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衛(wèi)萍
摘 要: 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講實效的教學活動。毫無疑問,有效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因此,課堂有效教學一直是教師討論的焦點問題,也是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作者結合自身在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的一些實踐與思考,旨在探討適合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 思想品德 有效備課 興趣激發(fā) 和諧民主
自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優(yōu)質高效越來越成為各門學科共同追求的目標?!白屨n堂的每一秒鐘都不浪費,讓每一堂課都成為有效課”是我們的教育箴言,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責任。何謂“有效教學”,根據(jù)美國教育學家加涅的觀點,凡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活動就是有效教學。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效性方法很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不少嘗試,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演繹精彩課堂,收獲思想品德教學的獨特喜悅。
一、有效備課是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
提起備課,不少教師認為這只是應付檢查的一種無奈的勞動,與提高教學質量沒有多大關系??墒浅Q缘溃骸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對教師而言,要上好課,有效備課自然而然成了有效教學的前提。
1.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學之綱,也是學習之本。有效強化“綱本”意識,有效增強“引綱據(jù)本”的能力,既是有效教學的眼下之需,又是有效教學的長久之需。但教材不是教師的“圣經”,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學資源,需要教師內化。正如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jù),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教師善于運用?!庇捎趯W生情況、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應從實際出發(fā),科學地處理教材,靈活地駕馭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要進行富有實效的教學設計,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是課前與教材對話。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教材親近學生,服務生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確定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也是方向。新課程有新課標,教師備課的目的是如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把握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師的備課應注重三維目標的互動整合,讓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自“有效教學”的理念進入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更注重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是否得到發(fā)展。教師要明確一節(jié)課知識與技能的獲得經過哪些步驟、程序;懂得在學習的前、中、后選取何種具體做法,整個學習過程實現(xiàn)最優(yōu)化。備課還要考慮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怎樣評價等問題,需要進行教學反思,再進行補充備課。尤其教師要有重點、有難點,從而在教學中做到層次清楚,過渡自然,節(jié)約時間。如在備“尊重和維護隱私權”一課時,我確定其教學重點是尊重隱私權,教學難點是依法維護隱私權。課堂中,要求學生著重探討“如何尊重他人隱私”、“何為侵犯隱私權的行為”與“如何保護隱私權”三個問題。結果,該堂課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顯然,課堂有效教學,從目標做起,就會事半功倍。
3.以學生為本。教師備課,所備者何?是“備學習”,而不是“備上課”,是為學生好學而備,而不是為自己好教而備。不能只圖自己教得方便,教得輕松,教得順暢,而把學習和學習者作為關注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不摻雜太多作秀的東西,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分析是否真正有所用。要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思路,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并設計相應對策,這樣做出的教學設計才合理,才有的放矢。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說:“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p>
有人曾說,一堂思想品德課,如果教師的“講”超過一半時間,就幾乎可以認為無效。如何才能講得少而有效?就是要在備課上下工夫。唯有備得細,才能講得少,教學才有效,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激發(fā)興趣是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支持推動學生認識活動的巨大動力,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非先天有之,主要靠后天的引導和激發(fā),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p>
1.以新穎的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的第一步。思想品德課的課堂開頭要講究導入的藝術性,根據(jù)教學內容把學生帶入需要的教學情境中,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具體說,教師可通過講述與本堂課有關的故事、名言、俗語、歌曲、時政熱點、新聞故事或廣告等導入新課。如在上“我愛我家”時,我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真摯動人的歌詞及極富感傷的聲音,將學生領入特定的情境中,為這節(jié)課教學作很好鋪墊。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愉快的情境,時時引起學生的驚奇、興趣和疑問,使教學過程始終吸引學生,使得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例如:在教“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我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體驗情境。由幾位學生分別扮演“某開發(fā)區(qū)區(qū)長”、“污染企業(yè)廠長”、“當?shù)鼐用瘛?,讓他們站在自己的立場談發(fā)展經濟和保護環(huán)境的關系。立場不同,觀點自然不同。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表演的學生積極性很高,其他學生也參與到辯論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通過體驗,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對于孩子們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要?!闭n堂的主角是學生,只有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才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和諧民主是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
“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無異于紙上談兵。這就要求教師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課堂教學任務的和諧完成。
1.教師要轉變角色?,F(xiàn)行教學中傳統(tǒng)色彩仍然較濃,仍注重“師道尊嚴”,而作為資深的政治老師,在師生關系中更是一直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使得學生的個性難以得到張揚,更有甚者,對學生的學習包辦代替。其實在教育教學中,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應是課堂的設計者、指導者。教師要明確在新課程中的角色定位,終結那種關注知識的教學方法,舍棄支配、控制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盡可能地用激勵、對話、合作的方法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這樣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中,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提高。
2.教師要變革教學理念。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一切適應學生發(fā)展、一切促進學生發(fā)展,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讓教師享受成功的喜悅”??梢娦抡n程有效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導火索,是學生愉悅生長的天堂。在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發(fā)展的主人、創(chuàng)造的主人,為此,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如近年來我一直在試行“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引導學生認真地自學,只精講課程的重難點,而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去探究。如在教“品味生活”一課時,我讓學生自學、自講,學生興致盎然、躍躍欲試;我則適時給予肯定、點撥。教學效果不亞于我平時精心講解所取得的效果。至此,我才領悟到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的“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明白的知識盡可能地讓學生講”的內涵。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這時候的教學才會是真正有效的。
3.教師要擁有良好的心境。魏書生老師在《提高笑對人生的能力》一文中說:“積極樂觀,笑對人生,容易使學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學生性格開朗、樂觀。”因此,教師應有良好的心境。一方面擁有良好心境的教師,由于心境的渲染作用,會覺得此時班上的調皮生不再那么礙眼,對“差生”的態(tài)度也會好起來,會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個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從中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甚至往往把教師的親切當作是一種獎賞、一種鼓舞而產生一種被愛、被承認的心理滿足,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師擁有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奏響和諧的音符,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作為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已成為永恒的主題。思想品德課堂關注的不僅是傳播思想品德知識,更是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政治老師只有潛下心來研究,樹立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把思想品德教學過程看作是和學生的對話,是對學生品德發(fā)展的溝通,為學生主動探索提供平臺,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才能有效,才會精彩。
參考文獻:
[1]曾小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果[J].考試周刊,2010(39).
[2]蘭宗秀.有效教學,精彩課堂[J].素質教育,2012(06).
[3]陸顯香.微笑教學——教師情緒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J].素質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