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愛云
【摘 要】口語交際和習作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有所脫節(jié)。加強“口語交際”和“習作”的有效對接,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情感,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關鍵詞】口語交際;習作;有效對接
新課程的教材中,口語交際和習作常常處在同一個位置,兩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成為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但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有所脫節(jié)。教師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礙于麻煩,口語交際缺乏精心的設計,使口語交際流于形式,對于后續(xù)的寫作沒有作很好的鋪墊。
加強“口語交際”和“習作”的有效對接,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情感,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一、做好準備工作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選好內容,精心安排教學過程。每次說話寫作前,教師要提前一星期布置,只提一些基本的要求,放手讓學生去準備,目的在于減緩坡度,消除學生害怕說寫的心理障礙。一定選擇自己生活中最熟悉、感興趣的東西,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長短都行。要使學生堅信,說話寫作并不難。相信“我能行!”,樹立堅定的信心,為今后的說話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
作為教師要帶著賞識的眼光,保護學生的這種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哪怕他們的語言是幼稚的,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教師都要給予熱情的肯定。
我們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學習時的自我表現欲望才會增強興趣.如教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時,我要學生拿來一盆含羞草。放在講臺上,先讓學生觀察整株植物,學生能說出形狀、顏色等看到的表象。當要求一位學生上前碰一碰含羞草時,學生情緒高漲,推選一人,大家屏息凝視??吹胶卟莺蠑n葉子,學生的思維卻放飛了。有學生說出了比喻句、擬人句:“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的臉遮起來了”……
總之,只要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交際環(huán)境,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交際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水平,為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合理組織引導
1.內容的選擇
開發(fā)資源,整合教材,提供學生喜歡的適合地方實際的話題。新教材對“口語交際”和“習作”知識內容、能力培養(yǎng)進行了科學、系統(tǒng)的編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話題。把教材的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重新整合、變通。這樣,既達到了教材的培養(yǎng)目標,很好地利用當地資源。如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學生對“世界遺產”的了解知之甚少,只有極少數學生去過某些地方。學生對這些景觀的認識不夠形象,“不敢說,寫不出”。因此,把教學內容適當調整:說說當地一處文物古跡的情況,介紹參觀這處景點。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景點,學生說得積極,寫得優(yōu)美。
2.有效組織學生
在口語交際中,我們可以運用多種說的方法:同桌說,指名說,小組說,派代表說……還可以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組織學生。如:“比一比,誰說得好”。教學《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課,在學生進行組內交流后,我組織了一次口語表達擂臺賽。學生當裁判,讓小組代表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最后評出發(fā)言最佳的個人和小組,發(fā)給小紅花,以資鼓勵。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鍛練了學生當眾發(fā)言的膽量和口語表達能力。
四、有效交互并進
1.說好了就寫
要上習作了,一部分學生就先愁了起來,擔心自己寫不好,畏難情緒表露無遺。而這一些學生口語表達還是過關的。我們在習作前的口語交際中加強指導,化難為易。在習作前說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說說文章的中心,選擇什么材料,安排寫作順序,讓學生把話說具體,說深入,突出重點。同時,學生口語表達的時候,要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愛說什么就說什么,能說幾句就說幾句,使學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例如: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的習作是寫一篇觀察的文章,先讓學生說說觀察到了什么,有好幾位學生說了“螞蟻搬食物”。當說到“螞蟻隊伍”時,一位學生只說了“一串長長的螞蟻”,另一位學生說了“一條黑黑的線”,還有一位學生說了“這一排螞蟻像一支行軍的隊伍”。三位學生都真實地表現了當時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我都肯定了他們的說法。三位學生興奮地參與到下一環(huán)節(jié)中去了。
2.寫好了再說
“先說后寫”有一些弊病。其一、使學生思維定勢,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其二、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先寫后說”是較好的方法。“先寫后說”是教師不過早地向學生提供幫助,相反有意識地延長給予幫助的時機,在學生實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給予幫助,這樣,可使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揮,不斷增強其學習能力。所以“先寫后說”確實有他的魅力,這樣,學生嘗試在前,老師點撥在后,在語言實踐中悟出規(guī)律,它既能讓學生自由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又能鍛煉學生的審題能力。
3.說寫并進
這種方法適合低中年級的教學。學生開始學習寫作,往往文字不規(guī)范,語句不通順。因此,我們針對重點句段教學,口語交際和習作可以反復地進行。經過說說寫寫、評評改改,學生的作文會取得很大的進步。如教學“介紹自己”這一內容時,我作如下安排:
讓學生獨立寫作片段,介紹自己的一個特點,用具體事例證明。指名讀自己的習作,師生共同評議。