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峰 陳衍丹
摘 要:當前的語文教學,越來越普遍的存在輕語言文字訓練,重文章內(nèi)容分析的傾向。漢字書寫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它卻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后裔的我們,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的寫字教育,正確書寫漢字是文化學習的基本要求,是我們完成傳承中華文化這一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應當具備的文字基礎,更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教學 漢字書寫 機制 示范 方法 習慣
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最主要的文化載體,是人類文化的瑰寶。創(chuàng)造漢字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正是因為有我們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代代相傳。從本質上說,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信息交流傳承的工具,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書寫漢字,并創(chuàng)造出感動世界的中國漢字書法藝術,更是中國人對世界藝術的貢獻。在學校認真指導每一個學生認識,了解并規(guī)范書寫好漢字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而今天它的發(fā)展讓人擔憂,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為改變忽視寫字教育的現(xiàn)狀,全面提高學生寫字水平,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教育機制,把寫字教育落到實處
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的國寶,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漢字書寫教育尚未引起各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多中小學校都沒有開設寫字教育課程,更沒有配備專業(yè)的書法教師,一些教育機構也片面地強調提高學生的聽、讀、記的能力,而忽視了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只注重所謂的智力開發(fā)之類的工作,是因為考察,考核,考試等環(huán)節(jié)中始終忽視了書法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老師就永遠只是煩惱著試卷上,作業(yè)本上那些難看甚至是認不到的字,由于教育教學任務的繁重,誰都沒有精力來專門對學生進行寫字訓練和糾正學生的錯別字,再說它好像與考試沒有多大的關系。書法能力是沒用試卷來檢測的,字的好壞與學生的成績和教師的業(yè)績都是沒有關系的。學生的寫字水平?jīng)]與教師的業(yè)績掛鉤,是這個原因才導致教師都認為自己始終沒有教學生寫字的任務與職責,并且科與科之間互相推諉,上一級的教師只是責怪下一級老師沒教好,認為是他們的責任,這就給學生留下了一個可以寫錯別字的空間。正是這樣,所以教師誰都可以不管寫字的事。到頭來學生字寫不好或喜歡寫錯別字看來任何一個教師都沒有責任,其實誰都有責任。當然這事說到底還是由于教育評價制度造成的。因此各中小學校應開設漢字書寫教育課程,努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漢字書寫意識,并與學生的成績和教師的業(yè)績掛鉤,進行考評。
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做好書寫示范作用
我們教師寫得一手好字是要求學生寫好字的前提。老一輩老師是非常講究寫字的,他們無不是書法高手。記得我在小學時還寫大楷和小楷,而我的語文老師就是我們的指導老師,他的字剛勁有力,對我的影響很深。而現(xiàn)代的教師缺乏書法專業(yè)訓練的信念和決心,不把它放在重視的范圍之中,加之對漢字的規(guī)范化缺乏足夠的認識,電腦及多媒體的運用,沒有充分認識到漢字在表現(xiàn)中華文化上的意義與作用,由此導致寫字能力上的不足。自然而然就教不好自己的學生書寫,學生寫的字歪歪區(qū)區(qū),老師頭痛,但無從下手,沒辦法糾正,老師就寫不好,沒有示范,又怎樣要求學生呢?規(guī)范書寫漢字是中華文化積累與傳承的歷史進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大事,是文化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切實提高教師寫字教育的能力是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的需要。現(xiàn)代教師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充分意識到自己與時代要求的差距,加強學習,迅速成為學生的名副其實的寫字指導教師。因為它既是職業(yè)的要求,更是歷史的使命,具備較高的書法能力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象征,應當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
三、掌握漢字構成規(guī)律,進行寫字方法的引導
漢字的構成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詞義三者于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它的這一規(guī)律引導學生分析每一個漢字的整體和局部,研究每一篇章的整體和局部,努力探索漢字筆畫與其書寫工具之間的規(guī)律。在教學中抓住漢字的形體特征,把握基本筆畫規(guī)律,結構的處理規(guī)律,切實進行寫字方法的引導,對中小學生來說十分重要,現(xiàn)代學生寫不好字正是由于他們?nèi)狈ǚ椒ê鸵?guī)律的探索與研究,從來就是憑自己的感覺寫字。教師注意把所有的漢字書寫規(guī)律都讓學生作一些了解,就有利于他們?nèi)プ灾鲗W習,有利于他們對書法藝術作進一步探索與研究,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筆畫的書寫規(guī)律。漢字書寫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鉤、折、提等8種。每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因此寫好筆畫是寫好漢字的基礎。在筆畫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筆畫的形狀,領悟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和提按的要領,從而掌握好每個基本筆畫的規(guī)范寫法。筆畫的書寫規(guī)律包括運筆的規(guī)律及變化的規(guī)律。
2.結構的處理規(guī)律。漢字字數(shù)繁多,字形各異,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正楷字結構的處理規(guī)律要做到橫平豎直,間距均勻,主次有別等。
四、堅持不懈,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堅持不懈,不僅僅指的是學生的練字,也指的是老師的寫字水平的提高,教育管理部門及學校制定相關的評價制度的長期執(zhí)行。只有教育理念重視,有完整的監(jiān)督、檢查、考評機制,這個習慣才能養(yǎng)成逐步養(yǎng)成。寫字需要良好的習慣,否則就不能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效果。一般學生都存在著寫字時坐不正,作業(yè)本放不正,要么寫得太大,要么寫得太小,或者寫得歪歪斜斜 …… 更有甚者在抄寫的過程中都往往錯誤多多,這些都來源于非常不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真正能寫好字,還得從平時的寫字習慣抓起,培養(yǎng)他們學習每一個東西首先都認真地閱讀原作,細心關注難點,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從不放過難字的習慣,只有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才能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古往今來,我國涌現(xiàn)出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他們的書法作品是藝術中的珍品。他們勤于練字,刻苦用工的事例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想寫好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書法博大精深,要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懈,勤于練習者才能有所收獲。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漢字書寫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它卻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后裔的我們,正確書寫漢字是文化學習的基本要求,是我們完成傳承中華文化這一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應當具備的文字基礎,更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