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親
浙江省余姚市黃家埠鎮(zhèn)中
?
讓課本與生活“親密接觸”起來
——以《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為例,兼談思品課的“實”與“活”
徐再親
浙江省余姚市黃家埠鎮(zhèn)中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圍逐漸擴展,需要處理的各種關系日漸增多。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倍n本教材作為課程專家,學科專家和教師共同開發(fā)的教和學的材料,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文化中介”,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物質載體,有較大的權威性,具有彈性和溫度。
思想品德課的“實”與“活”,就是一方面要肯定學生的生活體驗是教學的起點,另一方面又要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合理的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的努力就是架起課本與生活的橋梁,讓課本與學生生活“親密接觸起來”,讓思品課堂真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歸于生活”。下面本人結合所執(zhí)教過的思品課九上《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課例,談一些粗淺的想法與思考。
[音樂:《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導入:周末在家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們的另一個家,我們的班級、學校,我們一起生活的集體?你會想念班級的什么?
想像:兩年來我們在這里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成長,<2>班已經(jīng)漸漸走入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像書中的<3>班一樣,我們會……如果我們能繼續(xù)團結奮進,在相聚的日子里,把集體放在心里,我們又會……20年后……
辨析:關于個人與集體關系我們先人有不少諺語,我們來看看,談談你的想法。[多媒體逐條顯示]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小河有水大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眾人拾柴火焰高。
體驗回顧:
我曾經(jīng)為班集體做過什么事?評選集體熱心人,我會推薦……
情境討論
學生表演《表哥的電話》(3分鐘)
討論:他該怎么辦?
情境討論:(多媒體顯示)
上課鈴聲響了,發(fā)現(xiàn)黑板還沒有擦……②接力比賽即將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不舒服……課余時間,有同學的家長,來到教室門口……一個與我平時關系一般的同學,被班主任指定與我一起主持班級活動,我會……
總結:
學生感情齊讀課文相關內容,教師總結。作業(yè)實踐,在為班級QQ群增光添彩。
(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再起)
“真情課堂,生活德育”既是本堂課的設計著力點,也是筆者堅持的教育理念。思想品德課是一種“立人”的教育,把學生的道德認知內化為學生的實踐認同,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說真話,干真事,求真理,引導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反思與感悟。
“未成曲調先有情”,當《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優(yōu)美的音樂在教室響起時,學生逐漸“入境”,教師用親切平和的語調交流“學生在家是否想到班級”,“想到班級的什么”等,顯得十分自然。教師真誠的態(tài)度會讓學生感覺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談心聊天,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
個人集體關系是本課教學難點,筆者通過課本中四條諺語的辨析,意圖使學生在感性基礎上加深理性認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告訴學生集體受損了,個人也會受到影響;“小河,大河”的辨析使學生明白,集體的作用是促進每一個個體的發(fā)展,“和尚與水”和“眾人拾柴火焰高”是從正反兩方面鼓勵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為集體加磚添瓦。
角色表演為課堂帶來一定的起伏,時間雖然不長,但學生的參與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在討論完這個情境之后,其他文字場景的引出,也顯得自然而然。尤其這些場景又是在學生生活中出現(xiàn)過的,學生就會覺得熟悉親切,教學需要真情實感。
最后讓學生自結,有感情朗讀課本,增添了課堂的人文情魅力,強化了課本與生活的“親密接觸”。作業(yè)實踐,在為班級QQ群增光添彩,則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四點啟發(fā):
(1)讓課本與生活“親密接觸起來”,教師要以真誠平和的態(tài)度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情境。在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問一個學生:“你二十年后會想念我們班級的什么?”他回答:“我會想念這個班級的好,也會想念這個班級的不好?!蔽抑肋@個問題處置不好,整堂課就會“死”得很難看。我就問:“那么你的記憶中會美好的多一點,還是憂煩的多一點?!睕]想到他說:“差不多”這時,我沒有再連問下去,而是真誠的對別的同學說:“你看,我們的××同學在班級里,快樂與憂煩一樣多,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努力關心他啊,讓他帶走更多美好的記憶,少一點煩惱,大家說是不是?”在這里,感覺“救”場的不止是“引導技巧”,更是老師真實的態(tài)度。
(2)讓課本與生活“親密接觸起來”,教師要留心截取學生生活片段,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教材中有“關愛集體”的李澤群案例,但筆者覺得此案例較為膚淺牽強,并不能在現(xiàn)實中得到初三學生的認同。因此我大膽舍棄,代之以“我為集體做過什么”,讓學生在自我肯定中增強集體責任感;“推薦班級熱心人,我選……”讓學生在自我他人的肯定中提升自己的情感。事實證明,公開的,間接的來自同伴的肯定,有時比教師直接的正面表揚效果更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思想品德課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做到“實”與”“活”的和諧統(tǒng)一,達到“知情合一”的效果,教師可做的內容很多。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師充分閱讀理解把握教材,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流程,讓課本與生活“親密接觸起來”,應該是所有工作中首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