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玲
摘 要:教學課堂要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現(xiàn)代教育不斷改革,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部分,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提問教學的可適用性,這樣不僅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更加積極,還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向,能夠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同時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提問意向 教學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10-01
新課標的不斷發(fā)展,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之中,提問教學是教師很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交流,達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與發(fā)展的目的。以往的教學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以往的教學之中教師會忽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學內容的單一,使學生在學習上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厭煩的感覺,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1 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積極性,就要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制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來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并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并促進提問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可以在教學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們同時也能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進行一些有關于語文學習的小游戲,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一些小組之間的提問與回答活動,這樣有利于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夠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教師也要積極主動地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提問的教學方式來使整個教學課程都能有一個積極性上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要重視在開始講課時的開場白,首先要具有思考性,同時也要帶動起學生的思緒,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習到其中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例如:學生在學習《雪孩子》這篇課文開始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一個問題,就是提問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會叫作“雪孩子”?這就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問題,活躍了教學氛圍。
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動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調動起多種感官進行學習,通過眼,嘴以及手的綜合運用有主要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深刻記憶,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習一篇課文的時候,遇到一些有意義的段落,句子,或是詞語,就讓學生自己來造一個有關于這些詞語的句子,或是自己寫一個有關于這一個句子的小段落,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 關注學生差異,把握提問時機
學生由于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有所不同,還有就是在性格生的差異,就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進度上表現(xiàn)的不一樣,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教師要做的就是通過了解學生之間的學習特點來因材施教,這樣可以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上有更好的提升。
假使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在學習上的不同需求,從而逐步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在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上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來展示自我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優(yōu)秀的學生來提問問題,然后讓中等學生進行回答,而一些差生可以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就能做到全體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師也要注重在提問時機上的把握,因為教師只有抓住好的提問時機才能夠使體溫達到最佳效果,雖然教師要注重提問的價值,但是也要注重提問的質量,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先進行一定的預設,設計一些巧但是又精的問題,提問的實際要迎合教學的需要與教學的視角,教學提問時機過早,只會啟而不發(fā),提問的時機過遲就會使問題已經(jīng)解決而消耗時間。
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來設計合適的教學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就能夠使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來設計教學問題,從而保證的教學的包容性,在教學的時機這一問題上,教師也要關注到教學的進度,以保證實際的成熟。
3 培養(yǎng)良好習慣,穩(wěn)固基礎知識的學習
小學生還處于一個學習與發(fā)展的初步階段,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行問題教學。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要從平時做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增加提問的頻率,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在學生中提問的好習慣,這樣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上的學習,它是實行提問教學的基礎,教師要注重平時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就算是在提問教學中也要提問學生以前學過的一些知識來加以鞏固,不僅如此,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測驗來提高學生都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4 結語
隨著現(xiàn)代教學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這就越來越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出更加適用于促進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先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學習的教學氛圍,這樣可以帶動學生的不斷學習,也要注重這種提問式的教學方式能否真正的做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注重每個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因材施教,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上達到真正的進步,促進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洪月.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2] 楊永明.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語感實踐——談人教版初中
《語文》義務教材的語感訓練[J].安順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3] 吳才武.淺談如何進行研究性閱讀教學——以小說為例的研究性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