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穎+李曉昀
摘要:程序設計類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實際編程動手能力為目標,但目前的評價方式未能全面、客觀地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提出一種多維評價方法,將程序設計能力、學生主動性、平時表現(xiàn)以及綜合應用能力等4個方面納入課程的評價體系。通過在2015級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實施多維評價,說明這種評價方法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多維;評價方法;程序設計課程
1.背景
程序設計類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yè)普遍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概念、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并使用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數(shù)高??疾榻虒W質量的重要指標就是期末考試的通過率,因此,目前的教學大多重視語法知識的講授,輕視程序設計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際編程動手能力的目標,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程序設計思維及計算思維,更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養(yǎng)成。因此,部分教師已開始嘗試對評價方法進行改革,如寇海蓮將概念圖引入c程序設計教學評價中,用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結構及知識點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張麗萍將在線評測與程序抄襲檢測結合在一起來考查學生編程水平;蘇小紅則在多所高校推廣了c語言編程考試自動評分系統(tǒng);吳玉亦提出將作業(yè)情況、實驗作業(yè)、在線考試及學習態(tài)度等多方面因素作為c語言課程的考核指標。借鑒這些已有的經(jīng)驗,筆者提出了一種多維評價方法,介紹了實際實施方案及其效果。
2.傳統(tǒng)評價方法的不足
(1)評價內(nèi)容片面: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僅僅依靠一次期末考試成績來進行評價,考核內(nèi)容多以語法知識為主,不能全面準確地考查每位同學綜合應用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2)評價標準不統(tǒng)一:在批閱試卷的過程中,每位老師對主觀題判分的松緊度不同,這是評價標準不統(tǒng)一的首要因素。其次,平時成績也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準則。
(3)評價方式較單一:課程的考核主要依賴于期末筆試,對于編程動手能力沒有實施有效的考核,因此,無法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3.多維評價方法
為客觀評價學生綜合能力,避免出現(xiàn)傳統(tǒng)考核方式帶來的問題,我們可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
(1)程序設計能力:對于程序設計類課程的學習,其目的在于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的程序設計語言編程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對于程序設計實際實施能力的考核是尤為重要的。
(2)學習主動性:傳統(tǒng)考核方式中對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進行考查,這使得學生普遍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平時不努力學習,考前臨時抱佛腳,造成了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并未真正主動掌握知識。
(3)平時表現(xiàn):傳統(tǒng)評價中教師只考查學生在課堂內(nèi)的表現(xiàn),無法跟蹤考查課堂外的學習情況,程序設計需要大量課外實踐練習的課程,而課堂時間有限,若要真正消化并掌握課堂所學的大量知識,必須在課后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
(4)綜合應用能力:綜合能力體現(xiàn)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程序設計能力的應用。
4.多維評價方法的實施
為推進多維評價方法,筆者自主研發(fā)了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輔助系統(tǒng)(online teachingsystem,OTS)。OTS系統(tǒng)能夠自動記錄登錄用戶在系統(tǒng)中的所有行為,為多維評價提供了豐富的參考指標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中各項評價指標及所占比例均從實踐教學經(jīng)驗中獲得,并可根據(jù)對不同專業(yè)、不同程序設計語言教學要求的差異進行調(diào)整。在針對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制定的多維評價指標中,程序設計能力占40%的比例,比期末筆試還要高出10個百分點,這表明更加注重評價學生實際上機編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紙筆試定乾坤,更符合程序設計課程類教學目標的初衷。
5.實施效果
在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中,對2015級計算機類專業(yè)部分班級實施了新的多維評價方式。我們隨機抽取10名學生,按新考核方式所獲得的最終成績與教師人工評價、期末考試評價進行了對比,結果如圖1所示。
圖1表明多維評價方法與教師人工評價結果相對接近,而期末考試成績則波動較大,這是因為期末考試是一次性考試,與學生的復習情況、臨場發(fā)揮等有密切關系,而人工評價與多維評價則主要根據(jù)學生一個學期的平均表現(xiàn)獲得,能夠更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另外,筆者驗證了多維評價方式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將實施多維考核方式的班級與未實施的班級進行了對比,圖2為一個學期共計12次實驗課的任務完成情況。
我校2015級程序設計類專業(yè)共計10個班,實驗任務總計100道編程題,其中程序設計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