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華
摘要: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但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一樣,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智力因素是先天性的,非智力因素是在特定條件下后天形成的。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但它對認知過程的動力、定向、引導、維持、調控以及強化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本文通過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討論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關鍵詞:化學教學;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策略
21世紀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提供高素質人才。
一、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1、非智力因素的含義。非智力因素是由上海師范大學燕國材教授在《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一文中提出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動中,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與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1]。非智力因素在內容上十分廣泛、結構比較復雜。廣義來說,是指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狹義上來講,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道德修養(yǎng)、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及具備自信、自立、自強的良好心理素質等。
2、非智力因素的特征。非智力因素具備學習動機特征、學習興趣特征和學習意志特征。學習動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在正確且持久的學習動機的激勵下,學生能夠取得有效的學習成果;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積極學習的心理體驗過程,隨著學生自身成長和認知水平的提高,學習興趣會相應發(fā)生變化或轉移;學習意志是學生能夠堅持學習的前提條件之一,保持堅強的意志,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完成學習目標。
3、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有六種作用,分別為:動力作用、定向作用、引導作用、維持作用、調控作用和強化作用[2]。動力作用能夠帶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激情,充分活躍學習氛圍;定向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引導作用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頭腦清晰,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維持作用使學習狀態(tài)能夠長期得到堅持,直到完成學習任務為止;調控作用是在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及時干預參與者的心理落差使之進行調控;強化作用就是通過消除學生的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化學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化學教學中,對于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是教授化學的首要條件,學習動機為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進行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鹽類水解”的學習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分辨NH4Cl、CH3COONa、NaCl、Na2CO3等溶液的酸堿性,然后使用pH試紙來檢測溶液的pH值,并對測定結果進行思考。學生會驚奇的發(fā)現鹽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有的呈中性,這就在學生產生疑問之余,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另外,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動機強度過低的學生,合理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提高其對自身的價值,從而加強其學習動機的強度。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如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時,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中,此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對于知識的學習會格外用心,并能夠抵抗疲勞,以最佳的狀態(tài)接受知識、深刻理解信息,強化記憶力,所以學習效率就會提高。
教師應當發(fā)揮化學實驗作用,比如在學習“化學能和電能”[3]相關知識時,進行化學實驗:①將銅片和鋅片分別放入裝有稀硫酸的試管中,進行觀察;②將銅片和鋅片用導線連接一起放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進行觀察。通過實驗觀察得出:①中鋅片上產生氣泡,銅片沒有,②中銅片上卻產生了氣泡。學生會有疑問:鋅粒與稀硫酸為什么會有氣泡,這個氣泡是什么?銅片與稀硫酸為什么沒有產生氣泡?將銅片和鋅片用導線連接一起放入裝有稀硫酸時銅片上為什么又有了氣泡?這就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優(yōu)化了非智力因素。
3、鍛煉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對學生進行理想目標教育,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堅韌性。良好的習慣需要堅定的意志為基礎,化學學習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而且學習過程相對枯燥,大部分學生不能持之以恒,這就需要加強對堅強意志的培養(yǎng):從小事做起,學生每學會一個簡單的化學知識,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去及時消化;由易到難,學習各種有機物的知識時,首先掌握某一個簡單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再掌握其他的,會輕松得多;自我激勵,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激勵,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意志,從而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三、結語
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是化學教學的當務之急,作為教師要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各個方面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嵇華華.如何在詩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11):58.
[2] 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教育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7):4-5.
[3] 朱群英.“化學能與電能”教學設計[J].化學教育.2010,增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