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輕聲與英語弱讀的聲學特征對比探尋性研究

      2016-12-22 08:58:50周衛(wèi)京郭露露
      鎮(zhèn)江高專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語流音變英漢

      周衛(wèi)京, 郭露露

      (江蘇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

      漢語輕聲與英語弱讀的聲學特征對比探尋性研究

      周衛(wèi)京, 郭露露

      (江蘇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通過對比漢語輕聲與英語弱讀在聲學特征上的相似性與差異性,預示二語習得中可能出現(xiàn)的障礙以及減輕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通過對英漢語中的弱讀和輕聲進行分類并從音長、音高、音色、音強等方面探尋分析漢語輕聲的聲學特征。

      漢語輕聲;感知能力;聲學特征;英漢對比

      輕聲是漢語語流音變的重要現(xiàn)象,漢語輕聲是在語句或詞中讀得又輕又短的音節(jié)。語流音變是指在連續(xù)的語流中,一個音由于受到鄰近音的影響,或因為在語流中所處的地位不同或說話者快慢、高低、強弱不同而發(fā)生的一些變化。它既可以起到一定的辨義作用又可使語音錯落有致富有韻律美。

      趙元任先生首開輕聲研究先河,他于1922年、1929年、1933年發(fā)表的《國語羅馬字的研究》《北平語調(diào)的研究》和《漢語的字調(diào)和語調(diào)》先后討論了輕聲問題[1]。 1962年,林燾先生找到了輕音與語法的一個交接點,提出普通話輕音有語調(diào)輕音和結(jié)構(gòu)輕音兩類,這個結(jié)論得到了語法界的熱烈響應[2]。之后,輕聲聲學性質(zhì)的研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jīng)過實驗語音學的發(fā)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推進了學術(shù)界對輕聲本質(zhì)的認識。主要研究成果有: 1) 音強不是輕聲的本質(zhì)屬性。2) 輕聲與音長和音高關系密切。3) 輕聲音高有曲線變化,即有調(diào)形,不是傳統(tǒng)認定的一個點。4) 證實了輕聲音節(jié)的元輔音音色的伴隨性變化:主要指元音央化,不送氣塞音、塞擦音濁化,此外還發(fā)現(xiàn)鼻音韻尾有時會脫落。曹劍芬在這一時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聲學分析的結(jié)論是:輕聲音節(jié)的長度大約為正常音節(jié)的3/5[3]。近來的一些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輕聲字音的能量比相應的讀四聲的字音減少了約60%,輕聲字音的單元音韻母或多或少向央元音方向移動,輕聲字音音色的不清晰是由于其時長的縮短和讀輕聲時用能量較少的緣故[4]。

      桂燦昆在《美國英語應用語音學》中指出:“弱化現(xiàn)象是現(xiàn)代英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所以,我國學生要念好英語的詞就必須充分注意輕讀音節(jié)元音的弱化”[5]。英漢兩種語言有著不同的歷史淵源,屬于兩大語系,因此在語音、文字、詞匯和句法上存在很大差異。但由于人類發(fā)聲器官的相同構(gòu)造、生存環(huán)境的共同特點以及思維模式的相似性的影響,這兩種語言又存在普遍性[6]。據(jù)初步統(tǒng)計,20世紀研究輕聲的專論有82篇。通過對輕聲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輕聲的研究大多數(shù)集中在輕聲語音方面,因此還存在可以突破的方面。而且,相對于英語弱讀的研究,現(xiàn)階段對漢語輕聲的研究明顯不夠深入且不夠全面。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關于漢語語流音變這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沒有受到重視,教材資料更是嚴重匱乏。

      本文擬從語音的三要素即:音長、音強、音高三個方面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漢語輕聲的語音特征,一個重讀音節(jié)弱化為輕聲的過程也就是語音的這三方面出現(xiàn)相應變化的過程,然后將漢語輕聲與英語弱讀進行對比,本研究的意義在于:從聲學角度對弱讀規(guī)律方面進行理論研究,為英語學習者的發(fā)音提供科學的指導,為英語及漢語教學探索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同時為英漢語音語調(diào)研究者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思路。

      1 研究設計

      1.1 研究問題

      本實證研究主要探討以下3個問題: 1) 大學生對漢語輕聲音變整體感知能力如何?2) 漢語輕聲字與原字在音高、音長、音質(zhì)、音強上有什么不同?3) 漢語輕聲與英語弱讀在聲學特征上有何不同?

      1.2 研究對象

      本實驗研究對象為12名江蘇科技大學英語專業(yè)一年級研究生,其中6名女生、6名男生。他們來自不同地區(qū),具備不同方言特性與語言習慣。英語弱讀的研究對象,我們選取兩名英語標準語者,是來自于英國劍橋大學語音科學實驗室的學生,其母語均是英語且發(fā)音純正。

      1.3 實驗材料

      為了方便我們的研究,我們將漢語輕聲材料分成了疊詞、詞根加后綴雙音節(jié)詞、方位詞、語氣助詞、單純詞和象聲詞、趨向補語、習慣輕聲七大類。英語中弱讀詞多為功能詞,因此我們選取了7個典型的功能詞作為測試材料,分別為:to, as, at, but, for, from, of。

      1.4 實驗步驟

      實驗在江蘇科技大學語音科學實驗室進行,在專業(yè)的語音室用專業(yè)的語音設備進行錄制,避免了任何噪音干擾。具體有以下4個實驗步驟: 1) 整合實驗材料,通過電腦屏幕將實驗材料呈現(xiàn)給受試者。2) 確保試驗設備正常,錄音人員開始實驗并保存聲源文件。3) 錄音結(jié)束,利用語音專用軟件進行分類、聽辨、切音、分析。4) 進行后續(xù)數(shù)據(jù)分析工作。

      1.5 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漢語測試所涉及的名詞短語及句子均比較簡單,共46個輕聲詞,總分為46分。在測試時,受試者每正確讀出1個發(fā)生語流音變的音節(jié),得1分。漢語輕聲的受試者以漢語普通話水平測試標準發(fā)音作為參照,英語弱讀發(fā)音則以英國劍橋大學兩個標準語者作為參照,英語弱讀材料運用專業(yè)的語音分析軟件Praat進行分析標注,提取數(shù)據(jù),最后進行英漢對比。

      2 研究發(fā)現(xiàn)

      2.1 漢語輕聲語流音變的總體感知能力

      如表1所示,受試者語流音變平均百分比為86%,可見受試者語流音變的總體感知能力較高,從而可以推斷出,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漢語輕聲語流音變感知能力較強,對漢語輕聲掌握得較好,但由于語言習慣的原因,受試者并不能完全掌握漢語輕聲的發(fā)音規(guī)則。

      表1 漢語輕聲語流音變成績描述性統(tǒng)計

      2.2 漢語輕聲字與原字在音高、音長、音強上的不同

      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出,4個輕聲音節(jié)“媽”“爺”“嬸”“弟”的音長和音強都比它們的本字調(diào)短而且弱。 可以看到,輕聲音節(jié)的時長比重讀時減弱,這一趨勢在輕聲音節(jié)中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含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不僅其輕聲音節(jié)的時長發(fā)生了改變,其非輕聲音節(jié)也產(chǎn)生了變化。

      另外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僅輕聲音節(jié)的音強有變化,其中的非輕聲音節(jié)也即前一音節(jié)的音強與輕聲音節(jié)有相同的變化模式,也分為比重讀時略強、與重讀時持平和比重讀時減弱三種情況,從表2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些變化:

      表2 受試者平均音強統(tǒng)計表 dB

      從表2可以看出,受試者的漢語輕聲單詞發(fā)音不論是音強還是音長都明顯比正常的短語時長要短,且男性跟女性有所差別??赡苁苷Z言習慣影響,發(fā)音“爺爺”這個詞時,后一音節(jié)的平均音強高于前一音節(jié),這種輕聲的發(fā)音是不規(guī)范的,時長的縮短是漢語中的輕聲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聲學特征。

      2.3 漢語輕聲與英語弱讀在聲學特征上的不同

      從表3可以看出,英語弱讀的單詞的音強平均值為64.35 dB,略超過漢語輕聲字的發(fā)音。但是英語弱讀單詞的音長卻明顯比漢語輕聲字時長要短得多,平均值僅0.15 s。從英漢語圖的對比可以看出,漢語語流的變化比英語語流變化要緩得多,英語語流變化更明顯且英語語調(diào)更加簡潔,漢語受重音影響,語流變化更加復雜。漢語不僅是聲調(diào)語言,而且也屬于語調(diào)語言,英語則屬于語調(diào)語言。本實驗足以證明,英語是以重音計時,漢語以音階計時的語言。就語調(diào)而言, 英語音高體系比較單純,漢語則比較復雜,除了語調(diào)之外,還有區(qū)別詞義的音高變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以及二語習得過程中,應當要注意英漢語流音變中的這些差異,以克服母語發(fā)音習慣的影響。英漢口語學習者要注意克服音高模式的遷移。對母語是英語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漢語(如普通話)時,除應避免英語語調(diào)的影響之外, 還必須掌握漢語音高變化的另一系統(tǒng): “腔調(diào)”。

      表3 英語弱讀音強統(tǒng)計表

      3 結(jié)束語

      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以下四個結(jié)論:1) 大學生的總體語流音變感知能力較弱。2) 大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年限對他們的漢語輕聲感知能力有著顯著影響,年限越高,感知能力越強。3) 在聽辨實踐、語音實訓的幫助下,學生漢語輕聲感知能力有所增強,但相關的語音理論知識對學生的語流音變感知有更明顯的幫助。4) 總的來說,英語弱讀與漢語輕聲受英漢不同音系影響,呈現(xiàn)不同的聲學特征。

      本實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測試并沒有詳細分析同化現(xiàn)象,之后進行相似實驗的研究者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實驗數(shù)據(jù)的提取收集也不可避免存在誤差。未來,隨著理論的更新與研究手段的多樣化,我們相信國內(nèi)學者在該領域會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進而幫助二語英語學習者對英漢語音錯誤有一個更加具體、深刻的認識。

      [1] 趙元任.北平語調(diào)研究[G]//趙元任.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2):73-76.

      [2] 林燾.現(xiàn)代漢語輕音與句法結(jié)構(gòu)的關系[J].中國語文,1962(7):38-42.

      [3] 曹劍芬.普通話輕聲音節(jié)特性分析[J]. 應用聲學,1986(4):3-8.

      [4] 林茂燦,嚴景助.北京話輕聲的聲學性質(zhì)[J].方言,1980(2):28-32.

      [5] 桂燦昆.美國英語應用語音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135.

      [6] 李巖,周軍平.英漢音段音位系統(tǒng)的差異與母語的負遷移效應探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5(12):110-114.

      〔責任編輯: 胡 菲〕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hinese Neutral tone and English weak forms in Acoustic Features

      ZHOU Weijing, GUO Lul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weak form and Chinese neutral tone investig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coustic features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ossible obstacles that could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acquiring foreign languag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categories of Chinese neutral tone and English weak forms and make an analysis on acoustic features from length, pitch, quality and intensity.

      Chinese neutral tone; perception; acoustic features;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016-05-19

      周衛(wèi)京(1964—),女,江蘇鎮(zhèn)江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英漢語音學等方面研究;郭露露(1991—),女,安徽蕪湖人,碩士生,主要從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

      H193.2

      C

      1008-8148(2016)04-0021-03

      猜你喜歡
      語流音變英漢
      連續(xù)變調(diào)在語言中的規(guī)律研究
      “分”的音變構(gòu)詞及其句法語義特征
      商務英語翻譯中英漢褒貶義詞的應用探討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方法
      英語語流中詞匯識別的實證研究
      漢語單數(shù)人稱代詞音變式的功能演變及性質(zhì)
      語言研究(2015年4期)2015-05-28 12:21:30
      語流切分影響因子研究
      英漢文化中的委婉語應用對比分析
      地道口語是怎樣練成的等
      海外英語(2013年4期)2013-08-27 09:38:00
      青海貴德縣劉屯話的兒化音變
      岑溪市| 柳林县| 桃园市| 西青区| 金昌市| 襄樊市| 安庆市| 茌平县| 昌江| 仁化县| 儋州市| 赤城县| 临沧市| 磐石市| 黄平县| 台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华容县| 会昌县| 南投县| 突泉县| 黄龙县| 六安市| 鱼台县| 光山县| 页游| 青冈县| 伊吾县| 富源县| 江川县| 富阳市| 龙胜| 广汉市| 余江县| 玛沁县| 桃园县| 二连浩特市| 安远县| 旺苍县| 青川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