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唯司
?
播音主持中如何把握好對象感
宋唯司
【摘 要】播音主持是一項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廣播主持人具有較高的難度。在播音主持過程中,面對話筒,播音員需要對稿件的對象感進行把握,這一點對播音主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有效的把握對象感,播音員能夠與聽眾之間增強交流互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而且能夠使自身的聲色更具變化性,語氣更加豐富,有利于避免長時間播音過程中說話語氣一直處于同一頻率下,語氣的單調、乏味會影響受眾關注的度,不利于形成固定的受眾群體,影響播音主持的效果。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播音主持人員來講,需要在播音主技嘉把握好對象感,增加播音主持的效果,同時更好的展現(xiàn)出節(jié)目的魅力。
【關鍵詞】播音主持 受眾 節(jié)目內容 感情 共鳴 對象感
(一)對象的虛擬性
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時所面對的是話筒和鏡頭,看不到聽眾和觀眾,這就需要在播音主持過程中要假想正與聽眾觀眾進行交流,要做到“眼中無人,心中有人”這可以看出播音主持時對象具有虛擬性。即使直播間請來嘉賓和觀眾,這只是節(jié)目的一種手段,但其最終目的還是要為電視機或是收音機前的觀眾服務。
(二)情感的真實性
即使播音主持人無法親眼見到觀眾和聽眾,但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也需要從自己內心與受眾進行交流,利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完成播出任務,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從而贏得受眾的共鳴,提高廣播電視傳播的效果。
(三)交流的平等性
作為優(yōu)秀的播音主持人不僅要具有喉舌意識,同時也要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受眾進行平等交流,遵循受眾,能夠反映受眾的心聲,成為黨和政策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而且通過與受眾平等交流能夠樹立播音主持人及媒體的威信,記得受眾的尊重,這也是播音主持人需要信守的重要準則。
(四)形式的多樣性
由于播音主持中對象感表現(xiàn)形式具有多樣性,由于節(jié)目不同其對象感也會不同,針對不同節(jié)目在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主持,這樣才能與受眾更為貼近,更好的交流。如兒童節(jié)目、老年節(jié)目、青年節(jié)目,或者是綜藝節(jié)目、社教節(jié)目、體育節(jié)目及讀書節(jié)目等,由于傳播內容和所面對的受眾群體不同,這就對播音主持過程中的語氣和風格具有多樣性的要求。
(一)對節(jié)目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作為播音主持人,其主要是為聽眾服務,任何一檔節(jié)目都會有自己固定的受眾,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要播音主持過程中要從聽眾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從稿件、欄目、受眾及接收方式等多個方面入手,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深入分析,認真地去揣摩受眾的心理活動,從而找準與受眾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的相關點,這樣在播音主持過程中才能更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無論播音主持哪種類型的節(jié)目,在播送節(jié)目過程中,播音主持人都需要進入到作者的內心思路中,首先讓自己感動,這樣才能進一步打動聽眾。
(二)參與采編更好地獲得對象感
廣播節(jié)目的播出需要采、編和播等群體的共同協(xié)作配合,對于播出成果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應用的宣傳效果,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夠參與到節(jié)目的采編過程中來,這樣不僅能夠使采編工作更好地與播音有效地進行銜接,而且在節(jié)目前期的各項工作中,能夠為播音主持做好鋪墊。同時在直接參與過程中,播音主持人能夠更早地進入到節(jié)目的狀態(tài),通過對節(jié)目來源、背景、編輯過程及要表達的主題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更好的調動自身的情感儲備,更好地把握對象感,能夠更準確、真實的把握節(jié)目的內容和情感,與受眾實現(xiàn)情感上的交流,增強播出節(jié)目的效果。
(三)深入生活,與收聽對象產生共鳴
對于播音主持工作來講,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節(jié)目的對象感,需要深入生活,與生活更為貼近,這樣才能獲得生活的底蘊,使自己變得更充實。播音主持人對于自己播出節(jié)目所面對的受眾生活實際要深入了解,了解這類人群的思想感,這樣在播出節(jié)目過程中才能有鮮明的對象感,從而與受眾之間距離感縮短,實現(xiàn)真正思想感情上的交流,確保獲得良好的播出效果。
(四)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培養(yǎng)
播音員主持人應是睿智、機敏和幽默的化身。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恰如其分的表達,才能與聽眾產生共鳴。因此,播音員主持人平時要博覽群書,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涉獵,做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在學習中成長,練好不同的表達方式,把握好不同的對象感。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在播音主持中需要做到有對象感,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受眾,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同時播音主持過程中在把握對象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播音主持的分寸和基調進行掌握,使播音主持更為親切自然,能夠從感覺上意識到聽眾的各種心理變化,從而調動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吸引和滿足受眾的興趣和要求。
參考文獻:
[1]孫凱.論旁觀者視角下播音主持對象感的建構[J].電視研究,2013.
[2]遲金路.播音主持如何塑造正確的對象感[J].西部廣播電視,2015.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