會使得譯文更為地道、更為譯文讀者所接受,從而實現(xiàn)了奈達所說的功能對等。
(二)三點原則
田琳在《漢語語氣助詞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中提到了英譯漢時運用漢語語氣助詞的三條原則:類型化原則、個性化原則和情境化原則。
1.類型化原則
即把英語中某一類型的句子翻譯成漢語中同等類型的句子,也就是說,陳述句譯成陳述句,感嘆句譯成感嘆句,以此類推。如,Lets have a talk. 我們談?wù)劙伞#ㄔ暮妥g文均為祈使語氣)類型化原則雖然很好地保證了譯文同原文在形式和功能上同時對等,但實際應(yīng)用性不強。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形式上的對等是很難達到的,因此下述兩個原則顯得尤為重要。
2.個性化原則
即譯文中所選用的語氣助詞應(yīng)最大程度地反映原文中說話人的性格特征,從而充分展現(xiàn)原文說話者的個性。如田琳在文中提到的例子:They had been putting in place to all of my new business: Currycomb, brush, pitchfork-everything and there was in the loft.(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譯文一:他們把干我這一新行當所需要的用具—馬梳子、刷子、干草叉—全部養(yǎng)馬用具安放得井井有條,而且草料棚里還堆有干草。譯文二:他們把我養(yǎng)馬所用的各樣東西該放哪放哪兒—馬梳子呀、刷子呀、干草呀—樣樣齊全,草料棚里還堆著干草呢。原文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父親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送給他一匹小馬。小男孩回家的時候看見家人正在為他的小馬忙活,說出了上面這句話。對比兩個譯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譯文二因為使用了語氣助詞“呀”、“呢”,使得語氣更為活潑,也更符合一個小男孩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
3.情境化原則
即以不同的場合為參照標準,選擇合適的語氣助詞。如三(二)中提到的《簡愛》中的兩個例子。
參考文獻
[1]齊滬揚.論現(xiàn)代漢語語氣系統(tǒng)的建立[J].漢語學習,2002.
[2]齊滬揚.語氣詞和語氣系統(tǒng)[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賀陽.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tǒng)[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2.
[4]胡明揚.語氣助詞的語氣意義[J].漢語學習,1988
[5]趙元任.北京、蘇州、常州語助詞的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1926.
[6]田琳.漢語語氣助詞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J].外語教學,1997.
[7]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8]王飛華.漢英語氣系統(tǒng)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王思俊(1996-),女,漢族,安徽合肥人,現(xiàn)供職單位:安徽財經(jīng)大學,本科生在讀,商務(wù)英語專業(yè)。
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